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跻身“万亿俱乐部” 浙报今日整版文章介绍宁波城市蜕变
稿源: 浙江日报   2019-03-14 08:00:00报料热线:81850000

浙江日报截图

  摊开中国经济版图,星罗棋布着一群精英荟萃、资源富集的“万亿俱乐部”城市。如今这个俱乐部新添了两位成员——2月13日,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官宣”: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增长7%,成为“万亿俱乐部”新成员。加上以10143.3亿元规模新晋的郑州,至此,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达到16个。

  置于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的宁波跨入“万亿俱乐部”,意义非凡。这是长三角第六个、浙江省第二个万亿GDP城市。

  如果把每个万亿城市比作推动经济的“行星发动机”,那么,相对于京津冀拥有北京、天津,珠三角拥有广州、深圳,长三角则以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六城发力,动力最为强劲。这对中国立志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意义深远。

  如果把每个万亿城市比作拉动省域经济的CPU,那么,浙江继江苏、广东之后,第三个迈入“双核”时代。“双引擎”驱动浙江经济行稳致远,继续走在前列。

  探幽烛微宁波今天的万亿成绩单,细节比体量更精彩,过程比结果更动人。2017年为何“止步”9846亿元而不冲万亿?去年如何抗住内外市场波动而踢出精彩的“临门一脚”?“后万亿”的港城发展之路如何迈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港城走访企业、采访专家。

  宁波三江口夜景。 记者郭戟铠 摄

  跻身“万亿俱乐部”,亮丽成绩单背后记载一座城市的蜕变

  宁波万亿GDP诞生记

  记者谢晔 尤畅 李华

  实打实的“含金量”

  宁波,自古港通天下、重商崇学。开埠最早,催生近代闻名天下的“宁波帮”。改革开放后,名列五大计划单列市而领一时风气之先,临港大吞大吐,财通四海,茂达五洲。近20年来,宁波走出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从千亿到两千亿,用了5年;从两千亿到三千亿,用了3年;三千亿到四千亿用了2年;从四千亿到五千亿,只用了一年……

  “宁波的一万亿首先是‘实’,不仅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也‘实’得有故事。”宁波市统计局副局长许婷娅告诉记者。

  宁波是典型的“生产资料型工业城市”,上游企业多。汽车、石油加工、电器机械、化学原料制品四大支柱,占宁波工业总盘子的半壁江山。得益于国际市场强劲需求、国内“去产能”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坚挺,宁波2017年工业表现强劲,“创造了历史最好年份”,对GDP贡献率达55%,带动全市经济增长7.8%,最后将2017年GDP定格在9846.9亿元。

  尽管跑赢全国、全省,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这个离万亿门槛仅一步之遥的数据还是出乎许多财经媒体的意料。“第三季度数据一出来,一些财经媒体就在猜测宁波2017年肯定破万亿了。”许婷娅说。但是,低调务实的宁波人并没有去“争取”,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2018年,宁波终于凭真本事、硬实力,以漂亮的临门一脚,将万亿门槛甩在身后。

  这是实打实的“含金量”:

  以“人均论英雄”,宁波首次迈上人均两万美元台阶。2018年,宁波人均GDP为1326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0038美元,越过了世界银行最新国别收入分组标准的高收入经济体12736美元“及格线”,名列“万亿俱乐部”第11位,超过天津、青岛、成都、郑州、重庆。

  若论城市财力、百姓腰包,宁波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钱袋子”都盆满钵满。前者,宁波以1379.7亿元名列“万亿俱乐部”第13位,超过青岛、郑州、无锡;后者,宁波以52402元名列“万亿俱乐部”第6位。政府财力雄厚,居民腰包鼓鼓。

  若论GDP的“获得感”,最直观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前者体现政府的财力,修桥铺路、改善民生,财力即能力,宁波以12.8%的占比,在“万亿俱乐部”位居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长沙;后者体现每个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中获得了多少分配,宁波以39.5%的占比,位居“万亿俱乐部”前列。

  “GDP的分配,一般而言都是‘长了人中短了鼻子’,此消彼长,而像宁波这样政府、居民收入双高的情况很少见。”许婷娅说。

  若论发展的均衡度,宁波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79,远低于全国2.69和全省2.04,城乡差别在“万亿俱乐部”中仅次于长沙,排名第二……

  “宁波为全省完成全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宁波并不是敲锣打鼓迈入‘万亿俱乐部’的,这一年不平凡。”许婷娅说。亮丽的数据,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率领宁波人民,按照年初既定部署,撸起袖子奋战一年的应得收成。

  踩下油门拉起速度

  “宁波速度”是过去一年宁波奉献给全国“追梦人”的一个口头禅。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春节后山东省开年干部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讲了一个故事。在讲到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办事效率时,刘家义说:“最近宁波引进上海交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从对接洽谈到挂牌只用了12天。有关部门可以考察一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流程?”随着人民日报“侠客岛”一篇网文《山东着急了》广为流传,“宁波速度”一时成为热搜。

  这只是宁波去年发起的“六争攻坚”行动的缩影。行动的序幕由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的一场“泼水、点火、加油”的讲话拉开。

  时针回拨到2018年初。宁波经济猝然遭逢多重困难。

  作为每100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中就有20元出口境外的生产资料型工业城市,宁波遭遇多重不利因素,外需不振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屋漏偏逢连夜雨——占宁波工业15%强的第一支柱汽车整车及零配件产业,突然在2018年迎来了拐点。“一季度宁波汽车产业增长还达到30%,到了全年只有11.6%。”许婷娅告诉记者。

  2018年的“新春第一会”至今让全市干部记忆犹新。会上,新任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纵观历史、放眼全国,一口气细数了17个数据,给“感觉良好”的近千名宁波干部“泼了一盆冷水”:

  2017年宁波的GDP,排在全国所有城市的第15位,排在之前的是长沙10536亿元,无锡10512亿元,在之后的是佛山9399亿元,与宁波只差400多亿元,稍有懈怠就会被赶超……

  泼水之后,是点火、加油。

  “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还是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那么宁波不但不能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而且连现在的位次都保不住。”言之凿凿的数据,令人深省的话语,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清醒地认识到了宁波在城市竞争中所处的方位和坐标。干事创业的激情由此点燃。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苦干实干。”油门踩下去,速度拉起来。一场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的“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在宁波三江六岸拉开大幕。从平台到项目、从部门到个人,过去一年间,一场场“速度与激情”大戏,在宁波屡屡上演:

  面对没有一个省(区、市)获批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例,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团队在京甬两地往返奔袭30余趟,创建方案打磨修改20余回,最终让我省第二家“自创区”花落宁波。但他们的脚步并未放缓,仅半年,就引进投资超100亿元。

  宁波杭州湾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让总投资650亿元的产城联动项目落地开花,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在昔日以“西瓜”闻名的小镇,海曙区洞桥镇党委书记戚燕枫组建攻坚小分队,争人才、抢项目,打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智研院”,带队跑回省市千万以上技改项目42个,引进中科院院士等专业人才62名,推动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地。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完成控制器、一体化关节、伺服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带动19位高层次人才、一大批“智造”项目落户宁波。

  全球首批产业化降温薄膜下线。 拍友章勇涛 摄

  栽下梧桐树引凤来栖

  “宁波帮”桑梓之地本就是创业创富的沃土。如何再次激活诞生过中国最大商帮的膏腴之地?惟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过去的一年,宁波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密集出台了降本减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80条等精准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18年,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中,宁波位居第8,项目审批效率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2019年1月,中意宁波生态园成功下线第一台吉利汽车。“汽车工厂的建设周期一般是3年至4年,我们两年不到,就建成了世界一流工厂。”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平欣喜地说。一个占地面积约1174亩、投资超百亿元的30万辆乘用车项目,“抢回”整整一年时间,这创造了“吉利速度”。

  去年12月27日,全球首批产业化辐射制冷降温薄膜产品,在位于奉化的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线。从初次见面到2月中旬企业拿到营业执照,仅用1个月,宁波后来居上,拿下了这个世界级的项目。4月1日确定选址,6月下旬厂房奠基,当年实现量产……公司总经理徐绍禹像迎接初生婴儿般,徐徐展开第一卷泛着银光的薄膜,内心无比激动,“宁波的办事效率之高,是高铁之外的另一种中国速度。”

  营商环境跃升,引来众多企业。2018年,随着石墨烯纳米材料、航天云网云制造基地、华为沃土工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去年宁波国内招商引资项目712个,实到资金1266.8亿元,同比增长21.7%;引进(增资)雀巢、沃尔沃等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引进数创近年新高。

  美国默沙东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的药企,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百亿美元,“我们把全球最新的疫苗技术带到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工厂,要把它建成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默沙东相关负责人说。宁波外贸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据宁波海关统计,2018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576.3亿元(约合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目前,宁波出口额排在深圳、上海、苏州、广州之后,名列“万亿俱乐部”第5位。

  在甬江南岸,一座软件产业园悄然崛起。宁波将创建以工业软件为重点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高标准谋划建设宁波软件园,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系列项目、和利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引进落地。2018年,宁波软件业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20%。

  为了增强产业创新平台源头供给能力,宁波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去年共新引进海内外全职院士9名,其中甬籍院士全职回归3名,柔性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都实现了翻番增长,人才净流入率跃居全国第二,人才总量达到了241.2万人。引进共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大院大所,新成立的智能成型、磁性材料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都将成为助推宁波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引擎。

  万亿起点甬城再出发

  站在“万亿”新起点上,宁波还将继续唱响先进制造业的连台好戏。

  “不久前,宁波‘246工程’通过了专家认证,宁波将全力打造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两个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等4个五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等6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清晰地勾勒出宁波的产业升级蓝图。”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说。

  在提质扩量的同时,宁波制造业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激发小体量单项冠军的潜力,鼓励更多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之中。

  今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参与的“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船舶、核电等领域的建设中,密封件是一个很小却必不可少的关键“小零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长达半个多世纪都只有国外公司能生产。该公司用了20多年时间,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这样的单打冠军,从产量和产值看也许并不起眼,但它们往往代表了所在领域科技研发的尖端力量,关乎城市乃至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张世方如数家珍,像这样的国字号制造业单项冠军,宁波已有28个。

  不惟如此,宁波也在高起点谋划产业大平台。对标上海“前滩”、深圳“前海”,宁波的“前湾”已经跃然纸上。根据省大湾区建设的安排,宁波正迈出前湾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搭起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同时,甬江科创大走廊也初步完成规划,将各地的科创载体串珠成链,将成为宁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积能蓄势的新引擎。

  “速度与激情”方兴未艾,“苦干实干”路在脚下。万亿,只是东方港城的一个新起点。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跻身“万亿俱乐部” 浙报今日整版文章介绍宁波城市蜕变

稿源: 浙江日报 2019-03-14 08:00:00

浙江日报截图

  摊开中国经济版图,星罗棋布着一群精英荟萃、资源富集的“万亿俱乐部”城市。如今这个俱乐部新添了两位成员——2月13日,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官宣”: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增长7%,成为“万亿俱乐部”新成员。加上以10143.3亿元规模新晋的郑州,至此,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达到16个。

  置于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的宁波跨入“万亿俱乐部”,意义非凡。这是长三角第六个、浙江省第二个万亿GDP城市。

  如果把每个万亿城市比作推动经济的“行星发动机”,那么,相对于京津冀拥有北京、天津,珠三角拥有广州、深圳,长三角则以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六城发力,动力最为强劲。这对中国立志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意义深远。

  如果把每个万亿城市比作拉动省域经济的CPU,那么,浙江继江苏、广东之后,第三个迈入“双核”时代。“双引擎”驱动浙江经济行稳致远,继续走在前列。

  探幽烛微宁波今天的万亿成绩单,细节比体量更精彩,过程比结果更动人。2017年为何“止步”9846亿元而不冲万亿?去年如何抗住内外市场波动而踢出精彩的“临门一脚”?“后万亿”的港城发展之路如何迈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港城走访企业、采访专家。

  宁波三江口夜景。 记者郭戟铠 摄

  跻身“万亿俱乐部”,亮丽成绩单背后记载一座城市的蜕变

  宁波万亿GDP诞生记

  记者谢晔 尤畅 李华

  实打实的“含金量”

  宁波,自古港通天下、重商崇学。开埠最早,催生近代闻名天下的“宁波帮”。改革开放后,名列五大计划单列市而领一时风气之先,临港大吞大吐,财通四海,茂达五洲。近20年来,宁波走出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从千亿到两千亿,用了5年;从两千亿到三千亿,用了3年;三千亿到四千亿用了2年;从四千亿到五千亿,只用了一年……

  “宁波的一万亿首先是‘实’,不仅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也‘实’得有故事。”宁波市统计局副局长许婷娅告诉记者。

  宁波是典型的“生产资料型工业城市”,上游企业多。汽车、石油加工、电器机械、化学原料制品四大支柱,占宁波工业总盘子的半壁江山。得益于国际市场强劲需求、国内“去产能”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坚挺,宁波2017年工业表现强劲,“创造了历史最好年份”,对GDP贡献率达55%,带动全市经济增长7.8%,最后将2017年GDP定格在9846.9亿元。

  尽管跑赢全国、全省,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这个离万亿门槛仅一步之遥的数据还是出乎许多财经媒体的意料。“第三季度数据一出来,一些财经媒体就在猜测宁波2017年肯定破万亿了。”许婷娅说。但是,低调务实的宁波人并没有去“争取”,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2018年,宁波终于凭真本事、硬实力,以漂亮的临门一脚,将万亿门槛甩在身后。

  这是实打实的“含金量”:

  以“人均论英雄”,宁波首次迈上人均两万美元台阶。2018年,宁波人均GDP为1326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0038美元,越过了世界银行最新国别收入分组标准的高收入经济体12736美元“及格线”,名列“万亿俱乐部”第11位,超过天津、青岛、成都、郑州、重庆。

  若论城市财力、百姓腰包,宁波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钱袋子”都盆满钵满。前者,宁波以1379.7亿元名列“万亿俱乐部”第13位,超过青岛、郑州、无锡;后者,宁波以52402元名列“万亿俱乐部”第6位。政府财力雄厚,居民腰包鼓鼓。

  若论GDP的“获得感”,最直观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前者体现政府的财力,修桥铺路、改善民生,财力即能力,宁波以12.8%的占比,在“万亿俱乐部”位居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长沙;后者体现每个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中获得了多少分配,宁波以39.5%的占比,位居“万亿俱乐部”前列。

  “GDP的分配,一般而言都是‘长了人中短了鼻子’,此消彼长,而像宁波这样政府、居民收入双高的情况很少见。”许婷娅说。

  若论发展的均衡度,宁波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79,远低于全国2.69和全省2.04,城乡差别在“万亿俱乐部”中仅次于长沙,排名第二……

  “宁波为全省完成全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宁波并不是敲锣打鼓迈入‘万亿俱乐部’的,这一年不平凡。”许婷娅说。亮丽的数据,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率领宁波人民,按照年初既定部署,撸起袖子奋战一年的应得收成。

  踩下油门拉起速度

  “宁波速度”是过去一年宁波奉献给全国“追梦人”的一个口头禅。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春节后山东省开年干部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讲了一个故事。在讲到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办事效率时,刘家义说:“最近宁波引进上海交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从对接洽谈到挂牌只用了12天。有关部门可以考察一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流程?”随着人民日报“侠客岛”一篇网文《山东着急了》广为流传,“宁波速度”一时成为热搜。

  这只是宁波去年发起的“六争攻坚”行动的缩影。行动的序幕由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的一场“泼水、点火、加油”的讲话拉开。

  时针回拨到2018年初。宁波经济猝然遭逢多重困难。

  作为每100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中就有20元出口境外的生产资料型工业城市,宁波遭遇多重不利因素,外需不振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屋漏偏逢连夜雨——占宁波工业15%强的第一支柱汽车整车及零配件产业,突然在2018年迎来了拐点。“一季度宁波汽车产业增长还达到30%,到了全年只有11.6%。”许婷娅告诉记者。

  2018年的“新春第一会”至今让全市干部记忆犹新。会上,新任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纵观历史、放眼全国,一口气细数了17个数据,给“感觉良好”的近千名宁波干部“泼了一盆冷水”:

  2017年宁波的GDP,排在全国所有城市的第15位,排在之前的是长沙10536亿元,无锡10512亿元,在之后的是佛山9399亿元,与宁波只差400多亿元,稍有懈怠就会被赶超……

  泼水之后,是点火、加油。

  “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还是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那么宁波不但不能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而且连现在的位次都保不住。”言之凿凿的数据,令人深省的话语,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清醒地认识到了宁波在城市竞争中所处的方位和坐标。干事创业的激情由此点燃。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苦干实干。”油门踩下去,速度拉起来。一场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的“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在宁波三江六岸拉开大幕。从平台到项目、从部门到个人,过去一年间,一场场“速度与激情”大戏,在宁波屡屡上演:

  面对没有一个省(区、市)获批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例,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团队在京甬两地往返奔袭30余趟,创建方案打磨修改20余回,最终让我省第二家“自创区”花落宁波。但他们的脚步并未放缓,仅半年,就引进投资超100亿元。

  宁波杭州湾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让总投资650亿元的产城联动项目落地开花,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在昔日以“西瓜”闻名的小镇,海曙区洞桥镇党委书记戚燕枫组建攻坚小分队,争人才、抢项目,打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智研院”,带队跑回省市千万以上技改项目42个,引进中科院院士等专业人才62名,推动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地。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完成控制器、一体化关节、伺服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带动19位高层次人才、一大批“智造”项目落户宁波。

  全球首批产业化降温薄膜下线。 拍友章勇涛 摄

  栽下梧桐树引凤来栖

  “宁波帮”桑梓之地本就是创业创富的沃土。如何再次激活诞生过中国最大商帮的膏腴之地?惟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过去的一年,宁波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密集出台了降本减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80条等精准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18年,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中,宁波位居第8,项目审批效率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2019年1月,中意宁波生态园成功下线第一台吉利汽车。“汽车工厂的建设周期一般是3年至4年,我们两年不到,就建成了世界一流工厂。”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平欣喜地说。一个占地面积约1174亩、投资超百亿元的30万辆乘用车项目,“抢回”整整一年时间,这创造了“吉利速度”。

  去年12月27日,全球首批产业化辐射制冷降温薄膜产品,在位于奉化的宁波瑞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线。从初次见面到2月中旬企业拿到营业执照,仅用1个月,宁波后来居上,拿下了这个世界级的项目。4月1日确定选址,6月下旬厂房奠基,当年实现量产……公司总经理徐绍禹像迎接初生婴儿般,徐徐展开第一卷泛着银光的薄膜,内心无比激动,“宁波的办事效率之高,是高铁之外的另一种中国速度。”

  营商环境跃升,引来众多企业。2018年,随着石墨烯纳米材料、航天云网云制造基地、华为沃土工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去年宁波国内招商引资项目712个,实到资金1266.8亿元,同比增长21.7%;引进(增资)雀巢、沃尔沃等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引进数创近年新高。

  美国默沙东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的药企,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百亿美元,“我们把全球最新的疫苗技术带到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工厂,要把它建成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默沙东相关负责人说。宁波外贸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据宁波海关统计,2018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576.3亿元(约合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目前,宁波出口额排在深圳、上海、苏州、广州之后,名列“万亿俱乐部”第5位。

  在甬江南岸,一座软件产业园悄然崛起。宁波将创建以工业软件为重点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高标准谋划建设宁波软件园,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系列项目、和利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引进落地。2018年,宁波软件业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20%。

  为了增强产业创新平台源头供给能力,宁波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去年共新引进海内外全职院士9名,其中甬籍院士全职回归3名,柔性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都实现了翻番增长,人才净流入率跃居全国第二,人才总量达到了241.2万人。引进共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大院大所,新成立的智能成型、磁性材料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都将成为助推宁波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引擎。

  万亿起点甬城再出发

  站在“万亿”新起点上,宁波还将继续唱响先进制造业的连台好戏。

  “不久前,宁波‘246工程’通过了专家认证,宁波将全力打造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两个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等4个五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等6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清晰地勾勒出宁波的产业升级蓝图。”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说。

  在提质扩量的同时,宁波制造业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激发小体量单项冠军的潜力,鼓励更多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之中。

  今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参与的“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船舶、核电等领域的建设中,密封件是一个很小却必不可少的关键“小零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零部件,长达半个多世纪都只有国外公司能生产。该公司用了20多年时间,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这样的单打冠军,从产量和产值看也许并不起眼,但它们往往代表了所在领域科技研发的尖端力量,关乎城市乃至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张世方如数家珍,像这样的国字号制造业单项冠军,宁波已有28个。

  不惟如此,宁波也在高起点谋划产业大平台。对标上海“前滩”、深圳“前海”,宁波的“前湾”已经跃然纸上。根据省大湾区建设的安排,宁波正迈出前湾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搭起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同时,甬江科创大走廊也初步完成规划,将各地的科创载体串珠成链,将成为宁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积能蓄势的新引擎。

  “速度与激情”方兴未艾,“苦干实干”路在脚下。万亿,只是东方港城的一个新起点。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