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实施100个项目投资2000亿 宁波新基建具体这么干
稿源: 甬派   2020-06-05 13:44:00报料热线:81850000

  新基建浪潮之下,各大城市已是摩拳擦掌。

  宁波版“新基建”行动也出炉了!记者今天从市发改委获悉,(《宁波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已公布。方案称,将通过实施100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释放2000亿元投资,将宁波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

  这些重大项目包括,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智慧轨道交通5号线,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3100个,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50个,布局建设甬江实验室,建设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阿里宁波中心,推进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等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全面融合生产生活,宁波新基建具体要怎么干?一起来看看——

  到2022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一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前列、新基建赋能产业全国领跑。

  目标锚定,任务细化。在该份行动方案中,宁波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提速、创新基础设施提质、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等四大行动,涵盖加 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21项建设任务,涉及发改、经信、科技、大数据、通信管理、交通、能源、商务、服务业等多个职能部门。

  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5G基站及5G精品网建设,推进5G+4G网络融合覆盖,提升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到2022年,累计建成5G基站达2万个以上,实现区县(市)城区、

  重点乡镇5G信号全覆盖和规模商用。

  到2022年底,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500Mbps和800Mbps,互联网城域出口达到12Tbps,拓展免费无线网络覆盖和Wifi6新技术应用。

  ◎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部件管理和交通、智能家居、健康医疗、消防安全、生态环境监管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22年,实现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智能感知设备数超200万个。

  ◎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和应用

  加快开展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在通信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建立完善IPv6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研究和试验5G的独立组网(SA)网络IPv6单栈技术,探索基于IPv6和源路由的新一代IP承载协议(SRv6)新技术。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

  建设宁波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共数据中心,到2022年,新增机柜2400个以上。加快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海上丝路指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推进浙江(宁波)数据中心、吉利数据中心等特色产业数据中心建设。

  ◎拓展空天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布局

  积极谋划推进商用航天,发射基地,加快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带动航天发射服务、卫星制造、物联网和空天信息应用服务等四大核心产业。

  融合基础设施提速行动

  ◎大力推进“感知城市”建设

  加大社会治理感知单元在城市管理、应急保障、水利水文等重要领域应用力度,布局1000万个社会感知单元。

  推进感知系统在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和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加快布局和智能化升级改造自动售货机、自助式洗衣柜等各类智能零售服务终端。

  ◎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级智能协同“中枢”平台建设,实现各领域智慧应用互联互通、智能联动和集成展示。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基层治理、医疗健康、工业经济等领域先行建设形成一批城市大脑“典型应用”,提升城市治理和惠民服务智慧化程度,实现“一脑通治”。

  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场景4个以上,政务服务民生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比率达90%以上。

  ◎加快推进社区数字化建设

  促进数字孪生理念在未来社区实体建设中落地应用,重点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依托数字平台实现建设过程全周期管理。

  探索建立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建筑、交通等场景应用数字化操作系统,建设应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各模块线上线下功能,建立“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

  ◎深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以梅山港区为试点,开展无人驾驶、远程控制、在线监控、集群通信、自动化码头等“5G+智慧码头”研究应用。推进集装箱码头桥吊和龙门吊远控、集卡驾驶无人化等码头自动化项目。

  加快实施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宁波段)、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接线等智慧化改造交通设施项目。争取建成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智慧轨道交通5号线。

  ◎加快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布局建设

  推进公用和专用充电桩、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等新能源终端设施建设,三年内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3100个,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50个。

  探索“5G+智慧电力”融合模式,加快推动国网浙江电力开展5G与配用电物联网融合应用综合试点。

  ◎加快建设数字乡村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乡村产业服务平台”“数字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和“数字乡村民生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

  打造数字田园、数字牧场等一批数字乡村示范工程,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创新基础设施提质行动

  ◎争取国家支持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综合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十四五”极端海洋环境工程保障材料科教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极端环境材料研发与使用服役性能综合研究“大科研”平台。◎高标准推进甬江实验室建设

  依托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契机,围绕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创新设计等领域,布局建设甬江实验室。

  聚焦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特种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海洋新材料、绿色石化等方向,建设新材料浙江实验室、东海实验室。

  ◎加快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加快推进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所、天大浙江研究所、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项目建设落地。

  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主动对接产业匹配性高、排名全国乃至全球前列的优势资源,布局引进高水平研究机构。

  ◎完善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加快推进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估中心、医用同位素药物生产和研发中心、宁波机器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服务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工业互联网、石墨烯、磁性材料等领域,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

  ◎布局新一代高性能计算设施

  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和基础研究需要,聚焦材料基因和先进制造、新药研发和蛋白质解构、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等领域。

  依托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所谋划组建宁波市超算中心,依托吉利研究院重点发展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

  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行动

  ◎提升新基建带动制造业技术能力

  重点开发低功耗、高带宽、实时应用的智能传感技术和器件,发展智能终端摄像模组、光学薄膜、光学精密仪器设备。

  推进实现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领先发展、芯片制造业跨越发展、电子材料业特色发展、系统装备与工艺配套发展。

  到2022年,攻克20项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难题

  ◎加快推进先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高水平建设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规划建设华为创新中心、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鲲鹏课程开发等项目。

  高标准建设阿里宁波中心,建设阿里数字产业园。

  加快推进宁波软件园、宁波微电子创新、低轨卫星应用示范等产业园建设,提升宁波数字产业发展能级。

  ◎加快区块链培育及创新应用

  到2022年,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金融科技(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培育引进集聚区块链企业100家以上,打造2~3家国内知名区块链高新技术企业。

  联合浙江大学,积极争创区块链国家重点实验室。

  探索形成市级以上可复制推广的区块链试点场景应用30个。

  ◎提升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水平

  引进建设阿里巴巴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运营总部。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依托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利时智能科技等工业互联网企业,围绕工业操作系统(sup0S)和利时数字工厂操作系统(HolliCube)等基础性平台。

  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国内领先的基于5G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

  ◎加快完善智能物流产业设施

  加快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等“四港联动”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接入全覆盖,促进全市物流网络协同运作。

  深入推进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广“卫星+5G”技术在机场导航、物流仓储、快件分拨、冷链运输等环节的应用。

  推进阿里巴巴宁波数字贸易港转运中心、瑞峰智能物联等-批智慧物流中心布局建设。

  此外,宁波还将从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要素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保障。

  记者易鹤 张璟璟 通讯员 杜旭东

  相关新闻:

  裘东耀部署新基建4大行动:快干实干 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实施100个项目投资2000亿 宁波新基建具体这么干

稿源: 甬派 2020-06-05 13:44:00

  新基建浪潮之下,各大城市已是摩拳擦掌。

  宁波版“新基建”行动也出炉了!记者今天从市发改委获悉,(《宁波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已公布。方案称,将通过实施100个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释放2000亿元投资,将宁波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

  这些重大项目包括,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智慧轨道交通5号线,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3100个,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50个,布局建设甬江实验室,建设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阿里宁波中心,推进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等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全面融合生产生活,宁波新基建具体要怎么干?一起来看看——

  到2022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一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前列、新基建赋能产业全国领跑。

  目标锚定,任务细化。在该份行动方案中,宁波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提速、创新基础设施提质、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等四大行动,涵盖加 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21项建设任务,涉及发改、经信、科技、大数据、通信管理、交通、能源、商务、服务业等多个职能部门。

  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5G基站及5G精品网建设,推进5G+4G网络融合覆盖,提升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到2022年,累计建成5G基站达2万个以上,实现区县(市)城区、

  重点乡镇5G信号全覆盖和规模商用。

  到2022年底,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500Mbps和800Mbps,互联网城域出口达到12Tbps,拓展免费无线网络覆盖和Wifi6新技术应用。

  ◎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部件管理和交通、智能家居、健康医疗、消防安全、生态环境监管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22年,实现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智能感知设备数超200万个。

  ◎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和应用

  加快开展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在通信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建立完善IPv6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研究和试验5G的独立组网(SA)网络IPv6单栈技术,探索基于IPv6和源路由的新一代IP承载协议(SRv6)新技术。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

  建设宁波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共数据中心,到2022年,新增机柜2400个以上。加快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海上丝路指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推进浙江(宁波)数据中心、吉利数据中心等特色产业数据中心建设。

  ◎拓展空天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布局

  积极谋划推进商用航天,发射基地,加快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带动航天发射服务、卫星制造、物联网和空天信息应用服务等四大核心产业。

  融合基础设施提速行动

  ◎大力推进“感知城市”建设

  加大社会治理感知单元在城市管理、应急保障、水利水文等重要领域应用力度,布局1000万个社会感知单元。

  推进感知系统在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和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加快布局和智能化升级改造自动售货机、自助式洗衣柜等各类智能零售服务终端。

  ◎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级智能协同“中枢”平台建设,实现各领域智慧应用互联互通、智能联动和集成展示。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基层治理、医疗健康、工业经济等领域先行建设形成一批城市大脑“典型应用”,提升城市治理和惠民服务智慧化程度,实现“一脑通治”。

  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场景4个以上,政务服务民生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比率达90%以上。

  ◎加快推进社区数字化建设

  促进数字孪生理念在未来社区实体建设中落地应用,重点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依托数字平台实现建设过程全周期管理。

  探索建立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建筑、交通等场景应用数字化操作系统,建设应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各模块线上线下功能,建立“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

  ◎深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以梅山港区为试点,开展无人驾驶、远程控制、在线监控、集群通信、自动化码头等“5G+智慧码头”研究应用。推进集装箱码头桥吊和龙门吊远控、集卡驾驶无人化等码头自动化项目。

  加快实施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宁波段)、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接线等智慧化改造交通设施项目。争取建成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智慧轨道交通5号线。

  ◎加快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布局建设

  推进公用和专用充电桩、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等新能源终端设施建设,三年内新建公用和专用充电桩3100个,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50个。

  探索“5G+智慧电力”融合模式,加快推动国网浙江电力开展5G与配用电物联网融合应用综合试点。

  ◎加快建设数字乡村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乡村产业服务平台”“数字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和“数字乡村民生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

  打造数字田园、数字牧场等一批数字乡村示范工程,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创新基础设施提质行动

  ◎争取国家支持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综合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十四五”极端海洋环境工程保障材料科教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极端环境材料研发与使用服役性能综合研究“大科研”平台。◎高标准推进甬江实验室建设

  依托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契机,围绕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创新设计等领域,布局建设甬江实验室。

  聚焦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特种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海洋新材料、绿色石化等方向,建设新材料浙江实验室、东海实验室。

  ◎加快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加快推进北大宁波海洋药物研究所、天大浙江研究所、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项目建设落地。

  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主动对接产业匹配性高、排名全国乃至全球前列的优势资源,布局引进高水平研究机构。

  ◎完善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加快推进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估中心、医用同位素药物生产和研发中心、宁波机器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服务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工业互联网、石墨烯、磁性材料等领域,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

  ◎布局新一代高性能计算设施

  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和基础研究需要,聚焦材料基因和先进制造、新药研发和蛋白质解构、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等领域。

  依托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所谋划组建宁波市超算中心,依托吉利研究院重点发展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

  新基建带动产业赋能行动

  ◎提升新基建带动制造业技术能力

  重点开发低功耗、高带宽、实时应用的智能传感技术和器件,发展智能终端摄像模组、光学薄膜、光学精密仪器设备。

  推进实现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领先发展、芯片制造业跨越发展、电子材料业特色发展、系统装备与工艺配套发展。

  到2022年,攻克20项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难题

  ◎加快推进先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高水平建设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规划建设华为创新中心、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鲲鹏课程开发等项目。

  高标准建设阿里宁波中心,建设阿里数字产业园。

  加快推进宁波软件园、宁波微电子创新、低轨卫星应用示范等产业园建设,提升宁波数字产业发展能级。

  ◎加快区块链培育及创新应用

  到2022年,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金融科技(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培育引进集聚区块链企业100家以上,打造2~3家国内知名区块链高新技术企业。

  联合浙江大学,积极争创区块链国家重点实验室。

  探索形成市级以上可复制推广的区块链试点场景应用30个。

  ◎提升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水平

  引进建设阿里巴巴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运营总部。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依托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利时智能科技等工业互联网企业,围绕工业操作系统(sup0S)和利时数字工厂操作系统(HolliCube)等基础性平台。

  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国内领先的基于5G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

  ◎加快完善智能物流产业设施

  加快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等“四港联动”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接入全覆盖,促进全市物流网络协同运作。

  深入推进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广“卫星+5G”技术在机场导航、物流仓储、快件分拨、冷链运输等环节的应用。

  推进阿里巴巴宁波数字贸易港转运中心、瑞峰智能物联等-批智慧物流中心布局建设。

  此外,宁波还将从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要素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保障。

  记者易鹤 张璟璟 通讯员 杜旭东

  相关新闻:

  裘东耀部署新基建4大行动:快干实干 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