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银凤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可换代金券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成自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7-16 07:44:23报料热线:81850000

  “亿百味”大食堂负责人阎寿礼把“指定商户”的招牌钉到醒目位置。记者崔引摄

  7月15日一大早,到位于镇海区蛟川街道银凤社区“亿百味”大食堂吃早餐的不少居民发现,店门口多了一块“银凤社区垃圾分类绿色银行积分兑换指定商户”(以下简称“指定商户”)的绿色招牌。随着“亿百味”大食堂“亮牌”,银凤社区第二批指定商户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指定商户数量已达9家,每家经营内容各不相同,几乎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第一批指定商户“试水”,到第二批指定商户加盟,时隔仅3个月,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翻倍增加:从原先两三百户参与,到如今厨余垃圾袋日扫码量达五六百袋。

  现代金报记者石承承通讯员贾默林

  “上线”三个月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户数翻倍

  第二批指定商户“上线”,意味着银凤社区“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进入“2.5版本”。

  从2018年11月15日开始,银凤社区在下辖“银凤晓月”一、二期率先试行“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的“1.0版本”:

  居民通过厨余垃圾袋扫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获取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如酱油、洗衣粉、肥皂、毛巾等。

  试行大约3个月,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感觉到居民的参与热情在下降。“一天到晚都是酱油、毛巾,多了也没有用。”走访中,不少居民“吐槽”。

  经过2个月的筹备,2019年4月13日,该项目升级至“2.0版本”。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积分兑换的不再是生活用品,而是实打实的“5元代金券”;持券可在社区指定商户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指定商户经营范围覆盖早餐、烘焙、理发、水果、文具、超市等。

  从“1.0版本”到“2.0版本”,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爆发式”增长。银凤社区党委委员岑辉说:

  “原来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户数只有两三百户,而现在每天垃圾袋的扫码量在五六百袋。”

  “我们社区是拆迁安置,不少年轻人和父母住在同一小区,他们中的不少人习惯在父母家‘蹭’完饭再回家,这也意味着500袋厨余垃圾背后,有近1000户居民知晓、参与垃圾分类。”

  正是看到“2.0版本”试行效果不错,银凤社区决定在原有指定商户的基础上,再增加3家指定商户,经营内容覆盖快餐、蔬菜店、零食铺。

  超市的负责人胡玉林到社区居委会兑换收到的240张“代金券”。 记者崔引摄

  用好“代金券”居民开心商家不吃亏

  为啥银凤社区的这个“垃圾分类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在升级到“2.0版本”后似乎一下进入发展快速“通道”?秘诀又在哪里?

  “我觉得社区这个做法蛮好的,不仅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而且还能扩大商家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第一批指定商户之一、“银星文具”的蒋星虹说。

  她在社区做了12年生意,深知居民的认可度对做社区生意的商铺来说有多重要。

  居民、商户双获益,只是该项目成功的表面原因。背后,是“社区工作做得细致,真正想老百姓所想。”这是第一批制定商户之一、“元宝水果批发”的陈圆圆的评价。

  在第二批指定商户正式“上线”之前的7月12日下午,银凤社区特地召集第一批6家指定商户和第二批3家指定商户开了一场交流会。

  交流会上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用好”代金券。“虽然有些特价商品事先说明不能用券,但居民把特价商品和其他商品放在一起来结账,我一般还是让用的,邻里生意,不能太斤斤计较。”超市负责人胡玉林补充道。

  听了第一批指定商户的经验分享,“亿百味”大食堂负责人阎寿礼当场拍板:“社区居民可在享受我们店会员卡折扣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代金券。”

  交流会的尾声,岑辉再三叮嘱第二批的指定商户:“想要让利的折扣的,请到社区登记备案”。

  岑辉说,眼下国家有专项资金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而社区目前尝试的运作模式,能够确保即便将来取消专项资金,社区仍可以将‘现金券’转变为‘折扣券’,推动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银凤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可换代金券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成自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7-16 07:44:23

  “亿百味”大食堂负责人阎寿礼把“指定商户”的招牌钉到醒目位置。记者崔引摄

  7月15日一大早,到位于镇海区蛟川街道银凤社区“亿百味”大食堂吃早餐的不少居民发现,店门口多了一块“银凤社区垃圾分类绿色银行积分兑换指定商户”(以下简称“指定商户”)的绿色招牌。随着“亿百味”大食堂“亮牌”,银凤社区第二批指定商户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指定商户数量已达9家,每家经营内容各不相同,几乎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第一批指定商户“试水”,到第二批指定商户加盟,时隔仅3个月,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翻倍增加:从原先两三百户参与,到如今厨余垃圾袋日扫码量达五六百袋。

  现代金报记者石承承通讯员贾默林

  “上线”三个月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户数翻倍

  第二批指定商户“上线”,意味着银凤社区“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进入“2.5版本”。

  从2018年11月15日开始,银凤社区在下辖“银凤晓月”一、二期率先试行“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的“1.0版本”:

  居民通过厨余垃圾袋扫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获取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如酱油、洗衣粉、肥皂、毛巾等。

  试行大约3个月,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感觉到居民的参与热情在下降。“一天到晚都是酱油、毛巾,多了也没有用。”走访中,不少居民“吐槽”。

  经过2个月的筹备,2019年4月13日,该项目升级至“2.0版本”。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积分兑换的不再是生活用品,而是实打实的“5元代金券”;持券可在社区指定商户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指定商户经营范围覆盖早餐、烘焙、理发、水果、文具、超市等。

  从“1.0版本”到“2.0版本”,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爆发式”增长。银凤社区党委委员岑辉说:

  “原来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户数只有两三百户,而现在每天垃圾袋的扫码量在五六百袋。”

  “我们社区是拆迁安置,不少年轻人和父母住在同一小区,他们中的不少人习惯在父母家‘蹭’完饭再回家,这也意味着500袋厨余垃圾背后,有近1000户居民知晓、参与垃圾分类。”

  正是看到“2.0版本”试行效果不错,银凤社区决定在原有指定商户的基础上,再增加3家指定商户,经营内容覆盖快餐、蔬菜店、零食铺。

  超市的负责人胡玉林到社区居委会兑换收到的240张“代金券”。 记者崔引摄

  用好“代金券”居民开心商家不吃亏

  为啥银凤社区的这个“垃圾分类绿色银行积分兑换”项目在升级到“2.0版本”后似乎一下进入发展快速“通道”?秘诀又在哪里?

  “我觉得社区这个做法蛮好的,不仅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而且还能扩大商家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第一批指定商户之一、“银星文具”的蒋星虹说。

  她在社区做了12年生意,深知居民的认可度对做社区生意的商铺来说有多重要。

  居民、商户双获益,只是该项目成功的表面原因。背后,是“社区工作做得细致,真正想老百姓所想。”这是第一批制定商户之一、“元宝水果批发”的陈圆圆的评价。

  在第二批指定商户正式“上线”之前的7月12日下午,银凤社区特地召集第一批6家指定商户和第二批3家指定商户开了一场交流会。

  交流会上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用好”代金券。“虽然有些特价商品事先说明不能用券,但居民把特价商品和其他商品放在一起来结账,我一般还是让用的,邻里生意,不能太斤斤计较。”超市负责人胡玉林补充道。

  听了第一批指定商户的经验分享,“亿百味”大食堂负责人阎寿礼当场拍板:“社区居民可在享受我们店会员卡折扣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代金券。”

  交流会的尾声,岑辉再三叮嘱第二批的指定商户:“想要让利的折扣的,请到社区登记备案”。

  岑辉说,眼下国家有专项资金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而社区目前尝试的运作模式,能够确保即便将来取消专项资金,社区仍可以将‘现金券’转变为‘折扣券’,推动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