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鄞州实验中学名师蔡卫兵谈数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01 17:20:00报料热线:81850000

  问:今年数学中考试题有何特点,这对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有何启示?

  答: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脚踏实地,教材为本,落实四基

  重点考查“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立足主干,重视通法,着眼能力

  尝试考查“数学学习过程与潜能”——注重过程,强调实践,学会迁移

  坚持考查颇具“宁波特色”的试题——深切体验,重视理解,融会贯通

  有效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与内涵”——培养能力,丰富内涵,勇于创新

  宁波数学中考试题立意高远,坚持原创,层次分明,亮点纷呈。但细心揣摩,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意”类同,中考命题非常注重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立足四基,回归教材,体现基础性和全面性,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夯实根基;同时需要以方法为脉,以思想为魂,以能力为意,掌握通性通法。

  问:初中数学学习和小学有何区别?

  答:首先,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数学以基本概念为主,主要学的是数与数的关系,各种计量方法,四则运算,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等等,大多是符合儿童直观的思维方式---感性认识,简单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数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调理解与应用能力,思考与探索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等。在思维上,则更注重理性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其次,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学习难度有所不同。小学数学主要是学习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具体数字的加减乘除以及简单应用等。而初中数学一开始便建立代数概念,从具体到一般,用字母表示数,再引入包含字母的式子、方程、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开始函数学习,凸显符号意识,发展代数推理。同时初中数学一开始便引入负数概念,性质符号、性质符号混合在运算式子,给运算增加了不少难度,既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等,让学生形成了比较大的思维冲击。

  再次,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知识容量有所不同。初中三年数学相比较小学六年的内容,容量增大、涵盖量广。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版块内容,是小学知识点的横向包含覆盖和纵向拓展延伸。

  最后,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在规范性上有所不同。需要关注的是,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答题更关注规范性,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包括思维过程的规范性和书写步骤的规范性。

  问:初中三年,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答:“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学科本质上来看,数学实质上是思维的科学,是思想碰撞的实验科学,是思维模式与想法操控的一门交替性科学。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却忽略了它的美丽,在题海中疲惫地挣扎,完全不顾对知识基本要领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的做法,往往导致事倍功半,极大地挫伤自己的自信心。

  学好数学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我想可以归纳如下:

  (1)学会如何听课。带着问题去听,边听边思。思考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或结果,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清来龙去脉。

  (2)学会如何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探讨,说说自己的想法,包括自己如何理解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如何发掘问题的隐含性,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如何切入或突破的,自己的困惑在哪里?“说”题的训练,把智慧说出来,在交流中与他人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从而提炼内化产生灵感,这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

  (3)培养质疑的习惯。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你是怎样想到的?”“为什么这么想?” “还能想到什么?”“用其他的方法可以吗?”……在不断质疑和提问中,让自己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学会反思的习惯。看到这样的条件我们通常要想到些什么;怎么想到的?为什么这么想?还有别的想法吗?还能得到其它结论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种思路适用于哪些类型问题中?条件特殊化会出现什么情况?条件一般化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是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反思好后,还要去规纳,这才是真正是升思维层级的做法,长久坚持受益。

  (5)学会数学“学解”。初中数学不只是会解题,更要关注怎么学解题。也就是数学解题之路的寻找:阅读与审题,联想与思考,分析题目的“源”与“流”。

  问:模型解题对中考数学有什么帮助?

  答:数学模型是真实世界在头脑的一个缩影,一个数学模型是同一类型数学题目的一个一般性规律的总结。我们能发现生活中的模型,就是把握真实世界的关键特征,我们能用它来解释,甚至预测真实世界。同样,学生能在题目中发现数学模型,反映的是学生对题目本质的理解。

  但是模型思想也会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并且在我们宁波的数学中考中几乎没有模型可以套,例如今年第23题给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基础巩固---尝试应用---拓展提高,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迁移与运用;第24题以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构成的基本图形为背景的新定义试题,通过“构造定义---性质探究---本质判断---拓展应用”的套路全程展现了一类课题学习的研究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方法与规律的概括过程,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体现过程性学习理念,注重创新,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潜能。

  因此除了常见的一些基本图形外,象诸如胡不归模型、阿氏圆模型、瓜豆原理以及高中知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等,既增加了学习的负担,也客观造成部分同学钟情偏题怪题,进行大量不必要的内容学习。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多记模型没用,需要自己学会融汇贯通知识点,是真正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问:听说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老大难,该怎么破?

  答:随着课改的深入践行,中考试题更加注重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内涵,准确引领教学的方向。而几何综合题由于呈现形式新颖简约,问题设计坡度合理,蕴涵丰富的思维含量,并且能够兼顾整体性又对“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作出有效甄别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几何综合题虽然是初中数学学习的“老大难”,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沉迷题海战术,避免模型化套路,淡化特殊技巧,更要注重通性通法。

  (1)回归核心数学本质。几何综合题对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要求较高,需要重视对题意的理解,当出现未曾见过的“新定义、新概念”时,类比已经学过和熟知的概念,抓住本质,从而深入挖掘由概念而可能得到的相关性质和结论,从已有的解题经验出发,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寻找题目中可以直接使用的条件和方法。学后而思,思后而学,思学结合,这样才更管用。

  (2)寻求变化中之“不变”。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接受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剩下来的就是思想。当我们遇到难度较大的几何综合题时,回过头来思考本题考查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注重平时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梳理,勾勒健全的思想网络。

  (3)注重问题前后辅助。几何综合题的问题设计,大多脉络清晰,一脉相承,坡度合理,前后相关。在题与题的“嫁接”上,寻求解题的突破点,在推理中巧遇结果。

  (4)有序观察大胆猜测。在几何综合题的解题中,需要静心观察思考,建立具体的边、角等相互关系和证明,梳理常见的思路,展开合理而大胆的猜想验证。

  问:学习数学到底需不需要刷题?

  答:刷题仅仅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段,学习了基本的知识点之后,不做题不练习,直接上考场征战,显然行不通,需要靠着勤奋的练习保持对解题技能的敏感,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刷。把那些内容常出现,方法能推广,思路可借鉴,建立重要试题、经典习题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之间的联系发掘、内化,那么如何解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学数学,只需买几本教辅书做做练练,你怎么看?

  答:立足教材,夯实根基。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源泉之一。教材上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揣摩和思考的,大多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导向性,一些题目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数学思想、聚焦着解题方法,对一道习题或改变条件,或增加结论,常常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

  问: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每年有什么不同,该怎么来统筹安排?

  答:三年学习有所侧重又统一连贯,初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学科,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初一内容总体较为简单,不太会“劝退”学困生,对基础薄弱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这个阶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完成作业,夯实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初二的思维难度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随着特殊三角形,四边形,函数等知识的纷纷登场,部分孩子在成绩上会发生一定的分化,同时孩子年龄的增长,伴随而来各种青春期的种种问问,有部分家庭会在这个时期经历成长的阵痛。但其实孩子的学习往往也是解决很多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时常也看到有很多原本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开窍”了,不用家长老师督促,也会很自觉的投入学习,而数学很多时候正是这个转变的过程的“敲门砖”。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对数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个时候一个好的老师,好的家长的引导往往必不可少。

  初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很多学校初三的理科在第一学期都已经学完,第二学期主要进行多轮的中考复习。对很多孩子而言,一轮轮的复习只是把本来抄熟放凉的冷饭再重新加热,这样的学习过程意义就不是很大。理科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在初三重新复习的情况下,能否引导孩子站在更高的格局,以整体化的视角来重新建构,我在每章节的复习过程中,也常常引导孩子自己做思维导图,自己总结回顾,自己摘抄必要的同类型错题。只有自己会总结,会反思的孩子才能适应以后高中,大学和走上社会的后续终生学习。

  问:公民同招后还要学奥数吗?

  答:奥数不适合所有孩子。思维好的孩子可以,大部分孩子来说不具备这种能力,反而是对自信心的打击。

  奥数学了之后对初中学习数学没有多少帮助。若在学奥数过程中注重思维拓展和视野开阔,那是对后期数学学习有帮助。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如何规划初中学业?鄞州实验中学名师蔡卫兵谈数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01 17:20:00

  问:今年数学中考试题有何特点,这对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有何启示?

  答: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脚踏实地,教材为本,落实四基

  重点考查“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立足主干,重视通法,着眼能力

  尝试考查“数学学习过程与潜能”——注重过程,强调实践,学会迁移

  坚持考查颇具“宁波特色”的试题——深切体验,重视理解,融会贯通

  有效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与内涵”——培养能力,丰富内涵,勇于创新

  宁波数学中考试题立意高远,坚持原创,层次分明,亮点纷呈。但细心揣摩,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意”类同,中考命题非常注重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立足四基,回归教材,体现基础性和全面性,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夯实根基;同时需要以方法为脉,以思想为魂,以能力为意,掌握通性通法。

  问:初中数学学习和小学有何区别?

  答:首先,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数学以基本概念为主,主要学的是数与数的关系,各种计量方法,四则运算,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等等,大多是符合儿童直观的思维方式---感性认识,简单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数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调理解与应用能力,思考与探索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等。在思维上,则更注重理性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其次,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学习难度有所不同。小学数学主要是学习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具体数字的加减乘除以及简单应用等。而初中数学一开始便建立代数概念,从具体到一般,用字母表示数,再引入包含字母的式子、方程、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开始函数学习,凸显符号意识,发展代数推理。同时初中数学一开始便引入负数概念,性质符号、性质符号混合在运算式子,给运算增加了不少难度,既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等,让学生形成了比较大的思维冲击。

  再次,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知识容量有所不同。初中三年数学相比较小学六年的内容,容量增大、涵盖量广。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版块内容,是小学知识点的横向包含覆盖和纵向拓展延伸。

  最后,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在规范性上有所不同。需要关注的是,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答题更关注规范性,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包括思维过程的规范性和书写步骤的规范性。

  问:初中三年,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答:“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学科本质上来看,数学实质上是思维的科学,是思想碰撞的实验科学,是思维模式与想法操控的一门交替性科学。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却忽略了它的美丽,在题海中疲惫地挣扎,完全不顾对知识基本要领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的做法,往往导致事倍功半,极大地挫伤自己的自信心。

  学好数学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我想可以归纳如下:

  (1)学会如何听课。带着问题去听,边听边思。思考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或结果,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清来龙去脉。

  (2)学会如何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探讨,说说自己的想法,包括自己如何理解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如何发掘问题的隐含性,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如何切入或突破的,自己的困惑在哪里?“说”题的训练,把智慧说出来,在交流中与他人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从而提炼内化产生灵感,这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

  (3)培养质疑的习惯。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你是怎样想到的?”“为什么这么想?” “还能想到什么?”“用其他的方法可以吗?”……在不断质疑和提问中,让自己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学会反思的习惯。看到这样的条件我们通常要想到些什么;怎么想到的?为什么这么想?还有别的想法吗?还能得到其它结论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种思路适用于哪些类型问题中?条件特殊化会出现什么情况?条件一般化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是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反思好后,还要去规纳,这才是真正是升思维层级的做法,长久坚持受益。

  (5)学会数学“学解”。初中数学不只是会解题,更要关注怎么学解题。也就是数学解题之路的寻找:阅读与审题,联想与思考,分析题目的“源”与“流”。

  问:模型解题对中考数学有什么帮助?

  答:数学模型是真实世界在头脑的一个缩影,一个数学模型是同一类型数学题目的一个一般性规律的总结。我们能发现生活中的模型,就是把握真实世界的关键特征,我们能用它来解释,甚至预测真实世界。同样,学生能在题目中发现数学模型,反映的是学生对题目本质的理解。

  但是模型思想也会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并且在我们宁波的数学中考中几乎没有模型可以套,例如今年第23题给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基础巩固---尝试应用---拓展提高,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迁移与运用;第24题以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构成的基本图形为背景的新定义试题,通过“构造定义---性质探究---本质判断---拓展应用”的套路全程展现了一类课题学习的研究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方法与规律的概括过程,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体现过程性学习理念,注重创新,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潜能。

  因此除了常见的一些基本图形外,象诸如胡不归模型、阿氏圆模型、瓜豆原理以及高中知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等,既增加了学习的负担,也客观造成部分同学钟情偏题怪题,进行大量不必要的内容学习。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多记模型没用,需要自己学会融汇贯通知识点,是真正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问:听说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老大难,该怎么破?

  答:随着课改的深入践行,中考试题更加注重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内涵,准确引领教学的方向。而几何综合题由于呈现形式新颖简约,问题设计坡度合理,蕴涵丰富的思维含量,并且能够兼顾整体性又对“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作出有效甄别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几何综合题虽然是初中数学学习的“老大难”,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沉迷题海战术,避免模型化套路,淡化特殊技巧,更要注重通性通法。

  (1)回归核心数学本质。几何综合题对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要求较高,需要重视对题意的理解,当出现未曾见过的“新定义、新概念”时,类比已经学过和熟知的概念,抓住本质,从而深入挖掘由概念而可能得到的相关性质和结论,从已有的解题经验出发,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寻找题目中可以直接使用的条件和方法。学后而思,思后而学,思学结合,这样才更管用。

  (2)寻求变化中之“不变”。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接受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剩下来的就是思想。当我们遇到难度较大的几何综合题时,回过头来思考本题考查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注重平时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梳理,勾勒健全的思想网络。

  (3)注重问题前后辅助。几何综合题的问题设计,大多脉络清晰,一脉相承,坡度合理,前后相关。在题与题的“嫁接”上,寻求解题的突破点,在推理中巧遇结果。

  (4)有序观察大胆猜测。在几何综合题的解题中,需要静心观察思考,建立具体的边、角等相互关系和证明,梳理常见的思路,展开合理而大胆的猜想验证。

  问:学习数学到底需不需要刷题?

  答:刷题仅仅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段,学习了基本的知识点之后,不做题不练习,直接上考场征战,显然行不通,需要靠着勤奋的练习保持对解题技能的敏感,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刷。把那些内容常出现,方法能推广,思路可借鉴,建立重要试题、经典习题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之间的联系发掘、内化,那么如何解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学数学,只需买几本教辅书做做练练,你怎么看?

  答:立足教材,夯实根基。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源泉之一。教材上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揣摩和思考的,大多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导向性,一些题目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数学思想、聚焦着解题方法,对一道习题或改变条件,或增加结论,常常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

  问: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每年有什么不同,该怎么来统筹安排?

  答:三年学习有所侧重又统一连贯,初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学科,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初一内容总体较为简单,不太会“劝退”学困生,对基础薄弱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这个阶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完成作业,夯实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初二的思维难度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随着特殊三角形,四边形,函数等知识的纷纷登场,部分孩子在成绩上会发生一定的分化,同时孩子年龄的增长,伴随而来各种青春期的种种问问,有部分家庭会在这个时期经历成长的阵痛。但其实孩子的学习往往也是解决很多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时常也看到有很多原本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开窍”了,不用家长老师督促,也会很自觉的投入学习,而数学很多时候正是这个转变的过程的“敲门砖”。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对数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个时候一个好的老师,好的家长的引导往往必不可少。

  初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很多学校初三的理科在第一学期都已经学完,第二学期主要进行多轮的中考复习。对很多孩子而言,一轮轮的复习只是把本来抄熟放凉的冷饭再重新加热,这样的学习过程意义就不是很大。理科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在初三重新复习的情况下,能否引导孩子站在更高的格局,以整体化的视角来重新建构,我在每章节的复习过程中,也常常引导孩子自己做思维导图,自己总结回顾,自己摘抄必要的同类型错题。只有自己会总结,会反思的孩子才能适应以后高中,大学和走上社会的后续终生学习。

  问:公民同招后还要学奥数吗?

  答:奥数不适合所有孩子。思维好的孩子可以,大部分孩子来说不具备这种能力,反而是对自信心的打击。

  奥数学了之后对初中学习数学没有多少帮助。若在学奥数过程中注重思维拓展和视野开阔,那是对后期数学学习有帮助。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