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朱梅华:心系寻常百姓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6 18:44: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两代报人对话

1996年组织高校招生政策咨询活动,朱梅华在现场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资料照片)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人物名片:

  [朱梅华]1949年1月出生,1984年入职宁波日报,曾任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副主任、宁波晚报要闻部主任、宁波晚报副总编辑。1984—1994年,主跑教育、卫生两大系统,坚持深入一线采访,采写了一批可读性强且有影响力的稿件,见证了宁波教育、卫生的前进步伐。其中有5篇稿件获浙江省好新闻奖,4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大学》等核心期刊,其中《短新闻的深度》荣获1993-1995年度《新闻大学》学术论文一等奖。直到如今,曾经读过她新闻报道的,或者接受过她采访的,还常常会想起这位腿勤、手勤、心诚的女记者。1996年,她荣获宁波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心中有读者,笔下有真情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新闻,是党报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恰恰最能彰显党媒为民服务、为民发声的初心和使命。群众之事无小事。复刊40年来,一代又一代“宁波日报人”夙兴夜寐,奔走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倾听民生苦乐,关注人间冷暖,用手中的纸笔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鼓与呼。

  记者:朱老师,在《宁波日报》社,您是“老教育”“老卫生”了,尽管您已离开记者岗位多年,依然有很多“卫生人”“教育人”对您念念不忘,提到您当初的报道总是赞誉有加。您是怎么做到的?

  朱梅华:1984年9月进入报社,我非常珍惜党报记者的称号。当时安排我主跑教育、卫生两条线,荣幸和压力并存,因教育、卫生连着千家万户,那得面对多少读者啊!为不负众望,每天跑啊跑、写啊写,但见报后往往成了一块块“豆腐干”。为改变现状,我白天工作依旧,晚间开始恶补新闻专业知识,学习优秀新闻作品,寻找差距。直至1985年3月,我独自采写的一篇消息《市师范附小学生质量提高 课业负担减轻》,终于上了头版头条,受到很大的鼓励。同年,另一消息稿《当年持枪跃马 而今勤学不倦 ——林存球获省首次自考特别奖》获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渐渐地,我开始入门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也多了。

  记者:朱老师,我曾跑过教育线,也跑过卫生线,但我有个困惑,就是教育、卫生新闻虽然引人关注,但总觉得要想写出好新闻不容易。而我了解到,您从1985年到1991年就有5篇报道获得浙江省好新闻奖,其中1988—1991年每年都有一篇报道获浙江省好新闻奖,这些报道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共鸣。可以谈谈您的采写经验吗?

  朱梅华:心中有读者,笔下有真情。我常常以此勉励自己。1985年除夕那天,我在厂堂街老报社门房的电话机旁整整守了一夜。第二天,《昨晨市区喜降三头“小牛”》见报了,受到读者青睐。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了,一直以来,我致力于短新闻的探索。如《甬上良医》专栏刊登了一批宁波名医,每篇见报稿仅四五百字,但当年有众多读者剪报集纳。又如浙江省好新闻《宁波三中创设“合格加特色”教学模式》也只有500多字。我深知,当年这些好新闻、有影响力的报道,离不开编辑默默的付出,对此我始终感念于心。

  为读者服务,是读者意识的进一步体现。1995年春,高考并轨政策出台,好多考生与家长不清楚,我们即与市高招办联系,考前开展了高考政策咨询,考后和效实中学联办了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活动。那晚,北京、南京、上海等多地高校老师赶来宁波设摊,效实中学副校长秦成维老师还作了高考填报志愿辅导报告,3000多名考生和家长满意而归。

  用我们的笔奏出时代最强音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宁波日报》复刊40年,也正是宁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40年。《宁波日报》见证了宁波高等教育一步步长大,一步步变强:全国首家国有民办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的转制诞生,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铲下第一锹土,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迎来第一批学生……《宁波日报》同样见证了宁波卫生事业的沧海桑田: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教育、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老师,您还记得当年您跑教育、卫生线时候,宁波高校和医院的情况吗?

  朱梅华:还有些印象。初入报社时,走访过全日制高校宁波师范学院和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并知道随后几年从这两所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相当受欢迎。八十年代中期,我市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呼吁:宁波要多建几所高校,以适应宁波发展需求。这几年,我目睹宁波教育、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听说目前宁波在校大学生已经有16万多,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记者: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发展历程,激扬奋进力量。复刊40年来,《宁波日报》刊发了一批又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卫生稿件。2014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波日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推出《杭州湾职校近千学生争当厕所保洁员》《300颗“孝德之星”闪耀“杭职”校园》等系列报道,从劳动观念培养、孝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对“杭职”的德育教育进行剖析,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反映新时代医务人员的新风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宁波日报》开设了《连线湖北》《最美战疫人》等专栏,刊发了几十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朱老师,您认为作为一位身处时代变革中的记者,该如何做好教育、卫生新闻报道?

  朱梅华:确实,社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但同时也是对记者的一大考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注意到《宁波日报》刊发了大量鲜活的稿子,记者们冒着风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作为老报人,我很高兴看到老一辈新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你们身上得到传承和创新。对于如何做好时代变革中新闻报道,新闻界前辈认为“吃透两头”很重要,我的理解是既要聆听党中央的声音,又要接地气。若能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那么采写的报道定有新闻价值。1991年3月19日下午,在走访宁波师院时,我得知青年教师楼森岳科研成果很出色,那一刻,脑海里立刻跳出前几天《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关于京城高校的科研报道。我意识到楼森岳这一人物颇有新闻价值,当晚赶到他家采访,连夜写好初稿,第二天再修改核实。这篇题为《楼森岳科研成果引人瞩目》的报道获得当年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如果遇到新鲜的题材,就要抓住不放。同样获得省好新闻奖的《台北病人许宝玉隔海来电求医宁波医生常敏毅当即电告处方》即为一例。为写出好新闻,我用心写作,光导语就一连写了5个。

  那些年,我还致力于采写接地气的报道,如综合性大医院推出新技术新项目,基层医院开设特色专科,深受寻常百姓的欢迎。这方面,《宁波日报》一直有着很好的传承和创新,现在不仅开设了不少民生专栏,还专门开辟了民生新闻版,在写作、编辑形式上更是作出了很好的创新。

采访结束后,朱梅华与记者合影

  做时代变革的“瞭望者”

  作为党媒,不仅要讲正能量的好故事,也要直面问题,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建言献策。复刊40年来,《宁波日报》始终秉持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事业负责的态度,努力承担起舆论监督的重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宁波日报》不仅开设有监督在线(监督跟踪)、求证新闻等监督专栏,还设有“e眼关注”监督专版。就在2018年初,《宁波日报》围绕工地围而不建、半扇门现象、垃圾围城等,在头版醒目位置一连推出13篇舆论监督报道,力度之大创下历史之最,这组报道获得当年的浙江新闻奖。

  记者:朱老师,说起舆论监督,一些老报人自然会提到您的《一条不该发生的新闻》,能介绍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朱梅华:那是1988年4月20日下午,作为“两会”机动记者的我赶往现场看看。好奇怪啊,怎么会有20多位代表姗姗来迟?我上前问了些原因,等中场休息时,从会场后台得知市委书记已批评了这个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我立马跑回报社,写了一则现场见闻。第二天见报后,街头巷尾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新华社宁波支社资深记者郭说传看到这篇报道后,打电话给宁波日报总编辑,说这篇报道是“真正的新闻”。时任市人大常委员会副主任钱念文笑着对我说,批评得很及时,市人大已通知全体代表认真读一读这篇报道,以端正会风。

  记者:舆论监督不容易,我知道您当年采写了不少舆论监督稿,您能跟我们讲讲该如何写舆论监督稿吗?

  朱梅华:舆论监督确实难度很大,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是我看这么多年,《宁波日报》不仅坚持舆论监督,而且做得很好。你提到的2018年刊发的13篇监督报道,读者评价都很高,听说这组监督报道多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表扬,市纪委监察委对29名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组织部还将整改情况列入干部行为参考。这是一次成功的舆论监督。作为一个老报人,曾经也采写过一些舆论监督稿件,后来才悟出,舆论监督很多时候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要注重正面引导。记得1993年夏天,有读者来反映,一些医生随意开大方、CT单,个别医生还向病人索取红包。这些问题敏感而又棘手,读者也很关注。《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经过探讨,在宁波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就医生收“红包”、药房承包等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一次“医德医风大家谈”。《宁波日报》先后刊发了《重塑白衣天使形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等9篇稿件。这次讨论,在医务界产生了积极回响:市“二院”率先发起“廉洁行医,拒收红包”签名活动,17位医学专家赶往永寿街老报社,欣然参加夜间义诊活动,广受赞誉。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朱梅华:心系寻常百姓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6 18:44:00

1996年组织高校招生政策咨询活动,朱梅华在现场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资料照片)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人物名片:

  [朱梅华]1949年1月出生,1984年入职宁波日报,曾任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副主任、宁波晚报要闻部主任、宁波晚报副总编辑。1984—1994年,主跑教育、卫生两大系统,坚持深入一线采访,采写了一批可读性强且有影响力的稿件,见证了宁波教育、卫生的前进步伐。其中有5篇稿件获浙江省好新闻奖,4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大学》等核心期刊,其中《短新闻的深度》荣获1993-1995年度《新闻大学》学术论文一等奖。直到如今,曾经读过她新闻报道的,或者接受过她采访的,还常常会想起这位腿勤、手勤、心诚的女记者。1996年,她荣获宁波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心中有读者,笔下有真情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新闻,是党报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恰恰最能彰显党媒为民服务、为民发声的初心和使命。群众之事无小事。复刊40年来,一代又一代“宁波日报人”夙兴夜寐,奔走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倾听民生苦乐,关注人间冷暖,用手中的纸笔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鼓与呼。

  记者:朱老师,在《宁波日报》社,您是“老教育”“老卫生”了,尽管您已离开记者岗位多年,依然有很多“卫生人”“教育人”对您念念不忘,提到您当初的报道总是赞誉有加。您是怎么做到的?

  朱梅华:1984年9月进入报社,我非常珍惜党报记者的称号。当时安排我主跑教育、卫生两条线,荣幸和压力并存,因教育、卫生连着千家万户,那得面对多少读者啊!为不负众望,每天跑啊跑、写啊写,但见报后往往成了一块块“豆腐干”。为改变现状,我白天工作依旧,晚间开始恶补新闻专业知识,学习优秀新闻作品,寻找差距。直至1985年3月,我独自采写的一篇消息《市师范附小学生质量提高 课业负担减轻》,终于上了头版头条,受到很大的鼓励。同年,另一消息稿《当年持枪跃马 而今勤学不倦 ——林存球获省首次自考特别奖》获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渐渐地,我开始入门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也多了。

  记者:朱老师,我曾跑过教育线,也跑过卫生线,但我有个困惑,就是教育、卫生新闻虽然引人关注,但总觉得要想写出好新闻不容易。而我了解到,您从1985年到1991年就有5篇报道获得浙江省好新闻奖,其中1988—1991年每年都有一篇报道获浙江省好新闻奖,这些报道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共鸣。可以谈谈您的采写经验吗?

  朱梅华:心中有读者,笔下有真情。我常常以此勉励自己。1985年除夕那天,我在厂堂街老报社门房的电话机旁整整守了一夜。第二天,《昨晨市区喜降三头“小牛”》见报了,受到读者青睐。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了,一直以来,我致力于短新闻的探索。如《甬上良医》专栏刊登了一批宁波名医,每篇见报稿仅四五百字,但当年有众多读者剪报集纳。又如浙江省好新闻《宁波三中创设“合格加特色”教学模式》也只有500多字。我深知,当年这些好新闻、有影响力的报道,离不开编辑默默的付出,对此我始终感念于心。

  为读者服务,是读者意识的进一步体现。1995年春,高考并轨政策出台,好多考生与家长不清楚,我们即与市高招办联系,考前开展了高考政策咨询,考后和效实中学联办了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活动。那晚,北京、南京、上海等多地高校老师赶来宁波设摊,效实中学副校长秦成维老师还作了高考填报志愿辅导报告,3000多名考生和家长满意而归。

  用我们的笔奏出时代最强音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宁波日报》复刊40年,也正是宁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40年。《宁波日报》见证了宁波高等教育一步步长大,一步步变强:全国首家国有民办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的转制诞生,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铲下第一锹土,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迎来第一批学生……《宁波日报》同样见证了宁波卫生事业的沧海桑田: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教育、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老师,您还记得当年您跑教育、卫生线时候,宁波高校和医院的情况吗?

  朱梅华:还有些印象。初入报社时,走访过全日制高校宁波师范学院和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并知道随后几年从这两所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相当受欢迎。八十年代中期,我市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呼吁:宁波要多建几所高校,以适应宁波发展需求。这几年,我目睹宁波教育、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听说目前宁波在校大学生已经有16万多,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记者: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发展历程,激扬奋进力量。复刊40年来,《宁波日报》刊发了一批又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卫生稿件。2014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波日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推出《杭州湾职校近千学生争当厕所保洁员》《300颗“孝德之星”闪耀“杭职”校园》等系列报道,从劳动观念培养、孝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对“杭职”的德育教育进行剖析,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反映新时代医务人员的新风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宁波日报》开设了《连线湖北》《最美战疫人》等专栏,刊发了几十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朱老师,您认为作为一位身处时代变革中的记者,该如何做好教育、卫生新闻报道?

  朱梅华:确实,社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但同时也是对记者的一大考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注意到《宁波日报》刊发了大量鲜活的稿子,记者们冒着风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作为老报人,我很高兴看到老一辈新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你们身上得到传承和创新。对于如何做好时代变革中新闻报道,新闻界前辈认为“吃透两头”很重要,我的理解是既要聆听党中央的声音,又要接地气。若能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那么采写的报道定有新闻价值。1991年3月19日下午,在走访宁波师院时,我得知青年教师楼森岳科研成果很出色,那一刻,脑海里立刻跳出前几天《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关于京城高校的科研报道。我意识到楼森岳这一人物颇有新闻价值,当晚赶到他家采访,连夜写好初稿,第二天再修改核实。这篇题为《楼森岳科研成果引人瞩目》的报道获得当年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如果遇到新鲜的题材,就要抓住不放。同样获得省好新闻奖的《台北病人许宝玉隔海来电求医宁波医生常敏毅当即电告处方》即为一例。为写出好新闻,我用心写作,光导语就一连写了5个。

  那些年,我还致力于采写接地气的报道,如综合性大医院推出新技术新项目,基层医院开设特色专科,深受寻常百姓的欢迎。这方面,《宁波日报》一直有着很好的传承和创新,现在不仅开设了不少民生专栏,还专门开辟了民生新闻版,在写作、编辑形式上更是作出了很好的创新。

采访结束后,朱梅华与记者合影

  做时代变革的“瞭望者”

  作为党媒,不仅要讲正能量的好故事,也要直面问题,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建言献策。复刊40年来,《宁波日报》始终秉持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事业负责的态度,努力承担起舆论监督的重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宁波日报》不仅开设有监督在线(监督跟踪)、求证新闻等监督专栏,还设有“e眼关注”监督专版。就在2018年初,《宁波日报》围绕工地围而不建、半扇门现象、垃圾围城等,在头版醒目位置一连推出13篇舆论监督报道,力度之大创下历史之最,这组报道获得当年的浙江新闻奖。

  记者:朱老师,说起舆论监督,一些老报人自然会提到您的《一条不该发生的新闻》,能介绍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朱梅华:那是1988年4月20日下午,作为“两会”机动记者的我赶往现场看看。好奇怪啊,怎么会有20多位代表姗姗来迟?我上前问了些原因,等中场休息时,从会场后台得知市委书记已批评了这个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我立马跑回报社,写了一则现场见闻。第二天见报后,街头巷尾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新华社宁波支社资深记者郭说传看到这篇报道后,打电话给宁波日报总编辑,说这篇报道是“真正的新闻”。时任市人大常委员会副主任钱念文笑着对我说,批评得很及时,市人大已通知全体代表认真读一读这篇报道,以端正会风。

  记者:舆论监督不容易,我知道您当年采写了不少舆论监督稿,您能跟我们讲讲该如何写舆论监督稿吗?

  朱梅华:舆论监督确实难度很大,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是我看这么多年,《宁波日报》不仅坚持舆论监督,而且做得很好。你提到的2018年刊发的13篇监督报道,读者评价都很高,听说这组监督报道多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表扬,市纪委监察委对29名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组织部还将整改情况列入干部行为参考。这是一次成功的舆论监督。作为一个老报人,曾经也采写过一些舆论监督稿件,后来才悟出,舆论监督很多时候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要注重正面引导。记得1993年夏天,有读者来反映,一些医生随意开大方、CT单,个别医生还向病人索取红包。这些问题敏感而又棘手,读者也很关注。《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经过探讨,在宁波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就医生收“红包”、药房承包等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一次“医德医风大家谈”。《宁波日报》先后刊发了《重塑白衣天使形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等9篇稿件。这次讨论,在医务界产生了积极回响:市“二院”率先发起“廉洁行医,拒收红包”签名活动,17位医学专家赶往永寿街老报社,欣然参加夜间义诊活动,广受赞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