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从不习惯到习以为常 文明礼让斑马线成为宁波的金名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13 06:55: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6连冠

  文明礼让斑马线,在宁波随处可见。记者刘波摄

  清晨,两排车辆停在斑马线前,被礼让的男子边走边竖起大拇指。这是近日发生在江北区新马路北岸琴森小区门口的一幕,温暖的画面被电子警察记录下来。

  一座城市的文明,从斑马线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有时,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就能打动人心,让你对这座城市心生好感。

  礼让斑马线,在宁波已“修炼”十年,它用文明诠释彼此间的和善。

  独特风景

  斑马线前的谦谦礼让

  这段行人点赞的视频发生于5月27日早上7点14分。正值早高峰,车流密集,记者从画面中看到,一男子背着斜挎包站在斑马线前,两排车辆为他让行。见状,快步通行的男子翘起了大拇指。在他通过后,又有一位行人和电动车欲过马路,后方私家车在距离斑马线还有五六米时又放缓车速,稳稳停下。

  在宁波,这样的温暖随处可遇。6月11日,记者先后来到望京路、长春路及马园路,这里几条斑马线的让行情况也都很不错。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4号楼入口前的一条斑马线上观察了15分钟。这里没有信号灯,地面上标识着“车让人”的字样。当两头有行人站在斑马线时,途经车辆几乎都会踩住刹车。

  方大伯家住望京欧院,隔条河便是医院,身患多种基础病的他时常要到医院配药看病。“我腿脚不好,走路很慢,但在这里过马路很安全,大部分车子都会让,就算有的车不停,也是减速慢行。再加上旁边就是公交车站,公交车礼让,并排的车辆都会跟着让。”

  有小小的温暖,更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宁波晚报官方抖音号去年有一条“爆款”,主题便是礼让斑马线。去年10月19日下午4点52分,余姚市舜水南路上的一条斑马线前,一位腿有残疾的男子缓慢通行,当信号灯从红色转为绿色,他连“半程”都没走到,而几排车辆为他一人足足“暂停”了20秒。

  车辆在斑马线前的礼让,同样得到行人的“回馈”。当车辆礼让时,大多行人会加快步伐,甚至小跑而过。也有人会像江北那位竖大拇指的他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给司机点赞,更有一些孩子通过鞠躬答谢这份善意。

  去年4月22日,北仑大榭公交司机严师傅驾驶761路公交车经过当地畅园路口,当时两名行人等待在斑马线上,他停下车后挥手示意对方通行。一个小男孩紧跟着跑上来,在靠近公交车车头时,面向公交车深深鞠了一躬。

  另有一例发生在同年11月27日,象山一辆公交车在为两个学生礼让时,其中一个男孩匆匆经过,其间不忘向司机鞠躬致谢。

  “修炼”十年

  公交车、出租车的习以为常

  斑马线前的让行之风,让这座城市的底色更亮。可罗马并非一天建成,文明“修炼”还得从十年前说起。2010年3月10日,是宁波市“礼让斑马线日”,那一天,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公安交警部门的推动下,礼让斑马线开始在全市铺开。3000多辆公交车、2000多辆出租车、市级机关公务车和机关干部自备车率先承诺礼让。

  陈霞娜开了24年的公交车,她见证了斑马线前的变化。“10年前,公交车礼让开始推行时,大家都很不习惯,乘客不理解,连行人都很诧异。”采访中她说,当时公交总公司推出“5321”文明行车章程,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通过抽查公交车行车记录仪,监督驾驶员在斑马线前的规范让行。

  短短一两年时间,“不习惯”成了“习以为常”。斑马线让行让宁波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公交车的美誉度大大提升。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繁忙路段,公交车更是指引路人安全通行。到了2012年,公交车礼让率达到100%。

  “我现在开36路车,从海曙联丰到国际会展中心,单趟99条斑马线,20多个信号灯。虽然礼让会让单趟运营时间拉长,但这些年下来,无数行人、外地游客给我们点赞,就会觉得心里非常暖。”陈霞娜说,她的工作始终在路上,在她的视角里,私家车也在改变。“私家车的礼让率逐年提高。在我看来,很多车子在斑马线前减速缓行,这已经是进步。”

  老家安徽的毛福道,2003年来到宁波,2009年开起出租车。2010年开始提倡礼让时,出租车也是其中一支“梯队”。看到斑马线就要减速,他坦言最初心里确有抵触,但干了这一行,就要守这一行的规矩,渐渐的,也就成了习惯。穿行在这个城市,他接送了太多的外地游客,斑马线让行,让许多人大为惊叹。“曾经我送一个游客从东部新城到火车站,在世纪大道沧海路一处斑马线礼让时,对方非常惊讶。”他回忆,当时游客问了一句“你们宁波都会这么让吗?”他肯定地回了一句“对啊!”

  科技武装

  交警部门的刚柔并济

  文明行为、文明习惯的产生,需要刚柔并济的举措。在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先推进后,2012年宁波推出礼让手势,市民通过斑马线时可交替使用“立掌式”和“拇指式”来提醒过往车辆,确保自身平安。

  后来,思路变了。交警部门用科技“武装”斑马线,“倒逼”私家车文明礼让。2016年5月10日,宁波首批样板斑马线诞生,涉及11个主干道23个路口,并逐一安装电子警察设备。同年6月16日,车辆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为正式被纳入处罚,根据相关法规,未让行者一律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宁波城区已在约140条斑马线上安装电子警察设备,实现全天候、无间隙抓拍。去年下半年,天童南路陈婆渡小区门口斑马线上的抓拍装置安装完成,今年1月8日,电子警察抓拍到29起不让行的情况,6月8日这一天只有11起,可见这个点位上的礼让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点面结合,面上的工作做全抓实,细枝末节也不放过。这几年,通过大数据研判,在事故隐患较大的斑马线上,各交警大队也动足了脑筋。

  海曙交警在部分城乡接合部路段设置了发光指示牌,尤其是夜间,驾驶员远远就能获得提示。去年,宁海甬临线西店医院门口,多了一条灯光斑马线,人来了,斑马线自动亮灯,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人离开,灯自动熄灭。

  类似的灯光斑马线,鄞州区也有一条,就在首南路与学士路交叉口附近。锻炼的市民从公园里跑出来,踩上斑马线的那一刻,两侧灯光亮起,形成一条“星光大道”。原本因为树木茂密显得有些阴暗的路口,瞬间被“点亮”,过往车辆纷纷停车让行。

  多措并举,斑马线礼让为宁波打造出一张金名片。能做的也许还有很多,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提高礼让率?如何保护十年“修炼”换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效?采访中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他们将继续面向全社会积极倡导这项文明行为,做好文明劝导,同时严格执法,加大对不礼让行为的查处力度,利用电子警察抓拍和现场查纠相结合的方式,从法律上保障礼让斑马线行动的继续推进。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

  通讯员陆明光周瑾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从不习惯到习以为常 文明礼让斑马线成为宁波的金名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13 06:55:00

  文明礼让斑马线,在宁波随处可见。记者刘波摄

  清晨,两排车辆停在斑马线前,被礼让的男子边走边竖起大拇指。这是近日发生在江北区新马路北岸琴森小区门口的一幕,温暖的画面被电子警察记录下来。

  一座城市的文明,从斑马线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有时,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就能打动人心,让你对这座城市心生好感。

  礼让斑马线,在宁波已“修炼”十年,它用文明诠释彼此间的和善。

  独特风景

  斑马线前的谦谦礼让

  这段行人点赞的视频发生于5月27日早上7点14分。正值早高峰,车流密集,记者从画面中看到,一男子背着斜挎包站在斑马线前,两排车辆为他让行。见状,快步通行的男子翘起了大拇指。在他通过后,又有一位行人和电动车欲过马路,后方私家车在距离斑马线还有五六米时又放缓车速,稳稳停下。

  在宁波,这样的温暖随处可遇。6月11日,记者先后来到望京路、长春路及马园路,这里几条斑马线的让行情况也都很不错。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4号楼入口前的一条斑马线上观察了15分钟。这里没有信号灯,地面上标识着“车让人”的字样。当两头有行人站在斑马线时,途经车辆几乎都会踩住刹车。

  方大伯家住望京欧院,隔条河便是医院,身患多种基础病的他时常要到医院配药看病。“我腿脚不好,走路很慢,但在这里过马路很安全,大部分车子都会让,就算有的车不停,也是减速慢行。再加上旁边就是公交车站,公交车礼让,并排的车辆都会跟着让。”

  有小小的温暖,更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宁波晚报官方抖音号去年有一条“爆款”,主题便是礼让斑马线。去年10月19日下午4点52分,余姚市舜水南路上的一条斑马线前,一位腿有残疾的男子缓慢通行,当信号灯从红色转为绿色,他连“半程”都没走到,而几排车辆为他一人足足“暂停”了20秒。

  车辆在斑马线前的礼让,同样得到行人的“回馈”。当车辆礼让时,大多行人会加快步伐,甚至小跑而过。也有人会像江北那位竖大拇指的他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给司机点赞,更有一些孩子通过鞠躬答谢这份善意。

  去年4月22日,北仑大榭公交司机严师傅驾驶761路公交车经过当地畅园路口,当时两名行人等待在斑马线上,他停下车后挥手示意对方通行。一个小男孩紧跟着跑上来,在靠近公交车车头时,面向公交车深深鞠了一躬。

  另有一例发生在同年11月27日,象山一辆公交车在为两个学生礼让时,其中一个男孩匆匆经过,其间不忘向司机鞠躬致谢。

  “修炼”十年

  公交车、出租车的习以为常

  斑马线前的让行之风,让这座城市的底色更亮。可罗马并非一天建成,文明“修炼”还得从十年前说起。2010年3月10日,是宁波市“礼让斑马线日”,那一天,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公安交警部门的推动下,礼让斑马线开始在全市铺开。3000多辆公交车、2000多辆出租车、市级机关公务车和机关干部自备车率先承诺礼让。

  陈霞娜开了24年的公交车,她见证了斑马线前的变化。“10年前,公交车礼让开始推行时,大家都很不习惯,乘客不理解,连行人都很诧异。”采访中她说,当时公交总公司推出“5321”文明行车章程,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通过抽查公交车行车记录仪,监督驾驶员在斑马线前的规范让行。

  短短一两年时间,“不习惯”成了“习以为常”。斑马线让行让宁波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公交车的美誉度大大提升。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繁忙路段,公交车更是指引路人安全通行。到了2012年,公交车礼让率达到100%。

  “我现在开36路车,从海曙联丰到国际会展中心,单趟99条斑马线,20多个信号灯。虽然礼让会让单趟运营时间拉长,但这些年下来,无数行人、外地游客给我们点赞,就会觉得心里非常暖。”陈霞娜说,她的工作始终在路上,在她的视角里,私家车也在改变。“私家车的礼让率逐年提高。在我看来,很多车子在斑马线前减速缓行,这已经是进步。”

  老家安徽的毛福道,2003年来到宁波,2009年开起出租车。2010年开始提倡礼让时,出租车也是其中一支“梯队”。看到斑马线就要减速,他坦言最初心里确有抵触,但干了这一行,就要守这一行的规矩,渐渐的,也就成了习惯。穿行在这个城市,他接送了太多的外地游客,斑马线让行,让许多人大为惊叹。“曾经我送一个游客从东部新城到火车站,在世纪大道沧海路一处斑马线礼让时,对方非常惊讶。”他回忆,当时游客问了一句“你们宁波都会这么让吗?”他肯定地回了一句“对啊!”

  科技武装

  交警部门的刚柔并济

  文明行为、文明习惯的产生,需要刚柔并济的举措。在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先推进后,2012年宁波推出礼让手势,市民通过斑马线时可交替使用“立掌式”和“拇指式”来提醒过往车辆,确保自身平安。

  后来,思路变了。交警部门用科技“武装”斑马线,“倒逼”私家车文明礼让。2016年5月10日,宁波首批样板斑马线诞生,涉及11个主干道23个路口,并逐一安装电子警察设备。同年6月16日,车辆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为正式被纳入处罚,根据相关法规,未让行者一律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宁波城区已在约140条斑马线上安装电子警察设备,实现全天候、无间隙抓拍。去年下半年,天童南路陈婆渡小区门口斑马线上的抓拍装置安装完成,今年1月8日,电子警察抓拍到29起不让行的情况,6月8日这一天只有11起,可见这个点位上的礼让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点面结合,面上的工作做全抓实,细枝末节也不放过。这几年,通过大数据研判,在事故隐患较大的斑马线上,各交警大队也动足了脑筋。

  海曙交警在部分城乡接合部路段设置了发光指示牌,尤其是夜间,驾驶员远远就能获得提示。去年,宁海甬临线西店医院门口,多了一条灯光斑马线,人来了,斑马线自动亮灯,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人离开,灯自动熄灭。

  类似的灯光斑马线,鄞州区也有一条,就在首南路与学士路交叉口附近。锻炼的市民从公园里跑出来,踩上斑马线的那一刻,两侧灯光亮起,形成一条“星光大道”。原本因为树木茂密显得有些阴暗的路口,瞬间被“点亮”,过往车辆纷纷停车让行。

  多措并举,斑马线礼让为宁波打造出一张金名片。能做的也许还有很多,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提高礼让率?如何保护十年“修炼”换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效?采访中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他们将继续面向全社会积极倡导这项文明行为,做好文明劝导,同时严格执法,加大对不礼让行为的查处力度,利用电子警察抓拍和现场查纠相结合的方式,从法律上保障礼让斑马线行动的继续推进。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

  通讯员陆明光周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