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今天离开武汉前 这支150人的浙江医疗队做了什么?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0-03-19 15:09:46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打赢防疫阻击战发展总体战

  3月18日下午,浙江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在天佑医院门前合影。

  3月19日,杭州晴空万里。

  今天下午,我们即将迎来浙江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批“回家的人”。

  浙江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于1月28日驰援武汉,共有150名来自浙江省内几十家省市县级医院的队员,其中包括40名医生、97名护士、10名医技人员、1名消杀人员、2名行政人员,援助武汉科技大学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整建制接管1个危重症监护室和2个重症病房以及医学检验科,援助期间,累计新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108人,危重症32人,135人康复出院,还有46位病人转至新的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他们留下的,是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他们带回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离开武汉的最后一夜,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领队、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依旧在接听电话,来自家乡父老的关心,媒体采访,让他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感谢所有的队员,大家团结一致,在一线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也要感谢并肩作战的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此刻,他完成了将队伍完整带回去的承诺,终于能放下心来!

  收拾行李时,他仔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小的临时工作证。这张粉红色的卡纸,是他在天佑医院的临时工作证,上面没有照片,没有设计,只有简单的名字等基本信息。“我要把它带回去!”宋柏杉细致地将证件塞进了背包的口袋。

  这两天,队里紧急制作了两面队旗,150个队员轮流在队旗上签名。“这是我们留给武汉的纪念!”安吉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汪学丽说。

  房间里,大家都在紧张而忙碌地收拾行李。不约而同地,队员们都做了同一件事——将房间打扫干净。“希望能让房间整理到像我们来的时候那样,干净、整洁。让一直照顾我们的酒店工作人员放心。”许多队员给酒店工作人员写下了感谢信,留下了小零食和生活物资。

  52天,是历练,深藏于心。直到半夜3时,医疗队里的许多人还在转发微信。“今夜无人入眠。”“重症组的兄弟姐妹们,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美好回忆!”“再见,天佑!再见,武汉!”“珍重,战友们”……

  返程前,武汉天佑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向浙江医疗队赠送了诗句:天亦有情“浙”风挡雨,佑护生命携手抗疫。

  浙江队也深情赠上感谢信:“江岸已绿,江水已暖,樱花怒放,一切向好。相信不久,我们定可取得武汉抗疫战斗的全面胜利!”

  队员感悟:

  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领队:我经常感动得流泪满面

  我高兴,武汉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我感谢,作为队长,作为湖北人,我来湖北是理所当然,很感谢一起奋战了52天的“战友”,在春节里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庭。我们刚到的那段时间,武汉正在和最严峻、最危险的疫情“搏斗”。最困难的时候,因为防护服紧缺,我们的排班从4小时增加到了6小时,队员们付出了太多艰辛。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这些日子里,令人触动的事很多,我经常感动得流泪满面。出发时,我向大家作出了承诺,要把队伍完完整整地带回去。今天,我的诺言,实现了!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董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我们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无愧于这个时代

  到武汉后,曾经几次梦到自己回家途中的风景,机舱外的晚霞和亲人期待的脸庞。真的得到要撤离的消息时,心中更多的是莫名的不舍。我想我也许是爱上了这个城市。

  回想在武汉的5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是患者入院时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是同事们的那份努力担当和温柔细致,是队友们脱下防护装备时那一张张疲惫的脸庞,更是患者康复出院时的那份喜悦和真诚的感谢。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成长在这个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医者,我们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更无愧于这个时代。武汉,我要走了,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会用你的坚强和勇敢,重新成就你的伟大!若干年后,我一定带着女儿来这里看看,给她讲爸爸的故事,武汉的故事……珍重,武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蔡菁:大爷,还记得一箱苹果吗?

  在天佑医院,我作为ICU病房主任,最多的时候,我们收治了12位患者。

  有一位快70岁的大爷,刚转来时病情非常危重,我们立即采取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经过全力抢救,大爷脱离了呼吸机,也拔了管。拔管后的第二天,我们在他隔壁床讨论救治方案,这位大爷忽然冲我招了招手,说:“你们要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去干!”

  看到他精神这么好,我告诉他,我是一个老医生了。他不相信地说,你可能还没有我儿子年纪大。我说要不我们打个赌?后来,果然是我赢了。大爷说,等出院以后,我给你买一箱苹果。

  隔天,我换了一身不同颜色的防护服又去查房,问他还认不认识我?他说,当然认识你,一箱苹果!

  几天后,大爷就转入了普通病房。我们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经过全力抢救,患者都能转出ICU。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师李楠:因为我们都叫“浙江医疗队”

  穿上一袭白衣,我们就是战士!我们用毅力、体力和专业的知识,带着患者一起抵御共同的“敌人”!在病房里,我们的角色是百变的,护士、护工、家人、工人……身兼数职,都要胜任。大家都是奔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患者都能康复。

  难忘曾经有一次,我和“战友”下了班后走在回驻地的路上,路过的武汉市民突然停下,向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还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我们身上穿着标志性的黑色羽绒服,因为我们都叫“浙江医疗队”。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陆龙喜:以后,常回家看看

  在武汉抗疫的这段经历,将为我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医护人员进隔离病房救治患者,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我始终牢记着单位领导在送行时交给自己的使命:保护医护人员驻地,做到“零感染”,做好自身防护,胜利凯旋。直到我们医疗队所在的院区“清零”,才真正放下心来。

  驻地酒店的2516号房,是我除了家和学生时期的宿舍之外,住过最久的地方。以后,我会把武汉当成第二故乡,“常回家看看”。

  “战友”感悟: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你们比来的时候都瘦了

  这么多天,你们辛苦了!

  在武汉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的紧要关头,在我院抗疫一线特别是ICU人员严重短缺的危难情况下,浙江医疗队,不畏艰险,精神饱满,斗志高昂地火速奔赴前线支援我们。正是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如同红军会师!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新的及时的感控防护方案,如同及时雨!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人力支持和医疗专业技术支持,如同雪中送碳!陪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论白天还是深夜,都能在微信交班群里看到你们热火朝天,激烈地探讨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反复推敲,结合实际论证,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们极高的专业素养,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同舟共济、格物穷理的精神!

  近50天的并肩作战,建立了我们同济天佑ICU和浙江医疗队深深的战友情,我们永远珍惜这份情谊!你们比来的时候都瘦了!感谢你们的担当和付出!保重!此时此刻祝愿我们湖北和浙江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今天离开武汉前 这支150人的浙江医疗队做了什么?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0-03-19 15:09:46

  3月18日下午,浙江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在天佑医院门前合影。

  3月19日,杭州晴空万里。

  今天下午,我们即将迎来浙江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批“回家的人”。

  浙江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于1月28日驰援武汉,共有150名来自浙江省内几十家省市县级医院的队员,其中包括40名医生、97名护士、10名医技人员、1名消杀人员、2名行政人员,援助武汉科技大学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整建制接管1个危重症监护室和2个重症病房以及医学检验科,援助期间,累计新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108人,危重症32人,135人康复出院,还有46位病人转至新的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他们留下的,是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他们带回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离开武汉的最后一夜,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领队、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依旧在接听电话,来自家乡父老的关心,媒体采访,让他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感谢所有的队员,大家团结一致,在一线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也要感谢并肩作战的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此刻,他完成了将队伍完整带回去的承诺,终于能放下心来!

  收拾行李时,他仔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小的临时工作证。这张粉红色的卡纸,是他在天佑医院的临时工作证,上面没有照片,没有设计,只有简单的名字等基本信息。“我要把它带回去!”宋柏杉细致地将证件塞进了背包的口袋。

  这两天,队里紧急制作了两面队旗,150个队员轮流在队旗上签名。“这是我们留给武汉的纪念!”安吉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汪学丽说。

  房间里,大家都在紧张而忙碌地收拾行李。不约而同地,队员们都做了同一件事——将房间打扫干净。“希望能让房间整理到像我们来的时候那样,干净、整洁。让一直照顾我们的酒店工作人员放心。”许多队员给酒店工作人员写下了感谢信,留下了小零食和生活物资。

  52天,是历练,深藏于心。直到半夜3时,医疗队里的许多人还在转发微信。“今夜无人入眠。”“重症组的兄弟姐妹们,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美好回忆!”“再见,天佑!再见,武汉!”“珍重,战友们”……

  返程前,武汉天佑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向浙江医疗队赠送了诗句:天亦有情“浙”风挡雨,佑护生命携手抗疫。

  浙江队也深情赠上感谢信:“江岸已绿,江水已暖,樱花怒放,一切向好。相信不久,我们定可取得武汉抗疫战斗的全面胜利!”

  队员感悟:

  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领队:我经常感动得流泪满面

  我高兴,武汉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我感谢,作为队长,作为湖北人,我来湖北是理所当然,很感谢一起奋战了52天的“战友”,在春节里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庭。我们刚到的那段时间,武汉正在和最严峻、最危险的疫情“搏斗”。最困难的时候,因为防护服紧缺,我们的排班从4小时增加到了6小时,队员们付出了太多艰辛。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这些日子里,令人触动的事很多,我经常感动得流泪满面。出发时,我向大家作出了承诺,要把队伍完完整整地带回去。今天,我的诺言,实现了!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董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我们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无愧于这个时代

  到武汉后,曾经几次梦到自己回家途中的风景,机舱外的晚霞和亲人期待的脸庞。真的得到要撤离的消息时,心中更多的是莫名的不舍。我想我也许是爱上了这个城市。

  回想在武汉的5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是患者入院时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是同事们的那份努力担当和温柔细致,是队友们脱下防护装备时那一张张疲惫的脸庞,更是患者康复出院时的那份喜悦和真诚的感谢。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成长在这个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医者,我们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更无愧于这个时代。武汉,我要走了,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会用你的坚强和勇敢,重新成就你的伟大!若干年后,我一定带着女儿来这里看看,给她讲爸爸的故事,武汉的故事……珍重,武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蔡菁:大爷,还记得一箱苹果吗?

  在天佑医院,我作为ICU病房主任,最多的时候,我们收治了12位患者。

  有一位快70岁的大爷,刚转来时病情非常危重,我们立即采取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经过全力抢救,大爷脱离了呼吸机,也拔了管。拔管后的第二天,我们在他隔壁床讨论救治方案,这位大爷忽然冲我招了招手,说:“你们要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去干!”

  看到他精神这么好,我告诉他,我是一个老医生了。他不相信地说,你可能还没有我儿子年纪大。我说要不我们打个赌?后来,果然是我赢了。大爷说,等出院以后,我给你买一箱苹果。

  隔天,我换了一身不同颜色的防护服又去查房,问他还认不认识我?他说,当然认识你,一箱苹果!

  几天后,大爷就转入了普通病房。我们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经过全力抢救,患者都能转出ICU。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师李楠:因为我们都叫“浙江医疗队”

  穿上一袭白衣,我们就是战士!我们用毅力、体力和专业的知识,带着患者一起抵御共同的“敌人”!在病房里,我们的角色是百变的,护士、护工、家人、工人……身兼数职,都要胜任。大家都是奔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患者都能康复。

  难忘曾经有一次,我和“战友”下了班后走在回驻地的路上,路过的武汉市民突然停下,向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还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我们身上穿着标志性的黑色羽绒服,因为我们都叫“浙江医疗队”。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陆龙喜:以后,常回家看看

  在武汉抗疫的这段经历,将为我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医护人员进隔离病房救治患者,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我始终牢记着单位领导在送行时交给自己的使命:保护医护人员驻地,做到“零感染”,做好自身防护,胜利凯旋。直到我们医疗队所在的院区“清零”,才真正放下心来。

  驻地酒店的2516号房,是我除了家和学生时期的宿舍之外,住过最久的地方。以后,我会把武汉当成第二故乡,“常回家看看”。

  “战友”感悟: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你们比来的时候都瘦了

  这么多天,你们辛苦了!

  在武汉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的紧要关头,在我院抗疫一线特别是ICU人员严重短缺的危难情况下,浙江医疗队,不畏艰险,精神饱满,斗志高昂地火速奔赴前线支援我们。正是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如同红军会师!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新的及时的感控防护方案,如同及时雨!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极大的人力支持和医疗专业技术支持,如同雪中送碳!陪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论白天还是深夜,都能在微信交班群里看到你们热火朝天,激烈地探讨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反复推敲,结合实际论证,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们极高的专业素养,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同舟共济、格物穷理的精神!

  近50天的并肩作战,建立了我们同济天佑ICU和浙江医疗队深深的战友情,我们永远珍惜这份情谊!你们比来的时候都瘦了!感谢你们的担当和付出!保重!此时此刻祝愿我们湖北和浙江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