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引进大院大所 破解"卡脖子"技术……这些要紧事宁波这样干
稿源: 宁波发布   2019-08-15 15:03:00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如何?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引进大院大所进展怎样?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宁波摸索了哪些经验和做法?今天上午,市科技局负责人对现场记者提问一一作答。

  1、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

  问:2018年初,宁波提出了实施“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科技争投”是其中之一,现在时间已过去半程,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如何? 

  答:“科技争投”顾名思义就是要增大投入,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方面: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企业资金的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投入。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三年内统筹150亿元支持“科技争投”;另一方面,通过贯彻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去年给企业减税86.6亿元。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三年筹集20亿元资金来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攻关,将整体带动百亿元规模的研发投入。同时,通过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引导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参与作用

  成立了宁波银行科技支行,积极发展科技信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目前我市已有7家科技银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2、宁波这样破解“卡脖子”技术

  问: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宁波科技创新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

  答:针对“卡脖子”技术,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行攻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

  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了10个“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目的就是通过政府主导、协同攻关的方式来破解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卡脖子”共性技术。

  前瞻实施未来技术创新引领计划

  结合前沿产业发展方向和我市的条件基础,在空天海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材料等领域,布局开展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引领催生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

  通过科技招商,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地区)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高端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加强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对接,形成部委推荐项目、宁波转化落地的机制。

  3、宁波引进大院大所进展情况

  问:作为栽树工程,宁波这两年引进了不少大院大所,能否介绍下目前的进展?为了加快这些院所落地,更好的使其与宁波当地产业融合,宁波又会拿出怎样的配套措施?

  答:目前,2018年引进的12家研究院,在场地落实、基建启动、团队入驻等方面进展顺利,其中9家研究院启动实质性建设,并通过“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积极推进基础研发和成果产出。此外,2019年新引进和积极跟踪、有效洽谈的研究院有10家。

  下一步,宁波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精准发力,继续推动签约、落地研究院建设和作用发挥。项目建设再提速

  实施研究院建设推进攻坚月行动,进一步加强与西北工业大学等研究院的对接沟通,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同时,精准谋划甬江科创大走廊集聚区布局方案,为新引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选址落户留好空间。

  制度机制再完善

  制定研究院引进、补助、考评等操作办法,实施研究院引进首报备案制,建立健全研究院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院企对接再畅通

  成立“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席会议制度。根据研究院和企业之需及时举办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和企业需求对接会。

  人才服务再优化

  针对研究院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解决人才公寓、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人才安居方面的问题。

  改革探索再深化

  开展研究院运营模式创新试点,探索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公司制。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宁波经验

  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作为国家首批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宁波这些年摸索出了哪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哪些瓶颈需要进一步去突破?

  答:自2016年9月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来,宁波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依托民营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形成“自主研发+项目合作+共建平台”、“国际合作+跨国并购”、“产业技术+产业育成+衍生企业”、“天使投资+科技创业+众创空间”、“技术市场+转移转化+集成服务”等五种较为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还存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推进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亟待深化等方面的瓶颈,亟需重点攻克和突破。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加速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改革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

  5、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问:宁波是民营经济大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宁波将如何更好发挥中小企业这个群体的创新积极性?

  答:宁波着力通过优化完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科技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有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市级层面有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

  产业创新服务

  加快建设形成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产业集群、企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目前,我市已创建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0家,下步还将培育打造30家综合体,总量达到60家。

  成果转化服务

  搭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市场,建设基于企业技术需求的科技成果资源库,推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建立自主创新产品发布与推介机制,推进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

  科技金融服务

  推进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引进建设科技银行、天使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发展科技信贷、专利质押融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技文献服务

  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专利布局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文献资源检索获取服务。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引进大院大所 破解"卡脖子"技术……这些要紧事宁波这样干

稿源: 宁波发布 2019-08-15 15:03:00

  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如何?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引进大院大所进展怎样?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宁波摸索了哪些经验和做法?今天上午,市科技局负责人对现场记者提问一一作答。

  1、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

  问:2018年初,宁波提出了实施“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科技争投”是其中之一,现在时间已过去半程,宁波科技争投进展情况如何? 

  答:“科技争投”顾名思义就是要增大投入,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方面: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企业资金的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投入。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三年内统筹150亿元支持“科技争投”;另一方面,通过贯彻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去年给企业减税86.6亿元。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三年筹集20亿元资金来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攻关,将整体带动百亿元规模的研发投入。同时,通过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引导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参与作用

  成立了宁波银行科技支行,积极发展科技信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目前我市已有7家科技银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2、宁波这样破解“卡脖子”技术

  问: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宁波科技创新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

  答:针对“卡脖子”技术,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行攻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

  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了10个“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目的就是通过政府主导、协同攻关的方式来破解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卡脖子”共性技术。

  前瞻实施未来技术创新引领计划

  结合前沿产业发展方向和我市的条件基础,在空天海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材料等领域,布局开展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引领催生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

  通过科技招商,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地区)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高端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加强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对接,形成部委推荐项目、宁波转化落地的机制。

  3、宁波引进大院大所进展情况

  问:作为栽树工程,宁波这两年引进了不少大院大所,能否介绍下目前的进展?为了加快这些院所落地,更好的使其与宁波当地产业融合,宁波又会拿出怎样的配套措施?

  答:目前,2018年引进的12家研究院,在场地落实、基建启动、团队入驻等方面进展顺利,其中9家研究院启动实质性建设,并通过“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积极推进基础研发和成果产出。此外,2019年新引进和积极跟踪、有效洽谈的研究院有10家。

  下一步,宁波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精准发力,继续推动签约、落地研究院建设和作用发挥。项目建设再提速

  实施研究院建设推进攻坚月行动,进一步加强与西北工业大学等研究院的对接沟通,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同时,精准谋划甬江科创大走廊集聚区布局方案,为新引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选址落户留好空间。

  制度机制再完善

  制定研究院引进、补助、考评等操作办法,实施研究院引进首报备案制,建立健全研究院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院企对接再畅通

  成立“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席会议制度。根据研究院和企业之需及时举办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和企业需求对接会。

  人才服务再优化

  针对研究院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解决人才公寓、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人才安居方面的问题。

  改革探索再深化

  开展研究院运营模式创新试点,探索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公司制。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宁波经验

  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作为国家首批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宁波这些年摸索出了哪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哪些瓶颈需要进一步去突破?

  答:自2016年9月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来,宁波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依托民营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形成“自主研发+项目合作+共建平台”、“国际合作+跨国并购”、“产业技术+产业育成+衍生企业”、“天使投资+科技创业+众创空间”、“技术市场+转移转化+集成服务”等五种较为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还存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推进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亟待深化等方面的瓶颈,亟需重点攻克和突破。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加速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改革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

  5、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问:宁波是民营经济大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宁波将如何更好发挥中小企业这个群体的创新积极性?

  答:宁波着力通过优化完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科技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有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市级层面有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

  产业创新服务

  加快建设形成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产业集群、企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目前,我市已创建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0家,下步还将培育打造30家综合体,总量达到60家。

  成果转化服务

  搭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市场,建设基于企业技术需求的科技成果资源库,推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建立自主创新产品发布与推介机制,推进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

  科技金融服务

  推进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引进建设科技银行、天使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发展科技信贷、专利质押融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技文献服务

  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专利布局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文献资源检索获取服务。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