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张正伟 通讯员汪慧
当今,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城市正加速与数字经济融合,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那么,城市为什么需要发展数字经济,这个看上去毋庸讨论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搞清楚了呢?
在今天举行的城市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原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通过《城市与数字经济的智能化发展》主题报告,把这个问题条分缕析了一番,来听听他怎么说。
(潘云鹤院士在做主题报告)
发展数字经济,避免城镇“空心化”
潘云鹤院士现场公布了一项包含全球20多个国家在内的有关“GDP与城镇化”的研究数据表明:当今世界,城镇化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是以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城镇化水平高,GDP水平也高;二是以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为代表,城镇化水平较高,但GDP踯躅不前,掉入了“发展中国家陷阱”。
“城镇化没有错,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搞清发达国家是在城市经济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城镇化的。”潘云鹤说,我国在前期及时发现了如果城市经济不发达,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城市与数字经济的融合,2017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3%,位居全球第二,城镇化率顺利超过50%这个临界点,没有出现“发展中国家陷阱”中的问题。
发展数字经济,宁波人工智能有基础
在作主题报告时,宁波的一项成就让潘云鹤院士津津乐道,那就是今年在余姚举行的全球机器人峰会吸引了20多位院士参加,而且大会永久落户余姚。
“数字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重要的一极,宁波能在这方面有如此成就,非常了不起。”潘云鹤院士以实际研究证明了这一论点: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领域,无人机、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是中国比美国有比较优势的三项,而其中又以智能机器人表现最突出,而宁波抓住了这一机遇。
宁波之所以能抓住智能机器人这一数字经济“牛耳”,主要是因为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度好,宁波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利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大对工业的渗透,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
宁波近年来还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找到城市与数字经济的最佳结合模式。对此,潘云鹤院士用“一波三折”来形容:一是发现城市经济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进行,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单纯地搞信息化;二是技术方针方面从单纯地建立数据库向以打通数据应用为代表的大数据转变;三是提出未来城市发展从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升级。
(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企业与城市管理者参与。)
发展数字经济,这六种模式可借鉴
对于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来说,更关注未来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开发与发展城市经济中来。对此,潘云鹤院士也为宁波指出了六种参考模式。
其中,推动装备制造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包括两方面,利用图像感知、深度学习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生产过程的精度与效率;利用综合工艺传感、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发电、石化和数控机床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加大产品智能化要利用智能视觉技术提升产品的感知创新与设计,加大开发视觉感知产品、穿戴式跨媒体感知产品、远距离人机融合感知与控制产品、增强现实感知技术产品等。此外还要引导与推广企业运行的智能化和商业模式的智能创新。
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城市企业群的产业链智能化和城市与经济的协同进化。对此,潘云鹤院士建议宁波要尽快疏理、规划、推进重点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做好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高新园区+生态生活+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建设智能化发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