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热闹的天童老街 通讯员供图
位于鄞州东吴镇的天童老街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古时是通往天童寺的必经之路,宋代起就有宁波“东乡十八街”的美誉。
几经变迁,曾经热闹的天童老街却慢慢走向落寞。去年初,东吴启动小城镇综合整治,老街重焕荣光。短短5个月,从“修旧如旧”到“还街于民”,这注定是充满坎坷的历程。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一条老街的改造,背后却是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探索。
修旧如旧,留住老街乡愁改造理念在碰撞中融合
天童老街是一条有故事的老街,素有“东乡十八街”的美誉。
去年初,东吴镇全面启动小城镇综合整治,老街的一面“工人墙”定格了工匠们的淳朴笑脸。最多的时候,1500米的老街上有500多人同时作业。老街有一面特别的“年代墙”,明清时期斑驳破旧的老门板,有旧时的龙骨砖。经过工匠们的精雕细琢,花格窗、卵石墙、瓦爿墙、青水砖墙,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讲述老街的旧时光。
“老底子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宝贝,我们想‘修旧如旧’,但当地村民却认为这些是‘破烂’,他们想要刷墙贴瓷砖,想要修建水泥路。”东吴镇新村办常务副主任戴芹芹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主修景观设计,她成了老街改造的规划师。
有一次,84岁的王英娥老人拉着戴芹芹理论:“你好看还是我好看?你年纪轻,当然是你好看。外墙也一样,你们应该给我们重新刷一下!”
“老人家里的墙刚好是我们想要改造的风格,但老人不理解,我们就一遍遍沟通。”她和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几经波折,最后达成共识。
在“破”和“立”之间,有过很多波折,但他们从未动摇。一次次做沟通,一次次协调。碰上难“啃”的一户人家,前前后后跑了30余趟。慢慢地,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改造理念在碰撞中慢慢融合。“我相信政府!就按你们的来!”
陈师傅开出了老街第一家乌米饭店 记者李华光摄
共建共治,打造美丽家园天童老街有了当年模样
对天童老街的村民来说,改造的不只是一条老街,而是一个共同的家园。天气晴好的时候,古稀之年的王瑞海老人总会从老街的这头,悠悠地走到那头,老街的故事他了然于心。
他是村里的文化人,整治期间,他和几个热心村民一起挖掘老故事,几易其稿还原天童老街当年的模样。上世纪60年代的知青楼、下书房、中药铺等历史建筑都被重新复原,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
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老街的整治。有村民拿出了祖传老物件,有人找出了珍贵的老相片。两个多月时间,村民陆续送来百余件老物件。
“一把斧头一把刀,房子造了半天高”,天童木匠远近闻名。原本1900平方米“低散乱”的家具加工作坊改建成了木作研习社。
77岁老木匠史东初在东吴小有名气,在他的带动下,在天童老街改造过程中,30余间房屋的修缮都留下了天童木匠的身影。现在,木作研习社集结了一批有情怀的木匠,要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今年1月15日,天童老街保护协会成立,以社会组织为平台,汇集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和村民力量等,建立起村民主动参与老街建设与保护的自治机制。老木匠胡信定自告奋勇当志愿者,每天走街串巷巡逻,劝导安全文明距离。很快,老街的石板路上开始绽放一朵朵的“山茶花”,“一米红花”给古朴的老街增添了一抹亮色。
古朴的天童老街通讯员供图
还街于民,把好手艺亮出来老街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要有看得见的幸福感。“我们用5个月时间改造了一条老街,最大程度保留老底子的味道,留下一个充满乡愁的空间。现在,我们还街于民,让利于民,让他们拿出自己的手艺,真正让村民富起来。”东吴镇党委书记汪辉说,改造只是第一步,老街的路还很长。
“你身边的空气和产品,就是城里人喜欢和向往的东西。”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给天童村民们上课,鼓励他们参与乡村建设。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好资源、好手艺统统亮出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4月21日晚,汪辉在太白湖文化广场上了一堂党课,这句开场白说得振奋人心。
今年五一假期,天童老街红了,首批14家店铺全部由村民自主经营,麻糍、金团、灰汁团、米馒头、油焖笋和年糕团等都成了老街的“热气货”。
“一天时间,营业额就有5000多元,我真是想都不敢想。”陈海伦是土生土长的天童村人。在他的记忆里,天童老街总有些冷清,年轻人逐渐离开了,留下的都是老人。这次小城镇改造后,老街重焕新生。这样的热闹劲儿,是他记忆中从未有过的场景。
今年3月,东吴镇出台政策,在老街开店的居民,装修可享受70%的补助,最多不超过6万元,村民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陈海伦是最早入驻的,租下两间店面房专门销售乌米饭。
“现在老街有咖啡店,定期有艺术展,我们村里人还能自己开店做生意,真是没想到。以前我们羡慕城里人,现在我们却过上了让他们羡慕的日子。”陈海伦想要在老街大干一场,把老底子的手艺做大做强。
李迪华走过国内很多老街,曾四次调研天童老街,对这里一直念念不忘。“天童老街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村民自发参与改造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形’,更重塑了‘魂’,让村民可持续享受发展红利,探寻乡村发展新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 通讯员朱莹莹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