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热点问答:应对疫情,美联储做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宿亮许苏培
新冠疫情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大量经济活动受疫情影响暂停、失业率飙升,美国经济告急。
作为肩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维持金融稳定两大职责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过去一个月里推出的救市方案好像一套“组合拳”,政策力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美联储都推出了哪些措施?效果几何?
零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美联储在3月3日、15日两次宣布紧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把利率区间降至0%至0.25%。美国在一夜之间进入“零利率时代”。
降息升息是美联储控制市场流动性的基本工具。降息也被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当于美联储踩下油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马力。
通过降低基准利率,美联储试图进一步刺激房产购置、建筑施工和企业投资等,从而拉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零准备金率扩大流动性
为向市场注入更高流动性,美联储决定,从3月26日起,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为零。
银行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将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上缴央行,不能用来向外贷款。这部分占存款多大比例,由央行决定,直接影响银行使用存款向外借贷的规模。
美联储此次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为零,意味着美国的银行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存款,扩大市场信贷规模。理论上,美国银行系统可以在零准备金率环境下释放出无限量货币。
新一轮量化宽松“无上限”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是空前的。为进一步救市,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3月15日宣布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23日宣布量化宽松规模“无上限”。
量化宽松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指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有分析说,量化宽松相当于“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宽松对美联储来说不陌生。美联储已多次启动量化宽松。
多种政策工具支撑市场
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投资者谨慎决策、持币观望,市场也因此缺乏流动性。美联储启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多项政策工具,为急需信贷支持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救急”。
根据《联邦储备法案》,在非常时期和紧急情况下,美联储可以为银行以外的实体提供贷款。3月17日,美联储使用这一特别授权,重启了创设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购买企业在商业票据市场发行的短期债务;重启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向获准直接与美联储交易的金融机构短期融资。3月18日,又启动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为企业融资提供流动性保障。
另外,美联储还宣布向投资级企业债券市场推出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和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直接买入投资级企业债以缓解流动性紧张。
“组合拳”效果不佳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联储为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输血,在过去一个月推出的救市措施力度之强,实属罕见。但目前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
美联储强力救市背景下,市场流动性仍进一步枯竭,美股不涨反跌,甚至遭遇史无前例的连续熔断。有分析认为,紧急大幅降息引发市场对当前经济真实情况的猜测,恐慌情绪蔓延,导致“现金为王”的情绪不断升温。
另一方面,美联储量化宽松“无上限”也受到批评。分析表示,疫情平缓后,一旦流动性需求降低,可能会形成“美元灾”,届时又是新一轮危机挑战。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