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公司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杨绪忠摄)
制图:张悦
在自动驾驶技术勃兴的今天,宁波奋勇争先。
近期,宁波正在实施由住建部确定的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通过建设支持智慧汽车及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设施,搭建出行数据平台,开展智慧汽车和智能出行的应用示范,减少拥堵,保障交通出行安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自动驾驶成新潮
“自动跟车、转弯、掉头、超车、变更车道、靠边停车……”7月底的一天,晴空万里,在位于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总院,一辆吉利汽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行驶,依次完成了上述动作。这辆车从外观上看和普通车辆并无太大区别,但不同的是,这是一辆能够进行自动驾驶的汽车,测试人员在车内只进行观察监测,不直接操作车辆,这在宁波历史上前所未有。
记者通过走访业内人士获悉,自动驾驶技术涉及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地图技术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前沿科技,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随着5G技术的逐渐落地,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较于传统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增加新的感知设备,且感知设备的性能要求很高。另外,需要在车上加装工控机,并需要不断升级系统版本等。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快速演进,持续不断地对交通运输模式和业态产生变革性影响。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深刻改变城市交通运行模式和交通出行特征的重要载体。
车路协同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在汽车生产方面持续发力,制订了相应的产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汽车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互联化发展,在全国重要省市建立智能联网试点示范区,自主汽车企业更是紧抓机遇,在智能网联领域加快布局。
去年7月,住建部确定在宁波开展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试点区域将成为全球首个集V2X(车辆对外界的信息交换)+5G、边缘计算、交通数据服务平台、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区域,建成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的综合性示范区。
该试点区域通过对杭州湾新区兴慈八路、滨海六路、滨海四路和部分路段内的地面公交、出租车和分时租赁车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车与路、车与车及车与云平台之间的互联通信,利用云端平台,为乘客提供自动驾驶和随需而至的智慧出行服务。通过试点工程的实施,建成国家级开放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和聚集地,真正将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产城深度融合的21世纪中国样板小城。
2018年2月,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施乾是这一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据施乾介绍,目前业内公认的SA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为:
级别1:是低级自动化系统,系统和人类驾驶员共享控制权。例如,自适应巡航功能控制发动机和制动,以便在驾驶员控制转向时进行速度变化。
级别2:部分自动化系统属于这一级别,当加速、制动和转向等车辆操作受系统控制时,驾驶员需要对自动系统进行持续监控。这一级别的车辆要求驾驶员握住方向盘,以使自动驾驶系统连续运转。
级别3:是有条件的自动化系统,在自动驾驶系统控制车辆期间,驾驶员基本上可以不看前方,且车辆能够实现自动变道。然而,当系统呼叫驾驶员进行判断操作时,驾驶员必须做出应对动作。
级别4:是高度自动化系统,此级别只需最少的驾驶员干预,车辆可自动到达目的地,但仅能在地理围栏区域内进行。
级别5:完全无需人为干预,车辆自主进行全工况车辆自动驾驶和泊车。
“目前宁波试点面向的测试车辆居于3级至4级之间,这和全国其他城市道路测试的车辆齐头并进,反映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施乾认为。
宁波试点逐步展开
8月初,记者来到杭州湾新区的滨海六路和兴慈八路交叉口,看到交通信号灯杆上正在安装醒目的白色盒子。“这是智能路侧信息终端,融合并发布正在安装的监控相机、微波雷达及激光雷达等设备感知的信息,支撑路侧智能系统的应用,并支撑交通碰撞风险对象的预警提醒。”试点工作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所有硬件设备在测试道路上安装完毕,经系统调试后,将开展车辆的实际道路测试。
根据试点方案,项目建设将以车路协同技术为核心,从车端、路端、云端三方面开展,实现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其中,车端进行智能终端加装,实现自车信息感知、车车及车路信息交互、智能辅助应用计算、运行信息上传等功能;路端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及智能化系统部署,实现道路、交通等信息的综合感知、处理、计算、发布及上传等功能,向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云端开发路车数据接口以及交通管理应用,实现车路信息实时回传、交通智慧监管以及平台信息实时下发功能。
其中,V2X辅助驾驶示范应用,通过智能化基础设施与后装智能化车辆结合来实现。应用时,滨海六路和兴慈八路试点区域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实时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同时,加装了智能终端的测试车辆,在感知到自车信息和通过车车/车路交互获取行驶环境信息后,形成驾驶行为决策,实现辅助驾驶应用。
在V2X辅助驾驶示范应用中,拟投入10辆车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车辆在指定道路上的辅助驾驶。试点成功后,可进一步将自动驾驶车辆后装智能终端设备拓展到公交车、市政车辆、出租车及私家车上。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在试点中,运用了不少具有智慧元素的黑科技如智能限速牌系统等。在上下班高峰期,大量的车流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而在其他时段车流量较少。若采用统一的限速牌,无疑会降低道路在其他时段的通行效率。有鉴于此,杭州湾在未来两条主干道滨海六路及兴慈八路上部署了智能限速牌,根据车流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结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路侧限速牌数值进行调整,实现通行效率最大化。
目前,根据试点要求,位于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已实现远程驾驶车路协同C-V2X(基于蜂窝技术的车联网通信)功能共14项,实现5G试运营基站部署HD(高精地图)定位V2I(车联网)场景,目前正在开发混合式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智能交通未来可期
“用一句话概括,宁波试点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智慧道路+智能车辆的车路协同,实现智慧车辆的安全出行——在开放道路测试环境中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体验。从网联环境搭建方面来说,宁波试点项目旨在创造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网联测试环境。”试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认为,针对宁波的智慧汽车项目,在推广方面还有诸多难题需要破解:试点建设涉及政府众多部门,需要各方协调;就目前看,试点项目耗资较大,需要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5G在车路系统中的应用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建立5G通信在车路协同中的应用模式;法律法规的修订;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机制的制定等。
不过,展望未来,中国将很快步入智慧汽车和无人驾驶时代。总的趋势是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利用手机APP或车辆按钮,输入起点和终点,车辆就能够将乘客自动送至目的地。同时可以提供自动泊车、自动寻位、自动充电等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要么给所有道路安装各种传感器,要么干脆弄一个“大脑”来对交通进行梳理,这是智慧城市的高级形态。到时候,不仅每辆车都要具备出色的数据运算能力,网络信号的覆盖也需要更进一步,同时也少不了高清地图的支持。在这之前,中国的智能交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美国信息和数据分析公司IHS预计,到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5亿辆,市场占比达到24%;具有联网功能的新车销量将达到9800万辆,市场占比达到94%。到2035年,全球智能驾驶汽车销量将超过1000万辆。随着汽车联网技术的多样化和联网率的不断提升,车联网服务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借助试点的东风,宁波紧跟上智能驾驶汽车的国际潮流。市民王先生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即便我是一个十分热爱驾驶的汽车爱好者,我也认为自动驾驶在未来应该被强制应用。毕竟道路存在的目的是提高人类出行效率,驾驶技术参差不齐是导致道路拥堵的一大因素。自动驾驶的逐渐普及,可以拉近新手与老司机的驾驶水平,让车与车之间在道路上相处更和谐,在避免事故的同时大大提高通行效率。所以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拒绝科技的发展吧。”
记者杨绪忠
无人驾驶测试遍地开花
近年来,无人驾驶备受关注,被视为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的重要部署。除了无人驾驶零售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也开始尝试无人驾驶。
深圳、济南、郑州等地先后开展了无人驾驶公交道路测试,推动无人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早在2017年12月,深圳便开展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开放道路的测试工作,试运行的公交线路全长1.2公里,测试所用的公交车搭载智能驾驶系统,配备激光雷达等传感设备,可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和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等功能。今年1月,济南启动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公开测试无人驾驶公交车,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商用车在5G环境下路测的城市。今年5月,郑州也开通了在开放道路上试运行的5G无人驾驶公交线路,线路全长1.53公里,在物联网技术和5G网络的支持下可完成多种复杂驾驶任务。
出租车也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一大应用场景。不久前举办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ApolloGo”,并将在长沙开展大规模测试。为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落地,长沙市政府颁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V2.0》,允许“载人测试”,即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允许第三方乘客搭乘无人车,使得无人驾驶出租车有望迎来真正的乘客。值得注意的是,该细则还首创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为测试运营车辆、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杨绪忠整理)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