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长三角的未来 17次提到宁波!我们的机遇在哪?
稿源: 东南财金   2019-12-03 06:56:00报料热线:81850000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作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历史起点。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规划纲要全文11处点到“宁波”、6处提到“甬”。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在这一国家战略中,无疑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协同、重大基础设施联通等诸多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宁波将迎来哪些重大的发展机遇呢?我们不妨对照规划纲要作一梳理。

  1

  作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承担着打造我国发展另一增长极的重要使命。

  首先表现在产业方面,纲要提出要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这对宁波来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机遇。

  上周,东南财金在《宁波创新力长三角第六,与杭州苏州对比存在哪些短板?》一文中就提到,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宁波较之上海、杭州、南京、合肥都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高校方面,上海、南京和苏州都高校云集;在高能级的实验室数量方面,合肥就拥有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3个国家实验室,杭州也拥有之江实验室。而我市目前尚无一所个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

  纲要中提到“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这正是宁波迫切需要的资源,也有助于充分对接重大创新成果。

  宁波也许短时间内,在原始创新力上不占优势,但可以利用其深厚的产业化基础,成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高地,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级,成为创新产业和应用输出地。当然宁波也要在共建产业创新大平台中争取一切有利的资源,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使宁波的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对照纲要,目前宁波正在举全市之力,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这与纲要列举的产业集群十大领域不谋而合,可见宁波作为长三角制造业的排头兵,所言不虚。

  在跨区域合作中,宁波前湾被重点提及。要求推动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院长陈旭钦认为,《纲要》中提及的“沪浙合作”这个关键词,无疑已为宁波前湾新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肩负的使命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宁波应结合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会展品牌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专、精、尖”的国际级会展品牌。比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光学膜、工业互联网等展会,率先争取行业权威会展落地宁波。

  2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长期从事宁波经济发展研究的方建新博士指出,所谓“一体化”,并不是说把各地的要素资源都集中到某一中心,而是百花齐放,做到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要素资源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区域一体化能够较好地规划各地的功能定位,发挥各地的特长,避免区域内部产业布局同构、无序竞争。同时也能够使区域内部更多、更好地享用周边城市的资源,强化区域内部的有机联系,使区域整体竞争力大大提升。

  方建新说,对宁波而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先要处理好与上海的关系,加强与上海的多方面合作。同时,与杭州和舟山的关系也很重要。

  《纲要》在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

  “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在科技、国际商务、教科文卫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均明显强于宁波,这些正是宁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跟杭州更多的是要错位发展,要加强港口运输和人文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跟舟山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务,带动其发展。

  宁波在长三角区域内港口资源优势是最为优越的。在一体化过程中,宁波可以利用港口及陆上交通网络体系这一‘长板’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优势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

  宁波在长三角区域内港口资源优势是最为优越的。在一体化过程中,宁波可以利用港口及陆上交通网络体系这一‘长板’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优势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

  要想北接上海、西连杭州、东通舟山,摆在宁波眼前的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长三角区域都市圈和发展带示意图

  纲要明确,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要求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在长三角城市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方面,规划纲要中涉及宁波的重大项目有——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要推动通苏嘉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沪甬、甬台温福等项目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要规划建设沪舟甬跨海通道;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要增强宁波区域航空服务能力;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要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

  沪舟甬跨海大通道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通苏嘉甬和甬台温高铁建成后,有望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和温州“1小时交通圈”。据市交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通苏嘉甬铁路已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甬台温高铁也进入预可研阶段。

  机场方面,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2航站楼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目前已进入启用倒计时。此外,宁波机场四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宁波机场T3航站楼将与铁路宁波西站形成“空铁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建成后,民航、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将在这里实现“零距离”换乘。

  3

  而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另一项重要使命。

  对于“港通天下”的宁波来说,以外贸、外资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向来是其重要特色之一。规划纲要全文共有17处提及宁波(或“甬”),其中涉及开放的内容就有5处,可见宁波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增强宁波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

  “加快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加快建设中意宁波生态园”

  “加快推进中国(宁波)‘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这些被“点名”几处,有的关乎宁波空港与海港的交通枢纽,有的直指宁波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成果,而其中正蕴藏着宁波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宁波的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已稳居全国之首,跨境出口亦处于全国跨境综试区前列。宁波市商务局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宁波跨境业态的机遇在于,能够让宁波把多年来积累的资源和服务向长三角延伸,带动区域制造业一起出海。

  “江浙沪一带有着发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台州智能马桶、绍兴纺织服装等,这些地区的供应链优势,可以借助宁波跨境电商平台的‘流量’辐射至全球。近日,宁波的一家跨境服务商——发现物流在徐州设立了分公司,就是很好的案例。”

  在对外开放方面,“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上海自贸区无疑是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而对目前尚未被纳入自贸区试点的宁波而言,又有哪些机会呢?

  对此,方建新表示,宁波有望更多地承接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外溢。比如宁波的梅山保税港区、前湾新区,应积极争取自贸区相关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于此。

  “目前,上海口岸在高端航运服务、通关和金融支撑等方面较宁波有优势,仍是长三角地区贸易进出口的主要口岸,特别是进口方面更具优势。而宁波则在港航物流方面有较大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希望上海能把更多物流功能由宁波来承担,各自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这有利于整个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方建新说。

  陈旭钦则建议,在开放型经济方面,宁波亟需谋划一些重大会展节事活动,以实现宁波跨越式发展。比如,建议尽早申办2030年世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以推动全域旅游与会展业融合发展。

  陈旭钦表示,宁波要需要有服务国家的眼光、格局、气魄与胸怀,提振“精气神”,依靠强大的催化剂来整合力量裂变,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的优势,主动与长三角兄弟城市开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资源对接合作。

  文字:严瑾 乐骁立 谢斌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长三角的未来 17次提到宁波!我们的机遇在哪?

稿源: 东南财金 2019-12-03 06:56:00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作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历史起点。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规划纲要全文11处点到“宁波”、6处提到“甬”。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在这一国家战略中,无疑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协同、重大基础设施联通等诸多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宁波将迎来哪些重大的发展机遇呢?我们不妨对照规划纲要作一梳理。

  1

  作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承担着打造我国发展另一增长极的重要使命。

  首先表现在产业方面,纲要提出要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这对宁波来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机遇。

  上周,东南财金在《宁波创新力长三角第六,与杭州苏州对比存在哪些短板?》一文中就提到,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宁波较之上海、杭州、南京、合肥都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高校方面,上海、南京和苏州都高校云集;在高能级的实验室数量方面,合肥就拥有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3个国家实验室,杭州也拥有之江实验室。而我市目前尚无一所个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

  纲要中提到“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这正是宁波迫切需要的资源,也有助于充分对接重大创新成果。

  宁波也许短时间内,在原始创新力上不占优势,但可以利用其深厚的产业化基础,成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高地,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级,成为创新产业和应用输出地。当然宁波也要在共建产业创新大平台中争取一切有利的资源,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使宁波的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对照纲要,目前宁波正在举全市之力,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这与纲要列举的产业集群十大领域不谋而合,可见宁波作为长三角制造业的排头兵,所言不虚。

  在跨区域合作中,宁波前湾被重点提及。要求推动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院长陈旭钦认为,《纲要》中提及的“沪浙合作”这个关键词,无疑已为宁波前湾新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肩负的使命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宁波应结合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会展品牌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专、精、尖”的国际级会展品牌。比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光学膜、工业互联网等展会,率先争取行业权威会展落地宁波。

  2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长期从事宁波经济发展研究的方建新博士指出,所谓“一体化”,并不是说把各地的要素资源都集中到某一中心,而是百花齐放,做到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要素资源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区域一体化能够较好地规划各地的功能定位,发挥各地的特长,避免区域内部产业布局同构、无序竞争。同时也能够使区域内部更多、更好地享用周边城市的资源,强化区域内部的有机联系,使区域整体竞争力大大提升。

  方建新说,对宁波而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先要处理好与上海的关系,加强与上海的多方面合作。同时,与杭州和舟山的关系也很重要。

  《纲要》在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

  “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在科技、国际商务、教科文卫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均明显强于宁波,这些正是宁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跟杭州更多的是要错位发展,要加强港口运输和人文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跟舟山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务,带动其发展。

  宁波在长三角区域内港口资源优势是最为优越的。在一体化过程中,宁波可以利用港口及陆上交通网络体系这一‘长板’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优势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

  宁波在长三角区域内港口资源优势是最为优越的。在一体化过程中,宁波可以利用港口及陆上交通网络体系这一‘长板’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优势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

  要想北接上海、西连杭州、东通舟山,摆在宁波眼前的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长三角区域都市圈和发展带示意图

  纲要明确,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要求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在长三角城市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方面,规划纲要中涉及宁波的重大项目有——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要推动通苏嘉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沪甬、甬台温福等项目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要规划建设沪舟甬跨海通道;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要增强宁波区域航空服务能力;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要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

  沪舟甬跨海大通道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通苏嘉甬和甬台温高铁建成后,有望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和温州“1小时交通圈”。据市交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通苏嘉甬铁路已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甬台温高铁也进入预可研阶段。

  机场方面,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2航站楼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目前已进入启用倒计时。此外,宁波机场四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宁波机场T3航站楼将与铁路宁波西站形成“空铁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建成后,民航、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将在这里实现“零距离”换乘。

  3

  而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另一项重要使命。

  对于“港通天下”的宁波来说,以外贸、外资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向来是其重要特色之一。规划纲要全文共有17处提及宁波(或“甬”),其中涉及开放的内容就有5处,可见宁波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增强宁波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

  “加快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加快建设中意宁波生态园”

  “加快推进中国(宁波)‘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这些被“点名”几处,有的关乎宁波空港与海港的交通枢纽,有的直指宁波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成果,而其中正蕴藏着宁波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宁波的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已稳居全国之首,跨境出口亦处于全国跨境综试区前列。宁波市商务局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宁波跨境业态的机遇在于,能够让宁波把多年来积累的资源和服务向长三角延伸,带动区域制造业一起出海。

  “江浙沪一带有着发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台州智能马桶、绍兴纺织服装等,这些地区的供应链优势,可以借助宁波跨境电商平台的‘流量’辐射至全球。近日,宁波的一家跨境服务商——发现物流在徐州设立了分公司,就是很好的案例。”

  在对外开放方面,“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上海自贸区无疑是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而对目前尚未被纳入自贸区试点的宁波而言,又有哪些机会呢?

  对此,方建新表示,宁波有望更多地承接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外溢。比如宁波的梅山保税港区、前湾新区,应积极争取自贸区相关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于此。

  “目前,上海口岸在高端航运服务、通关和金融支撑等方面较宁波有优势,仍是长三角地区贸易进出口的主要口岸,特别是进口方面更具优势。而宁波则在港航物流方面有较大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希望上海能把更多物流功能由宁波来承担,各自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这有利于整个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方建新说。

  陈旭钦则建议,在开放型经济方面,宁波亟需谋划一些重大会展节事活动,以实现宁波跨越式发展。比如,建议尽早申办2030年世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以推动全域旅游与会展业融合发展。

  陈旭钦表示,宁波要需要有服务国家的眼光、格局、气魄与胸怀,提振“精气神”,依靠强大的催化剂来整合力量裂变,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的优势,主动与长三角兄弟城市开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资源对接合作。

  文字:严瑾 乐骁立 谢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