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李明在望谟考察胡蜂养殖情况。
只要一想到“望谟跑山牛”项目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帮助到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500户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余姚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政府办副主任、扶贫办副主任李明就觉得自己过去一年多的翻山越岭,“值了!”
同事用担架抬着他去办公室
根据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需要,2018年4月,包括李明在内的74名挂职干部分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吉林省延边州开展扶贫协作工作。
他要去的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望谟县。该县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山高谷深,产业基础薄弱,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
刚踏足“山的那边”,李明踌躇满志。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园艺系,在余姚丈亭镇农业口工作8年,先后任林业站站长、农办农经办副主任。这样一个专家型的干部,正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望谟县所急需的。
然而,严峻的现实很快就给李明一个“下马威”:
望谟县占地面积3108平方公里,是余姚的两倍,其中山地占比97.4%;全县仅有七个“坝子”(意思是500亩以上的连片土地),面积共7500亩。
不过,这并未让他感到气馁,反而激发了他的“使命感”。
从到达望谟县的第一天开始,李明就进入了“没有节假日、没有过渡期、没有任何理由”的“作战状态”。
挂职一年,他走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街道42个贫困村,走访群众800余人次,考察扶贫产业项目20余个,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调度会、座谈会20余次。
去年12月,李明在工作中拉伤左脚跟腱。按医嘱,他要卧床静养三个月。
当时,恰逢脱贫攻坚工作国家检查。工作上遇到需要他“出马”的,他就会拜托同事用担架把他从宿舍抬到办公室,拄着拐杖完成工作。
正是凭着不怕吃苦、敢于奉献的精神,李明被望谟县委、县政府授予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李明在望谟县检查盘江黄牛养殖场地建设情况。
“望谟跑山牛”为脱贫提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望谟的土地上,“渔”什么、如何“渔”对李明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在历时大半年,一步一个脚印地翻山越岭中,李明将目光落在小黄牛身上。
在望谟县,老百姓历来有养小黄牛的习惯,当地盛产的皇竹草又是小黄牛最喜欢的饲料。
不过,老百姓惯用的养殖方式十分“佛系”:任由小黄牛在山野间自由生长,直接导致它的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且容易近亲繁殖,导致牛肉品质下降。
“把望谟县打造成中国西南草都、发展种草养牛产业。”李明最初向望谟县委、县政府提出这个建议时,心里也没底。
今年1月,余姚农博会期间,李明尝试将40头小黄牛带到余姚“试水”,结果喜出望外,虽然每公斤售价要比普通牛肉高出15元左右,但很快被一抢而空。
经此“一役”,李明的心里算是有了底。
今年春节期间,他拖着病腿,到上海、浙江台州等地招商引资,邀请了11家企业赴望谟县考察、投资。
其中,余姚市华联畜牧养殖合作社与望谟县签订了盘江黄牛养成计划产业合作协议,计划发展盘江黄牛全产业链,届时黄牛的出栏时间将从原来的3年半缩短到2年半。
今年5月,“望谟盘江黄牛养成计划”正式立项启动,李明还给这些寄托了当地老百姓脱贫希望的黄牛起了个生机勃勃的名字——望谟跑山牛。
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将解决当地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这些贫困户每养一头牛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1200元。如今种草养牛的产业发展方向得到了望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将其作为该县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019年6月,李明在检查扶贫车间建设情况。 受访者供图
“蜂王行动”带动打工脱贫
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望谟县当地老百姓有外出务工的习惯。仅登记在册的外出务工人员就有7.9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一年脱贫靠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样的话在当地也广为流传。
“就业脱贫容易,但能够稳定就业不返贫却不容易。”在李明看来,就业脱贫,也得“找对路子”。
2018年11月,在李明的建议下,在望谟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望谟县劳动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在公司成立之初,李明就创造性地提出,这不是一家普通的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劳动力公司,“重在挖掘一批在外出就业中有能力、有经验、号召力强的人,通过他们搜集岗位需求信息,找到合适的劳动者,然后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
李明给这些人取了个“霸气”的名字“蜂王”,这一做法也被命名为“蜂王计划”。
截至今年9月25日,望谟县输出的,且稳定在外就业达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力达2581人,其中在浙江工作的有1118人,在宁波的有423人。
“蜂王计划”这一颇具创新性的做法也得到了贵州省委组织部的认可。
“人才扶贫”重在可持续
脱贫,不仅意味着增加收入,还意味着改善生活,这是李明对脱贫的理解,也是一名扶贫干部心系群众的“初心”。
到望谟县后,李明参与了当地人才交流项目库的建设,组织两地人才培训630余人次。仅2018年一年,两地人才交流的人数就比2017年增长了30倍。
人才交流给望谟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之前在望谟县当地,医生甚至连一个简单的白内障手术都不会做。就医难,让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满足感”大打折扣。
“我们到望谟后,一方面将积累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当地的同行,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到余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余姚市第二医院医生黄晓柯说。
如今,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眼科医护队伍已经在望谟当地“茁壮成长”。
在短期帮扶期间,给黄晓柯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李明对“人才扶贫”的高要求——
从2018年至今,余姚共派出8474名专家型人才到望谟县短期帮扶,而这支人才队伍的构成,来自望谟县当地罗列的一份“人才清单”。
“当地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派相应领域的专家去。”李明说。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在一些当地老百姓急需的,重点学科、领域的人才派遣上,李明格外强调“从一而终”。
比如,当地的儿科相对较弱,就源源不断地派儿科医生来帮扶,直到将其打造成为当地医院的重点学科。
“‘人才扶贫’的根本,就是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功底扎实、能够在今后独当一面的人才队伍。”李明说。 现代金报记者石承承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