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子琪 实习生 陈诺
稻作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处?是从印度、日本传入,还是源自于中国本土?井头山遗址发掘发现的最新成果,为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研究又开辟了一个新时空、新角度。
在井头山遗址旁的工作板房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植物考古专家郑云飞正通过显微镜,仔细辨别、计算、记录着文化层泥土中淘洗出的植物遗存。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着黄连木、益母草、猕猴桃、小穗轴等等植物名字,画写竖线计数。
除了显微镜,他办公桌上的塑料盒中还有一些黑乎乎的小颗粒。这些黑色小颗粒,外行乍一看像是“黑灰”,没啥起眼的。
然而,郑云飞将它们放在显微镜下,又惊又喜——黑黑的,形状像颗小螺蛳,直径约0.5毫米,半颗小米大小。
这是稻谷小穗轴!这对很多人可能是陌生的,但对郑云飞来说,确是意义非凡。在贝丘遗址中,找到稻作遗存,不寻常!
在井头山遗址,从3月中下旬到6月初,郑云飞仅仅找到了一颗稻谷、一颗碳化米,“还挺饱满的,但是碳化米数量很少。大部分留下来的都是一颗颗小穗轴和谷壳。”
这一颗颗小穗轴有什么特殊的呢?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应该对“砻糠”比较熟悉,就是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那么小穗轴,是“砻糠”后面带着的“小尾巴”。
“通过小穗轴,可以鉴别出野生稻和栽培稻!”郑云飞介绍,野生稻的小穗轴会自然脱落,而经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则不会。显微镜下,井头山遗址里出土的一些小穗轴和稻壳仍然连在一起,并且数量不少。
由此,考古学者们推测:8000年前,井头山先人可能就已经在种植水稻了!
“这对于研究稻作农业起源,能够提供更多佐证。”郑云飞惊喜不已,“在井头山遗址,我们发现了很多和水稻有关的遗存物,而且密度很高。”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找找到了少量的碳化米。)
这些稻谷小穗轴,在灰坑、地层中的数量都很多。此前,他们淘洗了2层土壤,在2升土里,就有2600多粒稻米小穗轴,而一颗小穗轴就代表一粒稻米,“可以说是密度很高了”。
郑云飞推断,从目前植物遗存调查结果来看,至少可以用一句话归纳——“井头山时期是一种综合经济”,不单是采集、狩猎、捕捞,也有种植农业,主要作物是水稻。
也就是说,井头山遗址,这个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这个大型“海鲜市场”里,有了稻米的“存在”!井头山先人不单单是吃海鲜,还能上山采野果吃,还能栽培水稻,蒸米饭或煮粥吃。
那从数量来看,井头山当时有多少人工栽培的水稻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郑云飞说,“这也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既重要、又有难度的问题。”
7000多年前,河姆渡先民已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而比河姆渡文化早1000年的井头山,当时的经济形态如何?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仍是个未知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赵辉认为,井头山时期已经有水稻,但对植物的栽培、生产、管理情况,考古工作者还不是很了解。水稻在当时的经济成分中占多大比重,是否比河姆渡时期的比重小一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揭示。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