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王信厚在宁波市甬剧艺术博物馆展厅讲述甬剧往事。(记者周建平摄)
【人物名片】
王信厚,国家一级编剧,1944年生,曾任宁波市甬剧团团长。56年来,以乡音乡情记录世情民心,创作的甬剧《秀才的婚事》《罗科长下岗》《风雨一家人》《风雨祠堂》《宁波大哥》《江厦街》等,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脉搏,深受观众喜爱。
从1963年创作小戏《管瓜》到现在整整56年了,我一直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甬剧事业,到了晚年我还时时牵挂着,与她有着挥之不去的深厚感情。
几十年不变的戏曲创作情怀
初中毕业后,我进过工厂、下过农村,不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在文化馆赵林泉老师和甬剧团苏立声老师的辅导下,小戏《管瓜》由市工人俱乐部甬剧队搬上舞台,剧本被刊登在1963年7月号省级文学刊物《东海》杂志上。我也因此被文化馆推荐,进入市戏曲训练班甬剧班从事专业戏剧创作。1964年,甬剧班毕业成立市甬剧青年队,白天我为剧团移植改编了大戏《锻炼》《山乡风云》《刘胡兰》《红色娘子军》等,晚上又为剧团演出打幻灯字幕,这使我进一步熟悉了舞台、熟悉了甬剧。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文艺的春天到来了,也激发了我不甘岁月蹉跎、急起直追的求知欲。1982年赴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使我的戏剧创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回甬后,我创作了越剧《母子奇遇》,滑稽戏《一错再错》《喜怒哀乐》,甬剧《马虎厂长》《秀才的婚事》等剧本,先后被宁波、杭州、上海的剧团搬上舞台。
1989年,我担任市甬剧团团长,我创作的《秀才的婚事》与天方创作的《爱情十字架》双双参加了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开创了国内一个基层剧团两台戏同时参加国家级戏剧节的先例。在担任团长的11年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挤时间创作的甬剧《阿寿哥》《邻舍隔壁》《罗科长下岗》《风雨一家人》等剧本,分别获得全国、华东以及省、市等多项奖励。
2004年退休后,我的甬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风雨祠堂》获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演出,让甬剧首次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这个戏不同于以往,是根据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名剧《老妇还乡》改编创作的,将喜剧的手法和喜剧的趣味引入甬剧,将外国名剧中国化、地域化和戏曲化、甬剧化,既收到了良好的剧场效果,也收获了有益的编剧经验。
此外,我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宁波大哥》将真人真事典型化,使甬剧现代戏的创作路子取得了突破,参加中国戏剧节后反响不俗。挖掘阔别舞台半个多世纪的宁波滩簧老戏,改编的《呆大烧香》成为甬剧研究传习中心的保留剧目;2018年,新创作的《江厦街》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资助计划。今年,由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编的《王信厚剧作选》也将出版。
笔下有舞台,心中有观众
甬剧来自民间乡土,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大众化通俗艺术,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那就是在浙东一带、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基层群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甬剧和其他剧种一样遇到危机,当时不免担忧,年轻人不喜欢甬剧,而喜欢甬剧的这群中老年观众过了几十年都不在人世了,那时候甬剧不是要消亡了吗?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不愿进剧场的年轻人如今成了甬剧的忠实观众,他们在中年、晚年的时候喜欢上了甬剧,对甬剧的痴迷程度丝毫不逊于他们的前辈。也许韵味浓郁、节奏舒缓的戏曲艺术适合中老年观众,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墨守成规,艺术上不思进取,不去争取年轻的观众,而是这种努力要在保持甬剧特色中渐变,要潜移默化、深入浅出地提高甬剧的审美情趣。一句话,要变得让观众能接受、认可和喜爱,而不是脱离甬剧特色另起炉灶。
甬剧的特色在于语言和音乐声腔,而此特色离不开一剧之本——剧本创作,所以我们在剧本创作上首先要保持地域特色和地方韵味,让观众看了觉得亲切、听了感到入味。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戏剧创作中,一定要克服说教,克服主题先行,避免枯燥乏味,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努力挖掘出富有时代特色、人性魅力的矛盾冲突,编织出具有戏剧张力的人物命运故事,让观众看到有血有肉、扣人心弦的精彩好戏。总之,要做到笔下有舞台、心中有观众,要为观众写戏。
我一生从事甬剧事业,甬剧是我谋生之地、立身之本。目前,党和政府对戏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是空前的,甬剧也深受其惠,宁波有甬剧团和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两个专业单位,政府都分别给予较大投入,甬剧同仁们应当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将甬剧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陈青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