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记者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 揭开核酸检测员的“神秘面纱”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10 06:57:38报料热线:81850000

  核酸检测员在样本制备区工作。(陈朝霞摄)

  核酸检测员互相检查防护装备。

  上个月,受人社部委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了10个新职业,核酸检测员名列其中。

  核酸检测员由什么人担当?他们又是怎样开展工作的?6月3日,记者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采访该院检验科主任、核酸检测员潘立琼,揭开这一新职业背后的神秘“面纱”。

  20年工作生涯的第一次

  早上7点半,潘立琼已经抵达办公室,开启了一天的工作。8点钟,潘立琼开始接收来自本院医生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并于8点半左右进入PCR实验室,进行至少4小时不间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于是,记者的采访在见缝插针中进行。

  作为海曙区第二医院检验科的“领头人”,潘立琼算得上是一名老检验员了,今年是她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第20个年头。“平时进行的是生化、免疫检测和细菌培养等常规性检验工作,成为一名核酸检测员,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潘立琼说,这让她下决心带领科室人员,一丝不苟地做好这项工作。

  进行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有个特定的名称——PCR实验室,又称基因扩增实验室。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这一技术可在生物体外进行特殊DNA复制,并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病毒含量,其精确度高达纳米级别。

  海曙区第二医院自2017年12月试运营以来,已投入约200万元,积极筹备建设PCR实验室。今年5月18日,该PCR实验室通过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初审,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是海曙区区属医疗机构中首家PCR实验室。

  5月22日,这一PCR实验室首次进行了38例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其实PCR实验室并不是只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还能对乙肝病毒、HPV(人乳头瘤病毒)等传染性病毒进行检测,而‘开张’就进行核酸检测,可谓生逢其时。”潘立琼表示。

  目前,海曙区第二医院组建了由检验科4名“精兵强将”组成的核酸检验员队伍。“核酸检验员全部从医学检验专业毕业,最年轻的也已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2年。”潘立琼介绍,核酸检测员需要经过“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并在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合格后,取得由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上岗证,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存在问题、操作建议、质量保证、结果解读等,这次上岗前,他们又专程到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等的PCR实验室进行现场实习。

  精确无误的紧张工作

  当天上午9点,在收集完成需要在当天检测、装在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专用运送箱内的咽拭子标本后,潘立琼和另一名同事开始穿防护服,准备进入PCR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进入实验室前,潘立琼介绍,这一PCR实验室约80平方米,分为试剂制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三个区域。

  在试剂制备区内的主要工作是配制反应体系。首先要从零下20摄氏度的冰箱中取出试剂,进行复温,待半小时试剂到达室温后,开始配制反应体系。“这一步对精细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潘立琼说,试剂的计量单位为微升,而每微升是千分之一毫升,“这要求我们动作轻缓、精确加量,绝不能重复或者漏加。”

  试剂制备完成后,就要传递给样本制备区了,这是整个核酸检测工作中最危险的一步。“在这一区域,核酸检测员直接与咽拭子标本面对面,必须严格穿戴三级防护装备,也就是N95口罩、帽子、护目镜、二层乳胶手套、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鞋套等,一个也不能少。”潘立琼介绍。

  为了确保病毒不“跑”出实验室,样本制备区是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压状态。“三级防护已经让人全身憋闷,而负压环境更加重了核酸检测员的压力,容易出现呼吸不畅、头痛等缺氧症状。”潘立琼说。

  在样本制备区,首先要将咽拭子标本充分混匀,然后在离心机上离心,为防止气溶胶产生,离心结束后需要静置15分钟。随后在生物安全柜内,将提取好的样本加入制备好的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实验,“标本转入反应管时,绝对不能外溅,以防止标本之间交叉感染。这时,核酸检测员直接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面前,危险系数高。”潘立琼介绍,目前她所在的PCR实验室核酸检测的饱和量为每天检测40份样本,核酸检测员在样本制备区需要连续工作3个半小时,正是这一关键环节,决定咽拭子核酸检测出结果最快也得5个小时。

  接下来的工作在扩增分析区进行。在这一区域,主要是通过特定的PCR仪器进行基因扩增,仪器运行一次需要1小时44分钟。“如果标本是阳性的,病毒将进行几何级数的复制。”潘立琼介绍,为确保检测结果100%准确,一方面,试剂中自带阴、阳性对照标本,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参照,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核酸检测员的每一步操作必须精确无误,同时还要对每份标本的信息进行多次核对,并将检测结果一一对应扫码录入电脑。

  必不可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前后约6小时漫长而紧张的工作,核酸检测结果终于出炉,但是核酸检测员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实验室的整理、清洁、消毒等也由我们进行。”潘立琼说,大家每次都要对桌面、地面、仪器表面等进行严格消毒,同时还要按规定将标本和防护服在特定的消毒仪器内进行灭活消毒,最后再统一作为医疗垃圾进行处理。

  从5月22日第一次作为核酸检测员上岗,潘立琼连续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检测40份咽拭子标本。这些标本主要采集自本院发热门诊病人、自费要求检测病人、所有准备住院病人及其陪护者、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等。在PCR实验室运行前,这些咽拭子标本是由潘立琼收集转运至其他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检测。

  虽然在该实验室内至今所检测的400余份咽拭子样本中,没有一例为阳性,但是潘立琼和队友从未放松警惕,每次都是全心投入,不忽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次进入实验室前,他们穿防护服需要20分钟,并互相检查。因为全身被包裹,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其中护目镜容易被热气和汗珠附着而导致视线模糊,他们就用碘伏擦拭护目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防护服穿脱不便,大家进入前都不喝水,以保证连续工作。

  团队的配合也不可缺少。“每次至少需要两人同时进入实验室,互相配合,以防万一。”潘立琼回忆,因为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又处于负压环境,有一次,她进入实验室不久就出现呼吸不畅、眩晕的情况,不得不退出实验室,这时另一位伙伴就必须承担全部工作,“那次,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将工作重担全部压在同事身上,自己非常内疚。”

  虽然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但防控形势依然不能放松,这让潘立琼和她的团队有一种使命感,督促自己圆满完成每一次检测任务。“本院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来,检验结果从两天提速到现在最快当天就能出报告。下一步医院购置的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GS48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天核酸检测量可增加至130份样本,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潘立琼认为,核酸检测将是未来大多数医院的工作新常态,“工作并不轻松,责任重于泰山,通过我们的工作,能为守牢疫情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非常欣慰。”

  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程冰凌钱颖讷

  记者手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核酸检测员应运而生。

  在疫情防控初期,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主要依靠疾控机构。而最近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信息显示,截至5月中旬,我国每天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50万份,并将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在当前疫情防控不容放松的形势下,中央要求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因此,核酸检测员的工作愈显重要,这一岗位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岗位。

  在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4月底举行的全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人员上岗专项网络直播培训中,全省有3000多名相关人员参与,这表明,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我省核酸检测员队伍正在稳步发展中。

  对核酸检测员来说,工作繁重、要求高、任务重,但是他们的工作对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高效,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任重而道远。(陈朝霞)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记者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 揭开核酸检测员的“神秘面纱”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10 06:57:38

  核酸检测员在样本制备区工作。(陈朝霞摄)

  核酸检测员互相检查防护装备。

  上个月,受人社部委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了10个新职业,核酸检测员名列其中。

  核酸检测员由什么人担当?他们又是怎样开展工作的?6月3日,记者来到海曙区第二医院,采访该院检验科主任、核酸检测员潘立琼,揭开这一新职业背后的神秘“面纱”。

  20年工作生涯的第一次

  早上7点半,潘立琼已经抵达办公室,开启了一天的工作。8点钟,潘立琼开始接收来自本院医生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并于8点半左右进入PCR实验室,进行至少4小时不间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于是,记者的采访在见缝插针中进行。

  作为海曙区第二医院检验科的“领头人”,潘立琼算得上是一名老检验员了,今年是她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第20个年头。“平时进行的是生化、免疫检测和细菌培养等常规性检验工作,成为一名核酸检测员,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潘立琼说,这让她下决心带领科室人员,一丝不苟地做好这项工作。

  进行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有个特定的名称——PCR实验室,又称基因扩增实验室。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这一技术可在生物体外进行特殊DNA复制,并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病毒含量,其精确度高达纳米级别。

  海曙区第二医院自2017年12月试运营以来,已投入约200万元,积极筹备建设PCR实验室。今年5月18日,该PCR实验室通过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初审,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是海曙区区属医疗机构中首家PCR实验室。

  5月22日,这一PCR实验室首次进行了38例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其实PCR实验室并不是只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还能对乙肝病毒、HPV(人乳头瘤病毒)等传染性病毒进行检测,而‘开张’就进行核酸检测,可谓生逢其时。”潘立琼表示。

  目前,海曙区第二医院组建了由检验科4名“精兵强将”组成的核酸检验员队伍。“核酸检验员全部从医学检验专业毕业,最年轻的也已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2年。”潘立琼介绍,核酸检测员需要经过“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并在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合格后,取得由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上岗证,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存在问题、操作建议、质量保证、结果解读等,这次上岗前,他们又专程到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等的PCR实验室进行现场实习。

  精确无误的紧张工作

  当天上午9点,在收集完成需要在当天检测、装在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专用运送箱内的咽拭子标本后,潘立琼和另一名同事开始穿防护服,准备进入PCR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进入实验室前,潘立琼介绍,这一PCR实验室约80平方米,分为试剂制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三个区域。

  在试剂制备区内的主要工作是配制反应体系。首先要从零下20摄氏度的冰箱中取出试剂,进行复温,待半小时试剂到达室温后,开始配制反应体系。“这一步对精细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潘立琼说,试剂的计量单位为微升,而每微升是千分之一毫升,“这要求我们动作轻缓、精确加量,绝不能重复或者漏加。”

  试剂制备完成后,就要传递给样本制备区了,这是整个核酸检测工作中最危险的一步。“在这一区域,核酸检测员直接与咽拭子标本面对面,必须严格穿戴三级防护装备,也就是N95口罩、帽子、护目镜、二层乳胶手套、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鞋套等,一个也不能少。”潘立琼介绍。

  为了确保病毒不“跑”出实验室,样本制备区是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压状态。“三级防护已经让人全身憋闷,而负压环境更加重了核酸检测员的压力,容易出现呼吸不畅、头痛等缺氧症状。”潘立琼说。

  在样本制备区,首先要将咽拭子标本充分混匀,然后在离心机上离心,为防止气溶胶产生,离心结束后需要静置15分钟。随后在生物安全柜内,将提取好的样本加入制备好的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实验,“标本转入反应管时,绝对不能外溅,以防止标本之间交叉感染。这时,核酸检测员直接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面前,危险系数高。”潘立琼介绍,目前她所在的PCR实验室核酸检测的饱和量为每天检测40份样本,核酸检测员在样本制备区需要连续工作3个半小时,正是这一关键环节,决定咽拭子核酸检测出结果最快也得5个小时。

  接下来的工作在扩增分析区进行。在这一区域,主要是通过特定的PCR仪器进行基因扩增,仪器运行一次需要1小时44分钟。“如果标本是阳性的,病毒将进行几何级数的复制。”潘立琼介绍,为确保检测结果100%准确,一方面,试剂中自带阴、阳性对照标本,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参照,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核酸检测员的每一步操作必须精确无误,同时还要对每份标本的信息进行多次核对,并将检测结果一一对应扫码录入电脑。

  必不可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前后约6小时漫长而紧张的工作,核酸检测结果终于出炉,但是核酸检测员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实验室的整理、清洁、消毒等也由我们进行。”潘立琼说,大家每次都要对桌面、地面、仪器表面等进行严格消毒,同时还要按规定将标本和防护服在特定的消毒仪器内进行灭活消毒,最后再统一作为医疗垃圾进行处理。

  从5月22日第一次作为核酸检测员上岗,潘立琼连续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检测40份咽拭子标本。这些标本主要采集自本院发热门诊病人、自费要求检测病人、所有准备住院病人及其陪护者、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等。在PCR实验室运行前,这些咽拭子标本是由潘立琼收集转运至其他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检测。

  虽然在该实验室内至今所检测的400余份咽拭子样本中,没有一例为阳性,但是潘立琼和队友从未放松警惕,每次都是全心投入,不忽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次进入实验室前,他们穿防护服需要20分钟,并互相检查。因为全身被包裹,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其中护目镜容易被热气和汗珠附着而导致视线模糊,他们就用碘伏擦拭护目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防护服穿脱不便,大家进入前都不喝水,以保证连续工作。

  团队的配合也不可缺少。“每次至少需要两人同时进入实验室,互相配合,以防万一。”潘立琼回忆,因为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又处于负压环境,有一次,她进入实验室不久就出现呼吸不畅、眩晕的情况,不得不退出实验室,这时另一位伙伴就必须承担全部工作,“那次,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将工作重担全部压在同事身上,自己非常内疚。”

  虽然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但防控形势依然不能放松,这让潘立琼和她的团队有一种使命感,督促自己圆满完成每一次检测任务。“本院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来,检验结果从两天提速到现在最快当天就能出报告。下一步医院购置的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GS48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天核酸检测量可增加至130份样本,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潘立琼认为,核酸检测将是未来大多数医院的工作新常态,“工作并不轻松,责任重于泰山,通过我们的工作,能为守牢疫情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非常欣慰。”

  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程冰凌钱颖讷

  记者手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核酸检测员应运而生。

  在疫情防控初期,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主要依靠疾控机构。而最近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信息显示,截至5月中旬,我国每天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50万份,并将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在当前疫情防控不容放松的形势下,中央要求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因此,核酸检测员的工作愈显重要,这一岗位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岗位。

  在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4月底举行的全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人员上岗专项网络直播培训中,全省有3000多名相关人员参与,这表明,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我省核酸检测员队伍正在稳步发展中。

  对核酸检测员来说,工作繁重、要求高、任务重,但是他们的工作对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高效,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任重而道远。(陈朝霞)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