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 记者 时晓竹
长三角,正在下一盘大棋——
上海、江苏、浙江,还有安徽,正步调一致,希冀世界第五大城市群,有望在对内自主可控、对外扩大开放等方面形成“改革开放示范高地”。
今天,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论坛主题: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目标长远,但步伐笃实、坚定。
长三角的优势在于产业搭配。上海金融中心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林立的外企,浙江的互联网经济和民营制造业,上海、江苏较强的地方国资实力和安徽较强的产业承接能力,民企、国企、外企质量均较高,政府服务效率口碑好……
有现实基础,更有共同目标,人们有理由大胆推演——未来的长三角,有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中央高层更对于中国这个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寄予厚望:
5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把《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短短9天之后,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暨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便拉开卷轴。
值得一提的是,出席活动的不仅有来自三省一市的党政主要领导,还有不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智库代表,沪苏浙皖实力强、影响大、层次高的企业代表,更有长三角新媒体联盟成员聚焦于此。
聚焦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专家学者们有何良策?
在这场论坛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徐宪平从国家层面来解读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影响力,分析未来实现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探讨沪苏浙皖如何发挥好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其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会从企业角度阐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该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紧紧抓住机遇。
论坛的精彩,远不止于此——
在三场主旨演讲之后,围绕“高质量一体化赋能强劲增长极”、“科学配置资源打造活力动力源”等话题,主办方还邀请高端智库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长三角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城市群的前瞻性研究成果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今天,作为长三角移动新媒体联盟的成员,芜湖新闻网“今日芜湖”客户端也在前方进行报道,长三角移动新媒体联盟正与其密切联动,纷纷推出众筹报道,为您捎来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周汉民:长三角一体化要做到五个突破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今天举行的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就“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当成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主题发表演讲。值得一提的是,周汉民是阿拉宁波人。
周汉民认为,长三角地区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是对内对外开放的中枢,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应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使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谈及推动改革举措的集中落地,“改革举措要系统集成。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周汉民认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三省一市的共同奋斗,长期努力,紧扣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改革诉求。
此外,还需要率先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长三角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中要做到‘五个突破’”:
第一是三大核心抓手有突破,要抓住自贸区向长三角延展效应、抓住长三角产业园区的整合和抓住营商环境一体化。
第二个突破,他认为是产业政策、科技服务、金融服务,这几方面既要各自发挥优势,又要形成合力,“例如在长三角的四条线形成四个产业链,G60(公路)沿线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链,G50形成绿色产业链,G12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沿海形成新兴产业的产业链。”
第三,长三角互联互通要突破,交通运输的硬件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要有机结合。
而市场监管的一体化则是第四个突破点,他说,需要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和水体监督问题。“长三角最大的特点是水乡城市,要协同抓好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理当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
第五点是政府管控和法治方面一体化的突破,其中第一步就要做到长三角区域的公共数据共享,并在现有的金融法庭、海事法庭基础上,未来视情况设立新的专门法院。
除了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周汉民还表示要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表现为企业营商环境的一体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切实做到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要在科研攻关中做到人才政策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芯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要支持企业积极引进人才,大胆创新,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积极性,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模式优势。”周汉民称。
徐宪平:对外要开放,对内要放开
在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从国家层面来解读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影响力,分析未来实现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
徐宪平指出,改革创新开放的重点要朝着这三个方向:
改革聚焦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变革,壮大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新动能;
开放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塑造全球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不是行政一体化、城市一体化,而是经济等要素一体化。”
徐宪平建议,长三角地区要围绕“人、地、钱”等重点问题,率先探索逐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路径和办法。此外,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上有许多优势,三省一市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市场化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他认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变革,要以智能技术引领制造业升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互联网、服务业拓展,以生物技术引领医疗健康、农业生产领域突破,以低碳技术引领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对外要开放,对内要放开。”徐宪平说,长三角区域应开放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塑造全球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如推广复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和做法,全域逐步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借鉴世界银行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通行做法,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等。
刘庆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2019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元年,AI则将在今年开始,进入应用红利兑现年。
“我们的机器口译技术测试全球首次达到专业资格合格标准,人工智能刑事案件的辅助审判系统已经在上海常态化使用,并在长三角地区全面推广……”
刘庆峰,这位科大讯飞的“当家人”透露了其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
这位生于安徽泾县的青年企业家,是首届长三角高峰论坛上主旨演讲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代表。
“在长三角地区某地做完应用示范之后,再往其他地区推广,比原来就要简单很多。”
刘庆峰称,科大讯飞将在长三角进行优化布局——
在上海建立了国际业务总部,在浙江推出阅读相关的业务,在江苏布局图像和机器人相关业务。
“2019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年。”刘庆峰说,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极巨大机遇,企业应当深度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对长三角产业链的布局应有统一的配套支持政策。”
在刘庆峰看来,长三角一体化,企业应当是参与主体,“企业要的是市场,要的是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人才,而长三角正好能提供这些有利条件。”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