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深入挖掘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和延边州的“宁波故事”,系统梳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宁波路径”,全面展示精准帮扶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宁波日报与黔西南日报、延边日报共同策划实施“摆脱贫困携手小康”联合采访活动,三地融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小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吃同住同生产,开展蹲点式采访,报网端同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敬请关注。
在闫翠莲的脑海里,这辈子最后一次陪丈夫散步的画面,定格在了去年8月。那时,农场里相继“绽放”的黑木耳才收了两茬,悬挂在大棚里的十余万菌包竞相吐出凝露般的芽,穿梭其中的村民脸上,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但谁能料想到,一个家庭的未来,竟能如同被洪水席卷般,崩溃得如此迅猛而突然。回到家的丈夫突发脑血栓,被抬上了前往汪清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救护车。十一天的抢救没能挽留住家中顶梁柱的生命,却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背上了十余万债务。
“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闫翠莲别过头,用最平静的语调述说着最朴素的悲伤。从延边州汪清县人民政府驱车出发,沿省道202线盘桓近40公里,记者来到了位于天桥岭镇的桃源小木耳种植基地。初见时,56岁的脱贫户闫翠莲正在工厂里的无菌车间忙碌。16个排成方阵的金属接菌枪在系统操控下,为流水线上的木耳菌包注入液体菌种,而闫翠莲的工作,则是挨个将菌包的注射口用海绵封堵起来。
“我不能离开岗位太久,不然同事们的工作压力就大了。”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闫翠莲身着绿底白纹的工作服,她拉下帽子、摘下口罩,露出一头漂亮的棕褐色卷发和一个灿烂的笑容。“平日里忙得很!这里每天能生产十万多个菌包,你算算,根本不愁没活干!”
不愁没活干,这对于把还债当成“第一要务”的闫翠莲而言,宛如一颗定心丸。在汪清县乃至整个延边州,优先为贫困户安置工作岗位,是当地政府的一大承诺,而产业项目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带贫”,则是衡量项目的最基本指标。黑木耳作为汪清县的“金字招牌”,自然成为了带贫的“明星产业”。
近3年来,宁波在汪清累计投入援建资金9753.3万元,援建黑木耳产业项目20个,占该县援建资金的近八成。在黑木耳产业带动下,汪清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底的8375户14214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202户318人,贫困发生率由14.5%降至0.32%。勤快如闫翠莲,也在政策的扶持下,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
延边州的天总是亮得格外早,凌晨3点,闫翠莲就在晨光熹微中忙活开了。
“在菌包厂上班,每天能拿110块钱。我还能在上班前腾出点时间摘木耳,领导按小时给我加班工资。这样一来,一个月能赚到4000来块钱。”她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这个进度好好干,最快明年上半年,母子二人就能告别负债累累的苦日子。
眼下正值六月中旬,木耳菌包的生产即将告一段落,但闫翠莲丝毫不担心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因为,农场里第一茬木耳已经可以采摘。“我们的工作能够‘无缝衔接’!”闫翠莲说,“菌包不生产了,我们就下地摘木耳;等到十月份木耳摘完了,我们还能干晾晒、分拣、包装的活儿。”不缺活干,日子就有了保障,闫翠莲走在通向农场的石子路上,步子都是轻快的。
“汪清的木耳好!你看这一瓣瓣的,多嫩多厚实!种在大棚里,还不用担心泥沙和灰尘。”谈起木耳这位“老朋友”,闫翠莲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赞美。走进农场的立体大棚,一股温润的湿气扑面而来。染墨的“露珠”从菌包上细小的气孔钻出,在湿气中舒展着油亮的“花瓣”,仿佛白玉柱上镶嵌的层层黑云。
“一般来说,木耳长成一元硬币大小就可以采摘了。”闫翠莲伸出手,湿滑的木耳在她掌心打颤,一会儿功夫,半个塑料桶就已装满。“一个菌包能摘5茬,产一两半干木耳不在话下。看今年这长势,又是大丰收!”她双手将木耳倾倒在露天的棚架上晾晒,双眼微微失神,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个难以忘怀的深秋——
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尚未从悲伤中回复的闫翠莲再度回到这片农场时,已是深秋十月。大棚里的最后一茬木耳已经采摘完毕,大片大片晾晒在蓝天下、黑土地上的白纱棚架里。“大概是这样一片丰收的场景让我释怀了吧,我慢慢听得进同事们、亲戚们的安慰和劝说。天不会塌,债不会自己还上,没钱儿子也讨不上媳妇。 现在国家政策好,我得靠着自己的这双手啊,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站在木耳农场的高台处,闫翠莲的身后山重水远,致富花开。
记者张凯凯 延边日报记者陈延龙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