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著名高等学府;
葛家村,宁波下辖宁海县偏远的小山村。
因为艺术,大学教授和村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5个月改变一个村庄。
村庄变得漂亮了,处处充满了艺术感,小景观、小造形令人目不暇接,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变得文艺范了,个个成了能工巧匠,从图纸设计到施工造景样样精通,被称为“乡建艺术家”;
村风变得和美了,时时散发向善向上的力量,以美化人,邻里和谐,其乐融融。
------
葛家村悄然之变的故事,经甬派报道后,迅速引发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重点报道。
葛家村,这个曾被当地人自嘲为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因此成为了“网红村”,一个村庄的命运从此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丛志强是葛家村庄命运改变的“导师”,而村民们则是这场伟大变局的实践者,他们在短短5个月中,找到了一条艺术振兴乡村之路。
(特别奉献MV《村里来了艺术家》)
12月9日起,甬派、中国宁波网推出“以美化人兴乡村——探寻葛家村‘变形’背后的艺术力量”专题系列报道,图文、视频、访谈等多角度、全方位深度解析教授和村民如何发现美、创造美,以美为善、以美化人,用艺术改变命运,破解“干部干、村民看”“热闹一阵子、回到老样子”等困局,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可复制的样本。
今天,本网推出葛家村变形记第三篇《61岁农民修改人大教授的设计!葛家村走出130多位“乡建艺术家”》——
记者 时晓竹
艺术设计,握惯了农具的村民能学会吗?
这个答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心里也没底。
他把这次实践当成一次实验,一次课题研究。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
今年4月在葛家村呆了三天后,丛志强想给村民设计一把公共座椅。这时,他在村里的工作几乎要进行不下去了。
他想用设计为村里带来一些变化,让村民看到设计“是有用的”。
这把座椅设计成一高一矮两个大圆弧,既能坐又能靠。座椅准备建在村文化礼堂和一个小超市之间,这里人气最旺,却没个坐的地方。
可是设计图一出来,泥水匠、70多岁的村民葛运大第一个反对:这看着像是坟墓,不好不好。
当时,清明节刚过。丛志强听到反对声,心里却很高兴——村民的主动性正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他来了个激将法:你说不好,那你设计个试试?
面对教艺术设计的人大教授,葛运大毫不示弱,他把椅背降低,用鹅卵石垒出波浪形,再涂上颜色。
没想到,他的建议立即被采用。
点滴变化,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质疑到看热闹,再到参与设计、亲自动手,越来越多的村民跃跃欲试。
村民葛万永家的庭院很大,但杂乱无章。在丛志强的艺术启蒙下,葛万永拿自家院子实验,在院内一颗桂花树下放置了多边形的石凳,旁边的空地铺上了石子、种上了花草,并给院子取名“桂语茶院”。
“我做了多年泥水匠,以前都是照着图纸做,现在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很有成就感。”葛万永说。
61岁的葛诗富,村支委当了15年。“丛老师刚来时,我以为讲几节课就走,没想到十几天时间,他的小设计,那么有用,还好看,卫生死角简单一弄,就弄成了景点。”
看到丛志强和学生们的创作,葛诗富欲欲跃试。
师生们在墙上贴了棵假梅花。他不过瘾,上山挖了棵真树,在一面带转角的墙上,把树枝钉了上去,又找来塑料花瓣,一朵一朵地粘上枝头。就这样,一幅红梅图诞生了。
“原来,艺术并没有那么难。”
之后,葛诗富自己动手,凭着一个抽象的外形图,他和四个村民一起,砍来山上的毛竹,用5天时间搭起一座小竹楼。寓意双山峰的屋顶,青花布边竹帘,中间摆一张木桌,这个竹亭让前来考察的一波波嘉宾赞叹不已。
甚至,葛诗富还动手改了人大教授的设计。
人大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陈炯曾给人民法院设计过统一标识,在业内名气不小。他给葛家村设计过一个叫做“草船借箭”的装置作品,但葛诗富在施工的时候直接把造型改了。
“台风天里,那个东西立不稳。”葛诗富信心满满。
村民的艺术意识慢慢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行动中。
30多岁村民葛品高把老屋改造成村里第一个艺术酒吧,将新房二楼改造成乡村图书馆;50多岁的大姐袁小仙,利用缝纫特长,制作了100多个布艺玩偶,深受游客喜爱;70多岁的葛运大用竹子、粽皮,创作了“鸟巢游乐场”,供村里的孩子们玩乐……
丛志强要做的,就是支持和鼓励。
今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葛家村融合设计艺术展在葛家村开幕。活动中,葛家村成立“乡建艺术团”,86名村民从丛志强手中接过了首批“乡建艺术家”聘书。至今,已有130多名村民成了“乡建艺术家”。
葛家村“红”了,葛家村的“乡建艺术家”也炙手可热。村里与前童鹿山村、西店崔家村签约共建艺术乡村,而葛万永、葛诗富这些“乡村艺术家”也被邻村争着抢着当了艺术顾问。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