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高中地理怎么学?高级教师骆海军为你划重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14 16:06:00报料热线:81850000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有什么不同?如何衔接?

  骆海军说,在初中,地理学科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内容分布在《社会》七年级《认识我们的家园》里面,少量的自然地理知识在九年级上册《科学》里面。涵盖的内容比较少,中考中的分值可能只有十来分。但是在高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功课后,学科属性非常明显,成为一门比较重要也比较受欢迎的学科。

  骆海军认为,高中地理于初中地理存在许多不同,主要是三大块。

  一是知识内容构成不同。初中地理偏向于地理基础性常识,比如大洲大洋等区域的识别,主要学习2个“W”,即WHERE(在哪里?)和WHAT(有什么?),讲“地”多,讲“理”很少。

  高中地理真正的在学习地之“理”,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包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形成规律、运动和变化规律等等,要调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学习2个“W”和一个“H”,即WHY?(为什么?),WILL BE(会怎样?),HOW(怎么办)。初中以区域地理为主,感性知识居多。高中系统地理加区域地理,理性知识居多。高中知识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也是不少学生难以适应的原因。

  二是思维要求与难度构成不同。

  高中地理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要将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今年中考社会试题中就是根据一个常见的剖面图辨别云贵高原等区域,以及区域内显著特征。而在高考地理浙江卷中,要求落实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形对河流含沙量、地形对甘蔗种植等条目要求,更为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

  再比如,同样是考察宇宙与地球的知识,中考科学第三题中,只要知道就夏至是宁波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个基本常识即可稳得4分,但在高考地理浙江卷,给定一个任意角度的地球视角,从飞机飞行的角度去看地球上各种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解答诸如经纬度的局部变化特点判断、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抽象思维和立体想象的要求特别高,拿分绝非易事。

  再就是教材编写体系构建不同。初中阶段同学们年龄小,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而初中教材也是充分考虑了同学们这个特点。编写时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同学们记忆。高中同学们年龄增大,学习能力提高,教材在问题的涉及和知识的传授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很多探究内容。

  高中地理三年的学业规划如何统筹安排?

  骆海军:对于初三毕业生,我想首先要做的是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再认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相当大的差异,我在后面也会具体讲到。我们要抱着学习一门新的功课的思想去对待高中地理。那么地理是个什么玩意呢?

  地理是笼统来说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功课。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习的内容不枯燥,贴近生活,接地气。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天上地下,日月星辰与四季轮转,我们周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们衣食住行游....无不是地理的研究对象,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又博大精深,难以揣测。所以说高中地理学习第一步时建立兴趣和动机,建立良好的学科期待。

  高一阶段特别是上半学期是衔接期,这个时期我们要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逐渐认识体验高中地理这门学科,逐渐扭转我们学习地理的惯性方式方法,稳住脚跟。下半学期,当我们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客观认识之后,要重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高一阶段我们学习的是系统地理知识,即必修知识,也是学考范围要求知识和高考选考的核心原理性知识。包括自然地理中的宇宙与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包括人文地理中的城市与人口、产业活动、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在高中,除了语数外是必考科目外,其他学科均为选考科目。通常在高一结束后要针对一年的学习情况确定地理是自己的学考科目还是选考科目。地理通常要么是高一第二学期末,要么是高二,各校安排有所不同。对于2020级同学来讲,由于高考政策再次做了一些调整,学考科目由省厅制定,地理何时学考还不得而知。

  在高二阶段我们主要学习选修模块和区域地理。

  在高三,我们主要是总复习,迎接选考(也就是高考)。地理学科有两次机会(高三的1月份和6月份)。我们要扎实复习,第一学期往往是一轮扫雷式复习,因为期末就要第一次选考了,如果觉得满意,就不用再学再考了。多数同学还要参加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冲刺复习,准备6月份的终极决战,以期有所提高。

  从2020年秋季起,宁波市高中地理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教材,是我省唯一使用这个版本教材的地区,延续了14年的湘教版地理教材退出了舞台。而杭州、温州等其他十个地市使用的是我们现在新高二高三年级使用的湘教版教材的新版本。

  高中地理学习有哪几个关键时间点?

  概括来说,高中地理有三个不得不提的关键时间节点:

  一是高中起始阶段。这是一个转变期与衔接期。地理学科从初中少量零敲碎打的知识演变为有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知识,从有意无意被忽视的学科到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学科,从“玩玩”一样的知识点到貌似高不可攀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加选修四五本教材蕴藏着知识,也蕴藏着玄机,需要同学们有心理准备,要尝试建立与地理学科的友好关系,让初高中的衔接更加流畅和谐。

  二是“七选三”选课阶段。高中并非科科都是高考科目,除了一些高中的艺术班和人文班外,绝大多数同学的高考科目面临一次决策。一般是高一下学期,学校遵循同学们意愿,在包括地理在内的七门功课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三门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专长、能力特点,专业发展意向等,自己决定。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自我评估和判断能力。选择地理,就需要学三年。没有选择地理,学考结束通过后即可不再学下去。这个选择过程是比较审慎的。

  三是第一次选考结束后。高三第一学期1月份将会进行第一次选考,根据选考情况,理论上如果对成绩满意,高中地理学科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或对自己总成绩有宏观上的谋略,就要选择继续复习。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需要自己决定。从近些年情况看,多数同学还是没有浪费两次机会,继续学习地理到高三六月份。

  骆海军说,在宁波四中,选考地理的学生数量是居第一位的,从全省来看,有13万学生选考地理。

  地理学科关键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地理与理化生和政治、历史学科都有一定的交叉点,是一个文理参半的学科,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学好地理从眼前利益看是为了在学考和高考中取得高分,从长远看,能够增强我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高中地理虽然难,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也没有那么可怕。

  多看地图,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工具。许多知识源于其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平时可以茶余饭后多看看地图,在头脑中构建空间和区域概念,使用地图册作为自己的重要工具书。关于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知识和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事物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有鲜活的意义,瞬间就有了生命感。比如喜马拉雅山只是五个字,但是地图上的喜马拉雅山他是有生命的。

  骆海军认为,要从生活中学地理,重视观察,增强课外知识覆盖面。

  如前所述,地理学的东西包罗万象,很多知识并不是书本所讲述的。比如,我们不是农民,却要掌握水稻、小麦、棉花、茶叶等等的生长习性,甚至于我们还要知晓、理解种植方法。

  我们没有去很多地方,却要深度研究某个区域的环境特征,给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条件多看看国家地理杂志和有关地理的电视节目,在旅游活动中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回过头看地理课本,思维就豁然开朗。这样的学习地理你会理解深刻,减少死记硬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宁波四中9年前就启动了研学旅行,这一项目对于地理等学科的推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骆海军认为,地理即生活,生活藏地理。今年高考第一题,就是在城市里面哪个区域适合摆地摊的问题,非常生活化。

  而今年高考的最后一题关于广西甘蔗种植和珠江含沙量的问题,如果你看了《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2018年第一期,你会更加胸有成竹,当然这道题目本身难度不算大。但如果涉猎了这些知识,你就处变不惊,信手拈来。

  善于开展地理想像和地理思考。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要经常开展地理想象,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高中地理的学习,有时会颠覆我们日常生活常识。比如你会发现太阳可以从北边或南边升起,比如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湖水不一定会结冰,比如12点钟的气温并不高……

  这些都需要我们整合相关知识,结合自身思考和推断,得出科学解释和推理。另外,对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都可以从地理角度探究背后的地理知识。比如说面对今年的新冠疫情,我们可以思考地理环境和人口流动、人口结构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疫情对三大产业经济的影响,世界主要疫情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最近我国南方诸多省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也可以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地理知识。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培养从生活中捕捉地理知识的敏锐性,善于思考揭秘隐藏的地理原理。

  还有就是关于教材的处理。教材是地理学习的支柱,必须用好教材。依纲据本,掌握基本地理原理规律。有句话说教材要先读厚,再读薄。就是先在书上做读书或听课笔记,体现自己的理解,挖掘出疑点。再将知识整理归纳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示方法,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化零为整,构建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我们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个知识网络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比如大气环境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零零散散的学习,知识可能会互相干扰,但你会发现,只要你反复研读教材,思索知识前因后果,完全可以形成一张完整的大气环境思维导图,言简意赅,却能一张脉络形成知识纵深,简约而不简单。

  注重学习的基本环节。与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习也是由预习、学习、练习、复习等环节组成,而预习和复习又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在高中课程增多,作业量大的背景下,很多同学往往顾此失彼。如果你当天理解消化,那便是另一番景象了,日积月累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轻松许多。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是基本事实、概念、原理是依托的基础,所以多看书,统筹规划时间,要有时间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做好预复习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从高考选考要求角度看,高中地理学科难点在哪里?怎么突破?

  第一个难点,知识层面上主要难点还是在于自然地理。很多自然地理原理大家可能了然于心,但是解题应考就是另一层面。比如今年高考24-25题,虽然考察知识点无非就是某地某时风向问题,即使你对知识点滚瓜烂熟,但给的情境新颖,需要在头脑中转换成常规情境,当然这里面的转换思路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讲清,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去体会。

  第二个难点在于“图”。地理学科有“无图不成题”的说法,今年浙江高考地理卷,全部29道题目中的23道题目都用到“图”。这里的“图”不仅包括某个区域的地图,也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景观图,关联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等,需要大家全面仔细精准判断识别。就拿分析统计图表为例,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特征趋势。总而言之,就是要细心、全面,然后要转换成解答语言或选择性结论。(不能离开图表去答题)

  第三个难点在于文字表达题。高考地理非选择部分有41分是阅读4组材料,用整段文字表达呈现结论。很多同学做选择题很有心得,但一旦文字表述就黔驴技穷。简单地说,文字表达就是材料解读与信息整合,类似于语文和英语中的阅读理解,答题还是要立足于材料本身,挖掘各种信息及背后隐藏的要点,不宜机械性套用答题模板,否则会脱离语境,表达结构不完整。这方面还是要加强训练。

  有同学和家长认为地理很简单,记记背背,考前突击就可以了,你怎么看?

  骆海军:正如前面我分析的一样,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天壤之别。

  在初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少,中考分值低,能力要求不高,同学们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而且部分家长曾经的学生时代地理学习要求不高,致使地理学科很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造成不少初入高中的同学甚至家长们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源,在历届学生中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诚然,初中的地理知识如果单从应付中考的角度,记记背背加考前突击问题不大。然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由于高中地理被习惯性划归到文科,这种惯性思维造成高中一开始就不重视,继续沿用一些旧思想,真到了关键时刻却知识断层,基础脆弱,造成学科失衡,影响高中学科发展规划。

  高一最开始学习内容诸如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大气环境与水环境等知识,恰是萌发地理学科思维,形成地理学习动机的核心载体,所以学习地理必须开好局。

  学习高中地理也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而不是突击战、闪电战。不能老想着临时抱佛脚,速战速决,而是要久久为功,功到自然成。

  近些年来我省选考地理科目学生比例持续多年走高,而且覆盖了多个层次的学生群体。观看我们节目的同学可能有一半以上要选考地理。所以我这里提醒同学们的是从现在起要重新认识,认真对待地理这门学科。

  在高中地理学习方面,家长们能做些什么?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有不少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指导孩子学科学习。到了高中阶段,可能有的家长会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高中课程难度加大,能力要求提高明显。另一方面,家长如果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即使十分精通学科知识,也不宜过多进行具体学科学法上的干预,比如反复催促孩子刷题背书等等。更多的是对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指导。

  高中地理尤其特别。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有的能够为孩子进行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的解题指导,有的能与孩子在文史哲等学科侃侃而谈,但是对地理学科常常束手无策。

  一方面自己曾经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地理教育,且彼时的地理学科要求与今天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作为冷门学科的地理有很强的专业性,家长们涉猎的多是一些地理常识而非地理学科知识,所以孩子的解题指导也很难参与。但是家长们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关于孩子高中段学习对家长共性的要求我就不说了,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关注时政,关注热点,一起讨论,这其中碰撞出来的一点点火花也许有意无意与地理学科学习产生化学反应。

  二是创造条件多带孩子外面走走,一起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花草虫鱼,绿水青山,天南海北,工厂农场,处处都是学习地理的场所。让孩子寓学于乐,寓乐于学。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资源观、环境观等关乎地理的世界观慢慢成长。

  在暑期,同学们可以预习两个单元内容,了解高中地理的内容编排和框架。借助地图建立自己的空间观念,形成自己模块化的形式,自己画地图自己记地图,把纸上的地图转化成心中的地图。

  地理学科和未来自己要读的大学怎么提前对接?

  这几年从浙江省各学科选考的人数来看,地理学科选择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最近两年初步估算地理大约13万,这在七门选考科目中常常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学校过更是连续两届高居所有科目第一。

  在大学里,地理专业是偏向于理工科的。偏向于理工科的专业选择范围更广一些,比如地理科学、资源环境、测绘、地质勘探、地理信息科学、水文与气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等。偏向于文科的同学,从事地理教育师范类的比较多一些。当然,适宜于文科生就读的地理师范专业在浙江省开设的高校并不多,只有两所即宁波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优质高校非师范类地理学专业也比较多,如大气科学、地质学、人文地理等。即便是高中选择政史地纯文科组合,那么经济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农林类等主流学科门类均能报考。近年来,在不少地区,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种组合的中上层次的学生越来越多,成为这些同学三十五种选课组合中排在前三的选择,而这种组合能够覆盖将近99%的专业要求了。即使是相对较低的政史地传统文科组合,也能覆盖近70%的专业。

  我想说的是,只要你热爱地理,只要你善于地理,只要你选择地理,未来总有属于自己的发挥时间和空间。

  有同学发问,学了很久地理就是成绩提不高,怎么办?

  骆海军认为,要做题而非刷题,而是做1个小时的题,花上足够的时间做反思与评价。不要太心急,学好地理有门道。

  今年地理高考全国卷1成为热搜?能介绍一下火在哪里?与之相比,浙江卷有什么不同?

  今年地理全国卷1自然地理内容占据压倒性优势,完美回避当下社会热点,材料信息少,考的没教,教的没考,难度飙升而被考生吐槽更像是一份本科三年级的期末试卷。

  “一起去爬平顶山吗?”成了一个梗。平顶山与尖顶山、顺坡种葡萄等设问让考生怀疑人生。试卷考察了顺坡垄种植葡萄的原因分析造就了一个可能是真实的段子:买葡萄的时候还问卖家你的葡萄是顺坡垄种植的还是梯田横坡垄种植的,卖家说:我们是平地上大棚种植的。这套试题因此成了网红试题。

  与之相比,浙江高考相当平稳,彰显时代精神、浙江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其中。比如聚焦了地摊经济、对口帮扶与脱贫攻坚、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话题。地理核心素养导向突出,特别是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无孔不入,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也肉眼可见。整份试卷地理味道很浓郁,不偏不怪。主干知识落实到位,强调信息提取与问题解决,与1月份的首考不同,这次题型、难度、考点基本在同学们平时学习准备之中。只要平时复习到位、方法得当,相信就会有好结果。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高中地理怎么学?高级教师骆海军为你划重点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14 16:06:00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有什么不同?如何衔接?

  骆海军说,在初中,地理学科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内容分布在《社会》七年级《认识我们的家园》里面,少量的自然地理知识在九年级上册《科学》里面。涵盖的内容比较少,中考中的分值可能只有十来分。但是在高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功课后,学科属性非常明显,成为一门比较重要也比较受欢迎的学科。

  骆海军认为,高中地理于初中地理存在许多不同,主要是三大块。

  一是知识内容构成不同。初中地理偏向于地理基础性常识,比如大洲大洋等区域的识别,主要学习2个“W”,即WHERE(在哪里?)和WHAT(有什么?),讲“地”多,讲“理”很少。

  高中地理真正的在学习地之“理”,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包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形成规律、运动和变化规律等等,要调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学习2个“W”和一个“H”,即WHY?(为什么?),WILL BE(会怎样?),HOW(怎么办)。初中以区域地理为主,感性知识居多。高中系统地理加区域地理,理性知识居多。高中知识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也是不少学生难以适应的原因。

  二是思维要求与难度构成不同。

  高中地理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要将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今年中考社会试题中就是根据一个常见的剖面图辨别云贵高原等区域,以及区域内显著特征。而在高考地理浙江卷中,要求落实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形对河流含沙量、地形对甘蔗种植等条目要求,更为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

  再比如,同样是考察宇宙与地球的知识,中考科学第三题中,只要知道就夏至是宁波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个基本常识即可稳得4分,但在高考地理浙江卷,给定一个任意角度的地球视角,从飞机飞行的角度去看地球上各种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解答诸如经纬度的局部变化特点判断、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抽象思维和立体想象的要求特别高,拿分绝非易事。

  再就是教材编写体系构建不同。初中阶段同学们年龄小,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而初中教材也是充分考虑了同学们这个特点。编写时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同学们记忆。高中同学们年龄增大,学习能力提高,教材在问题的涉及和知识的传授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很多探究内容。

  高中地理三年的学业规划如何统筹安排?

  骆海军:对于初三毕业生,我想首先要做的是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再认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相当大的差异,我在后面也会具体讲到。我们要抱着学习一门新的功课的思想去对待高中地理。那么地理是个什么玩意呢?

  地理是笼统来说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功课。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习的内容不枯燥,贴近生活,接地气。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天上地下,日月星辰与四季轮转,我们周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们衣食住行游....无不是地理的研究对象,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又博大精深,难以揣测。所以说高中地理学习第一步时建立兴趣和动机,建立良好的学科期待。

  高一阶段特别是上半学期是衔接期,这个时期我们要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逐渐认识体验高中地理这门学科,逐渐扭转我们学习地理的惯性方式方法,稳住脚跟。下半学期,当我们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客观认识之后,要重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高一阶段我们学习的是系统地理知识,即必修知识,也是学考范围要求知识和高考选考的核心原理性知识。包括自然地理中的宇宙与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包括人文地理中的城市与人口、产业活动、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在高中,除了语数外是必考科目外,其他学科均为选考科目。通常在高一结束后要针对一年的学习情况确定地理是自己的学考科目还是选考科目。地理通常要么是高一第二学期末,要么是高二,各校安排有所不同。对于2020级同学来讲,由于高考政策再次做了一些调整,学考科目由省厅制定,地理何时学考还不得而知。

  在高二阶段我们主要学习选修模块和区域地理。

  在高三,我们主要是总复习,迎接选考(也就是高考)。地理学科有两次机会(高三的1月份和6月份)。我们要扎实复习,第一学期往往是一轮扫雷式复习,因为期末就要第一次选考了,如果觉得满意,就不用再学再考了。多数同学还要参加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冲刺复习,准备6月份的终极决战,以期有所提高。

  从2020年秋季起,宁波市高中地理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教材,是我省唯一使用这个版本教材的地区,延续了14年的湘教版地理教材退出了舞台。而杭州、温州等其他十个地市使用的是我们现在新高二高三年级使用的湘教版教材的新版本。

  高中地理学习有哪几个关键时间点?

  概括来说,高中地理有三个不得不提的关键时间节点:

  一是高中起始阶段。这是一个转变期与衔接期。地理学科从初中少量零敲碎打的知识演变为有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知识,从有意无意被忽视的学科到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学科,从“玩玩”一样的知识点到貌似高不可攀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加选修四五本教材蕴藏着知识,也蕴藏着玄机,需要同学们有心理准备,要尝试建立与地理学科的友好关系,让初高中的衔接更加流畅和谐。

  二是“七选三”选课阶段。高中并非科科都是高考科目,除了一些高中的艺术班和人文班外,绝大多数同学的高考科目面临一次决策。一般是高一下学期,学校遵循同学们意愿,在包括地理在内的七门功课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三门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专长、能力特点,专业发展意向等,自己决定。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自我评估和判断能力。选择地理,就需要学三年。没有选择地理,学考结束通过后即可不再学下去。这个选择过程是比较审慎的。

  三是第一次选考结束后。高三第一学期1月份将会进行第一次选考,根据选考情况,理论上如果对成绩满意,高中地理学科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或对自己总成绩有宏观上的谋略,就要选择继续复习。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需要自己决定。从近些年情况看,多数同学还是没有浪费两次机会,继续学习地理到高三六月份。

  骆海军说,在宁波四中,选考地理的学生数量是居第一位的,从全省来看,有13万学生选考地理。

  地理学科关键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地理与理化生和政治、历史学科都有一定的交叉点,是一个文理参半的学科,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学好地理从眼前利益看是为了在学考和高考中取得高分,从长远看,能够增强我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高中地理虽然难,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也没有那么可怕。

  多看地图,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工具。许多知识源于其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平时可以茶余饭后多看看地图,在头脑中构建空间和区域概念,使用地图册作为自己的重要工具书。关于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知识和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事物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有鲜活的意义,瞬间就有了生命感。比如喜马拉雅山只是五个字,但是地图上的喜马拉雅山他是有生命的。

  骆海军认为,要从生活中学地理,重视观察,增强课外知识覆盖面。

  如前所述,地理学的东西包罗万象,很多知识并不是书本所讲述的。比如,我们不是农民,却要掌握水稻、小麦、棉花、茶叶等等的生长习性,甚至于我们还要知晓、理解种植方法。

  我们没有去很多地方,却要深度研究某个区域的环境特征,给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条件多看看国家地理杂志和有关地理的电视节目,在旅游活动中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回过头看地理课本,思维就豁然开朗。这样的学习地理你会理解深刻,减少死记硬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宁波四中9年前就启动了研学旅行,这一项目对于地理等学科的推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骆海军认为,地理即生活,生活藏地理。今年高考第一题,就是在城市里面哪个区域适合摆地摊的问题,非常生活化。

  而今年高考的最后一题关于广西甘蔗种植和珠江含沙量的问题,如果你看了《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2018年第一期,你会更加胸有成竹,当然这道题目本身难度不算大。但如果涉猎了这些知识,你就处变不惊,信手拈来。

  善于开展地理想像和地理思考。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要经常开展地理想象,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高中地理的学习,有时会颠覆我们日常生活常识。比如你会发现太阳可以从北边或南边升起,比如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湖水不一定会结冰,比如12点钟的气温并不高……

  这些都需要我们整合相关知识,结合自身思考和推断,得出科学解释和推理。另外,对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都可以从地理角度探究背后的地理知识。比如说面对今年的新冠疫情,我们可以思考地理环境和人口流动、人口结构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疫情对三大产业经济的影响,世界主要疫情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最近我国南方诸多省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也可以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地理知识。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培养从生活中捕捉地理知识的敏锐性,善于思考揭秘隐藏的地理原理。

  还有就是关于教材的处理。教材是地理学习的支柱,必须用好教材。依纲据本,掌握基本地理原理规律。有句话说教材要先读厚,再读薄。就是先在书上做读书或听课笔记,体现自己的理解,挖掘出疑点。再将知识整理归纳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示方法,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化零为整,构建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我们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个知识网络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比如大气环境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零零散散的学习,知识可能会互相干扰,但你会发现,只要你反复研读教材,思索知识前因后果,完全可以形成一张完整的大气环境思维导图,言简意赅,却能一张脉络形成知识纵深,简约而不简单。

  注重学习的基本环节。与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习也是由预习、学习、练习、复习等环节组成,而预习和复习又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在高中课程增多,作业量大的背景下,很多同学往往顾此失彼。如果你当天理解消化,那便是另一番景象了,日积月累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轻松许多。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是基本事实、概念、原理是依托的基础,所以多看书,统筹规划时间,要有时间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做好预复习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从高考选考要求角度看,高中地理学科难点在哪里?怎么突破?

  第一个难点,知识层面上主要难点还是在于自然地理。很多自然地理原理大家可能了然于心,但是解题应考就是另一层面。比如今年高考24-25题,虽然考察知识点无非就是某地某时风向问题,即使你对知识点滚瓜烂熟,但给的情境新颖,需要在头脑中转换成常规情境,当然这里面的转换思路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讲清,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去体会。

  第二个难点在于“图”。地理学科有“无图不成题”的说法,今年浙江高考地理卷,全部29道题目中的23道题目都用到“图”。这里的“图”不仅包括某个区域的地图,也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景观图,关联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等,需要大家全面仔细精准判断识别。就拿分析统计图表为例,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特征趋势。总而言之,就是要细心、全面,然后要转换成解答语言或选择性结论。(不能离开图表去答题)

  第三个难点在于文字表达题。高考地理非选择部分有41分是阅读4组材料,用整段文字表达呈现结论。很多同学做选择题很有心得,但一旦文字表述就黔驴技穷。简单地说,文字表达就是材料解读与信息整合,类似于语文和英语中的阅读理解,答题还是要立足于材料本身,挖掘各种信息及背后隐藏的要点,不宜机械性套用答题模板,否则会脱离语境,表达结构不完整。这方面还是要加强训练。

  有同学和家长认为地理很简单,记记背背,考前突击就可以了,你怎么看?

  骆海军:正如前面我分析的一样,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有天壤之别。

  在初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少,中考分值低,能力要求不高,同学们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而且部分家长曾经的学生时代地理学习要求不高,致使地理学科很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造成不少初入高中的同学甚至家长们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源,在历届学生中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诚然,初中的地理知识如果单从应付中考的角度,记记背背加考前突击问题不大。然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由于高中地理被习惯性划归到文科,这种惯性思维造成高中一开始就不重视,继续沿用一些旧思想,真到了关键时刻却知识断层,基础脆弱,造成学科失衡,影响高中学科发展规划。

  高一最开始学习内容诸如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大气环境与水环境等知识,恰是萌发地理学科思维,形成地理学习动机的核心载体,所以学习地理必须开好局。

  学习高中地理也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而不是突击战、闪电战。不能老想着临时抱佛脚,速战速决,而是要久久为功,功到自然成。

  近些年来我省选考地理科目学生比例持续多年走高,而且覆盖了多个层次的学生群体。观看我们节目的同学可能有一半以上要选考地理。所以我这里提醒同学们的是从现在起要重新认识,认真对待地理这门学科。

  在高中地理学习方面,家长们能做些什么?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有不少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指导孩子学科学习。到了高中阶段,可能有的家长会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高中课程难度加大,能力要求提高明显。另一方面,家长如果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即使十分精通学科知识,也不宜过多进行具体学科学法上的干预,比如反复催促孩子刷题背书等等。更多的是对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指导。

  高中地理尤其特别。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有的能够为孩子进行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的解题指导,有的能与孩子在文史哲等学科侃侃而谈,但是对地理学科常常束手无策。

  一方面自己曾经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地理教育,且彼时的地理学科要求与今天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作为冷门学科的地理有很强的专业性,家长们涉猎的多是一些地理常识而非地理学科知识,所以孩子的解题指导也很难参与。但是家长们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关于孩子高中段学习对家长共性的要求我就不说了,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关注时政,关注热点,一起讨论,这其中碰撞出来的一点点火花也许有意无意与地理学科学习产生化学反应。

  二是创造条件多带孩子外面走走,一起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花草虫鱼,绿水青山,天南海北,工厂农场,处处都是学习地理的场所。让孩子寓学于乐,寓乐于学。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资源观、环境观等关乎地理的世界观慢慢成长。

  在暑期,同学们可以预习两个单元内容,了解高中地理的内容编排和框架。借助地图建立自己的空间观念,形成自己模块化的形式,自己画地图自己记地图,把纸上的地图转化成心中的地图。

  地理学科和未来自己要读的大学怎么提前对接?

  这几年从浙江省各学科选考的人数来看,地理学科选择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最近两年初步估算地理大约13万,这在七门选考科目中常常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学校过更是连续两届高居所有科目第一。

  在大学里,地理专业是偏向于理工科的。偏向于理工科的专业选择范围更广一些,比如地理科学、资源环境、测绘、地质勘探、地理信息科学、水文与气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等。偏向于文科的同学,从事地理教育师范类的比较多一些。当然,适宜于文科生就读的地理师范专业在浙江省开设的高校并不多,只有两所即宁波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优质高校非师范类地理学专业也比较多,如大气科学、地质学、人文地理等。即便是高中选择政史地纯文科组合,那么经济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农林类等主流学科门类均能报考。近年来,在不少地区,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种组合的中上层次的学生越来越多,成为这些同学三十五种选课组合中排在前三的选择,而这种组合能够覆盖将近99%的专业要求了。即使是相对较低的政史地传统文科组合,也能覆盖近70%的专业。

  我想说的是,只要你热爱地理,只要你善于地理,只要你选择地理,未来总有属于自己的发挥时间和空间。

  有同学发问,学了很久地理就是成绩提不高,怎么办?

  骆海军认为,要做题而非刷题,而是做1个小时的题,花上足够的时间做反思与评价。不要太心急,学好地理有门道。

  今年地理高考全国卷1成为热搜?能介绍一下火在哪里?与之相比,浙江卷有什么不同?

  今年地理全国卷1自然地理内容占据压倒性优势,完美回避当下社会热点,材料信息少,考的没教,教的没考,难度飙升而被考生吐槽更像是一份本科三年级的期末试卷。

  “一起去爬平顶山吗?”成了一个梗。平顶山与尖顶山、顺坡种葡萄等设问让考生怀疑人生。试卷考察了顺坡垄种植葡萄的原因分析造就了一个可能是真实的段子:买葡萄的时候还问卖家你的葡萄是顺坡垄种植的还是梯田横坡垄种植的,卖家说:我们是平地上大棚种植的。这套试题因此成了网红试题。

  与之相比,浙江高考相当平稳,彰显时代精神、浙江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其中。比如聚焦了地摊经济、对口帮扶与脱贫攻坚、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话题。地理核心素养导向突出,特别是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无孔不入,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也肉眼可见。整份试卷地理味道很浓郁,不偏不怪。主干知识落实到位,强调信息提取与问题解决,与1月份的首考不同,这次题型、难度、考点基本在同学们平时学习准备之中。只要平时复习到位、方法得当,相信就会有好结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