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宁波中考全部结束。这是使用统编教材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记者邀请了兴宁中学的名师对中考试卷做了评析。
语文:贴近现实,走向真实,趋向丰实
徐赛儿:宁波市名师 高级教师
如何用“教学评一体”的理念引领接下去的课改?今年的宁波语文卷给出了很好的指引。
一、设置真实情境,在运用实践中学语文
学是为了用,语文知识的考查若不能在情境中进行,只能是导向教与学的低级机械记忆。这份试卷,创设了很多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贴近现实,走向真实。如在“积累”部分,呈现了一则常见的有错别字的“招领启事”。在“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呈现的阅读材料均来自网络,而且,还呈现了小涛同学网络阅读的真实过程(包括其思维过程)。而写作更是设置真实的写作情境,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和作者身份,这就使写作更有指向性,更有任务意识了。如应用性写作是为《宁波晚报》“今日新闻”栏目写一则消息,素材便是当下正在发生的“2019年宁波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事,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新闻现场,摇身一变为记者,去寻找新闻价值,确定新闻报道的角度。创意性写作是给文学社“话说家乡”专栏投稿,写作话题是“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所有有关家乡(不一定是宁波)的话题均可作为写作的素材。这样的命题导向,其实是告诉老师、学生和家长:写作教学正经历着从“文章写作”到“真实写作”的转变,所以,赶紧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吧。即便没有时间走出去,读读报,上上网,也是好的呀。否则,真的只能写个宁波汤圆了。
二、注重阅读,语料视野广阔文质兼美
阅读不仅要求数量,更要求高品质、多渠道和广视野。而这份试卷,正传递出了这样的阅读信号,让阅读走向丰实。第一,阅读量大,视野广阔。今年,整卷阅读量从往年的六面增至八面,而题量却反而减少了两题。语料更是丰富,从传统文化到当下社会,从传统家书到国外绘本,从绘本阅读到网络阅读,从连续性文本到非连续性文本……呈现了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的多元化特质。第二,文质兼美,主题组材。“积累”部分用“以和为贵”的主题呈现了来自于《礼记》等传统经典言论;文学作品阅读选用了《月下看猫头鹰》这个国外绘本故事,其情节简单,文字纯净,内涵丰富,读后能让人内心安宁、温暖和充盈;非文学作品阅读选用的是关于“薯片”的主题阅读,传递出命题者对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而古诗文阅读均是主题组材,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用了《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三则家书,对孩子进行修身治学等方面的引导;古诗阅读中的《牧童词》和《牧童》文淡而意浓,传递出古人悠闲而诗意的审美特质和生活愿景。
三、学为中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份好的试卷,必定不炫技,不花哨,不为难考生,而是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命题技术引领下,轻巧自然地考查出学生真实的水平,并让学生的答题之旅同时成为一段美好的学习之旅。今年的宁波语文卷,让我们看到了命题者在这方面的不懈努力,考查的知识与能力丰实且扎实。第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名著阅读,用特定的阅读方法和关键性的助读材料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既是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月下看猫头鹰》则是用“故事·概括”“故事·赏析”“故事·想象”“故事·感悟”的思路命制了四道题,这四个命题方向,其实便是告诉你绘本阅读的方法。而非文学性作品阅读中的命题思路则是依据PISA阅读理念,考查学生访问和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的能力。此外,多处“示例”的呈现、多次要求考生根据理解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及填写“网络阅读收获卡”等都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所考知识均为核心知识。语文教学,自由度相对较大,但是不是没有知识体系,可以乱教一通呢?这份试卷告诉你:不可以!这份卷子,注重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关注教材知识体系。新闻写作、学写游记、撰写演讲稿……包括家乡采风,网络阅读等都是教材中的内容。有人说,这两道写作题,囊括了初中三年几乎所有写作教学内容。因此,用好教材,教好写作,义不容辞。
中考,是教学的风向标。当下的中考命题趋势告诉我们:赶紧从机械而陈旧的“应试”教学中挣脱出来,除了踏踏实实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之外,一定要走到广大的生活和阅读中去,贴近现实,走向真实,趋向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到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中来!
英语: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渗透文化意识
顾雪娜: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
一、难度适中,考查全面,注重基础,突出语用功能
今年是宁波市中考英语采用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人机对话)和笔试(闭卷形式)相结合的测试形式的第二年,满分为120分,其中听力口语占25分,笔试占95分。试题紧扣《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考查全面,并突出创设特定的语境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凸显英语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全卷选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地道。
二、充分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
本次试题的命制,关注时代元素的使用,处处洋溢时代气息,非常贴近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从谈论人生的幸福源泉,大数据时代到健身锻炼等等,无一不跳动着时代的脉博,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
三、渗透文化意识
从完型填空的外国名人轶事,阅读理解A篇的诗歌欣赏,C篇的英美“猪之战”历史,到中国到茶文化,丝绸等,试题让学生在深刻体会祖国文化的同时,也充分领略了其它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重视思维品质的有效检测。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试题的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理解而非表层理解,需要学生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理解、判断,从而实现了对解答过程和思维层次的有效检测。
五、突出选择性和开放性
今年的书面表达题的充分体现了选择性和开放性。话题的设计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度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与发挥,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的来说,2019年的英语试题稳中求变,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又将积极的价值观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处理信息。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
数学:突显数学本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周宋:中学一级教师 省“一师一优课”获奖者
2019年的中考数学卷从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技能领域选取核心内容进行考查,知识覆盖全面,结构稳定;试题的难度分布、分数设置、题型选择在秉承之前中考试题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数学本质,试题层次分明,难点分散,整套试题从易到难形成梯形。与往年相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实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考查。
(1)试卷总共26题,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9题,第13~16题,第19~23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起点低,学生入手容易;第二层次(第10~11题,17题,24~25题)是小范围的综合题,旨在考察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例如代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及方程思想(第11题),分类讨论(第17题),数形结合、建模思想(第24题);第三层次(第12题,18题,26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确保了试题具备良好的区分度。
(2)宁波卷依旧延续着宁波特色的三个题目:PISA题、新定义题和数学应用题。今年的PISA题(第12题)融数学文化与经典于一体,是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试题,它既可以用图形变换的方法解决,也可以通过勾股或面积设元求解。今年的新定义题仍放在了第25题,呈现形式新颖简约,问题涉及坡度合理,体现了从概念—理解—应用的学习过程的考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图分析、推理计算等方式进行及时的学习和研究,充分体现了数学探究的意义。
(3)宁波卷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源于教材和考纲,是教材和考纲中习题的变式与拓展。如第1、5、8、11、16、20、23、24题等,所以对每一届考生来说,复习时要重视《考试说明》和教材中的试题结构和考察方向,使自己在复习中更具有针对性。
(4)本卷的压轴题是第12题,18题和26题,当然17题和25题也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第26题总共3小题,第3小题有2小问,从易到难,有很大的区分度,巧妙地以圆为背景,融合等腰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核心知识,考查了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今年数学中考卷总体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侧重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应用,区分度明显,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
科学:关注思维,注重实验探究
黄瑜琼:初三科学备课组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获得者
2019年宁波科学中考试题以《2019年宁波科学考纲》、《课程标准》和《科学课本》为依据,注重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立足基础,关注思维,联系生活,注重实验探究,突出信息处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多角度考查。
本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试题涵盖《考试说明》中考试目标的绝大部分知识要点,覆盖面广。部分试题的背景或命题素材来自于科学课本中的课后练习、阅读材料、图片和课本实验,如第4、9、13、16、28题。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务必要重视教材,紧扣课标和考纲。
2、重视方法、突出探究、注重思维。本卷涉及的科学方法有:观察、实验设计、测量、比较、分类、归纳、迁移、推论、预测、应用数学、假设、控制变量、模型、数据处理、表达交流等。如第6、10、17、23题都涉及到方法和思维的考查。
3、联系生活、回归本质、体现素养。本卷试题反映出命题老师以拒绝题海战术为目标的命题导向,注重从生活焦点、社会热点、前沿科技中挖掘素材创设情境进行命题,试题灵活,注重学科本质和知识迁移,通过推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第1、5、7、9、10、21、27、29题。又如第28题的说理题,它不但考察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度,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它是学科本质和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体现。
社会:热度和广度、梯度兼顾
余雪飞:初三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
一、取材有热度
本卷15题选择题中有9题、非选择题有4题的材料选自国内外时政热点,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校长陪餐制度”等;又如第20题,以当前热门的垃圾分类为话题,不仅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还传播了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更是对公民素养和公民行动的价值引领。
二、内容有广度
本卷知识覆盖面广,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卷既注重学科内的整合,又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同时答案设置又体现开放特色。如非选择题16题第三问,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出发点,触类旁通,从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角度回答。生活也是课堂的延伸,试卷紧密联系生活,如20题第一问,涉及垃圾的具体分类投放,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三、呈现有梯度
本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试卷呈现既有直观形象的图文结合,
又有跨时空的互动“对话”。如5题非选择题有4题图文结合,选择题中如第4、5题通过气温降水柱状图综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而在第9题中,则整合了多幅历史图片厘清历史知识脉络,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特别是第17题“文物会说话”的创意设计,使学生在了解丰厚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体味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同时,本卷设问梯度明显,尊重知识内在逻辑,体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如16题的三层设问。
本卷学科特色突出,综合性强,贴近生活,紧扣基础,注重能力,既注重体现学科的本质,又引领教学方向。(记者蒋炜宁整理)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