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志愿服务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越发有看头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0 06:5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8月7日下午2点,鄞州区塘溪镇管江村文化礼堂内,锣鼓声声,20名村民在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聂艳的指导下,排练着她们最新学习的威风锣鼓曲目。

  “自从聂老师来了之后,我们就成了村里最受关注的文艺团队,每次排练都会有村民来观看,我们的表演也有了很大进步。”管江村妇女主任、威风锣鼓队队长朱秋红笑着说。

  103个农村文化礼堂和77名志愿者

  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

  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宁波市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对文艺基础相对薄弱、且有相应文艺团队(骨干)的农村文化礼堂进行辅导,进一步提升文艺团队(骨干)的水平。

  该项目涉及10个区县(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戏剧、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民间文艺等多个艺术门类,共有103个农村文化礼堂和77名文艺志愿者参与。

  透着热闹劲、带着文化感、配备着好设施,文化礼堂志愿服务走进农村后,这些乡村的文化礼堂“变样”了。

  管江村属于文艺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不过也有一些文艺爱好者,在聂艳老师来之前,会自发组织广场舞、越剧、小腰鼓等演出。

  今年四五月份,在得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开展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后,管江村党支部书记杜大贤颇感兴趣,立马和朱秋红等人联系主办方,表达了想请专业志愿者前来村里辅导的意愿。

  于是,聂艳便和管江村结了缘。

  师傅领进门、村里出经费

  管江村威风锣鼓队有模有样

  有着10多年的基层文化工作经历的聂艳,知道基层对民族文化有着很大需求,她最擅长的是大鼓和腰鼓,而管江村的威风锣鼓就属于大鼓中的一类。

  听闻有专业老师前来教学,村子里的文艺爱好者们纷纷报名,在朱秋红等人的组织下,这支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的威风锣鼓队便成立了。

  6月28日晚上,第一堂课在村文化礼堂开授。

  不同于传统大鼓,聂艳在原先鼓乐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因素,如一些需要腰部用力的健身动作;在表情和呈现力上,聂艳也对学员们有所要求,她希望大家能拿出威风锣鼓的气势来,刚健、有力道。

  “而刚开始学的一个星期,我们每个人都累得腰酸背痛,有的人手指被磨破了皮,还起了泡,但大家抱着‘别人可以,我也一定可以’的心态,就这么坚持下来了。”朱秋红告诉记者。

  为了支持这支新团队,村里还出了2万多元经费,购置了大鼓,同时给每名队员配备了专业演出服。

  从6月28日以来,聂艳每周都至少来上一堂课,有时候一周两堂课,大家还会录制视频发到微信群内,随时向聂老师请教,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上了七八堂课。

  7月21日,这支新组成的威风锣鼓团队迎来了第一次正式演出,20名成员个个精神抖擞,在村里为大家表演。两个多小时下来,虽然累得不轻,但看到表演效果非常好,她们都觉得很有意义。

  “我自愿来教她们打鼓,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她们能把威风锣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聂艳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目前为止,她已经接到了5个村文化礼堂关于文艺团队培训的邀约,除管江村外,还有集士港镇集士港村、洞桥镇三李村、慈城镇五联村及五乡镇钟家沙村,分别教授大鼓和腰鼓,几乎每天都安排了行程,忙碌又充实。

  鄞州越剧团成员的到来

  让雅渡村的越剧团队越发专业

  距管江村30多公里的海曙区石碶街道雅渡村文化礼堂,近段时间也很热闹。

  这个三星级文化礼堂内,一楼是宽阔的戏台,还装有中央空调,二楼是10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供新组建的越剧团排练使用。

  和杜大贤一样,雅渡村的村主任李波也很重视村文艺团队的培养。2018年建成文化礼堂后,李波发现,硬件设施够了,“软件”却没有跟上来。

  村文体委员鲍振杰告诉记者:“雅渡村属于城中村,流动人口居多。与其他村相比,文艺基础相对薄弱,有兴趣的也就那么几个文艺爱好者,恰好上级领导重视扶持文化团队,我感觉我们的机会来了。”

  鲍振杰说,在得知有相关项目后,综合考虑越剧是村里比较受欢迎的文艺项目,所以便上报申请了越剧培训。

  此次负责雅渡村志愿服务的是65岁的唐维宝,她是国家二级演员,退休前曾是鄞州区越剧团的成员,8月7日当天,恰好是她来到雅渡村正式上课整两个月的日子。

  在这里,她已经教了越剧《忠魂曲》和《白蛇传》,“先教唱腔,然后排练队形,感觉大家都蛮有基础的。”

  为了方便新组建的越剧团队练习,村里将文化礼堂二楼的党员活动室开辟出来,专门用于排练。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让唐老师和我们近20人的越剧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大家的服装之类,如果有需要,随时向村里开口,保证没有二话。”李波作出承诺,村里将全力支持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

  而这支团队也对越剧充满了兴趣,唐维宝没来的时候,每天晚饭过后的散步时间,他们都会带上行头,到村老年活动室练练唱腔,做一下简单的排练,不断巩固学习效果,等待着重阳节的老年茶话会、国庆节、年夜饭等场合,展示学习成效。

  村民张德英是团队成员之一,她对唐维宝的到来和村里的支持十分感谢:“我是前年开始学唱越剧的,以前感觉就是自娱自乐,自从唐老师来了之后,我觉得我们的表演专业多了,越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只有唱腔,还需要表演等一起配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我,觉得眼下的日子特别开心,既打发了时间,又让我结交了不少朋友。”

  全市已启动54个项目

  优秀项目有机会参加“咱们的村晚”

  像管江村和雅渡村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2020年“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自5月8日在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文化礼堂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启动54个项目(其中25个项目已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12月下旬,市委宣传部拟举办“迎新年”优秀项目展演和颁奖活动,并视情推选1至2个优秀项目参加“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咱们的村晚’”。宁波晚报记者朱琳

  实习生袁先鸣王飞蕴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志愿服务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越发有看头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10 06:56:00

  8月7日下午2点,鄞州区塘溪镇管江村文化礼堂内,锣鼓声声,20名村民在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聂艳的指导下,排练着她们最新学习的威风锣鼓曲目。

  “自从聂老师来了之后,我们就成了村里最受关注的文艺团队,每次排练都会有村民来观看,我们的表演也有了很大进步。”管江村妇女主任、威风锣鼓队队长朱秋红笑着说。

  103个农村文化礼堂和77名志愿者

  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

  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宁波市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对文艺基础相对薄弱、且有相应文艺团队(骨干)的农村文化礼堂进行辅导,进一步提升文艺团队(骨干)的水平。

  该项目涉及10个区县(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戏剧、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民间文艺等多个艺术门类,共有103个农村文化礼堂和77名文艺志愿者参与。

  透着热闹劲、带着文化感、配备着好设施,文化礼堂志愿服务走进农村后,这些乡村的文化礼堂“变样”了。

  管江村属于文艺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不过也有一些文艺爱好者,在聂艳老师来之前,会自发组织广场舞、越剧、小腰鼓等演出。

  今年四五月份,在得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开展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后,管江村党支部书记杜大贤颇感兴趣,立马和朱秋红等人联系主办方,表达了想请专业志愿者前来村里辅导的意愿。

  于是,聂艳便和管江村结了缘。

  师傅领进门、村里出经费

  管江村威风锣鼓队有模有样

  有着10多年的基层文化工作经历的聂艳,知道基层对民族文化有着很大需求,她最擅长的是大鼓和腰鼓,而管江村的威风锣鼓就属于大鼓中的一类。

  听闻有专业老师前来教学,村子里的文艺爱好者们纷纷报名,在朱秋红等人的组织下,这支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的威风锣鼓队便成立了。

  6月28日晚上,第一堂课在村文化礼堂开授。

  不同于传统大鼓,聂艳在原先鼓乐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因素,如一些需要腰部用力的健身动作;在表情和呈现力上,聂艳也对学员们有所要求,她希望大家能拿出威风锣鼓的气势来,刚健、有力道。

  “而刚开始学的一个星期,我们每个人都累得腰酸背痛,有的人手指被磨破了皮,还起了泡,但大家抱着‘别人可以,我也一定可以’的心态,就这么坚持下来了。”朱秋红告诉记者。

  为了支持这支新团队,村里还出了2万多元经费,购置了大鼓,同时给每名队员配备了专业演出服。

  从6月28日以来,聂艳每周都至少来上一堂课,有时候一周两堂课,大家还会录制视频发到微信群内,随时向聂老师请教,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上了七八堂课。

  7月21日,这支新组成的威风锣鼓团队迎来了第一次正式演出,20名成员个个精神抖擞,在村里为大家表演。两个多小时下来,虽然累得不轻,但看到表演效果非常好,她们都觉得很有意义。

  “我自愿来教她们打鼓,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她们能把威风锣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聂艳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目前为止,她已经接到了5个村文化礼堂关于文艺团队培训的邀约,除管江村外,还有集士港镇集士港村、洞桥镇三李村、慈城镇五联村及五乡镇钟家沙村,分别教授大鼓和腰鼓,几乎每天都安排了行程,忙碌又充实。

  鄞州越剧团成员的到来

  让雅渡村的越剧团队越发专业

  距管江村30多公里的海曙区石碶街道雅渡村文化礼堂,近段时间也很热闹。

  这个三星级文化礼堂内,一楼是宽阔的戏台,还装有中央空调,二楼是10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供新组建的越剧团排练使用。

  和杜大贤一样,雅渡村的村主任李波也很重视村文艺团队的培养。2018年建成文化礼堂后,李波发现,硬件设施够了,“软件”却没有跟上来。

  村文体委员鲍振杰告诉记者:“雅渡村属于城中村,流动人口居多。与其他村相比,文艺基础相对薄弱,有兴趣的也就那么几个文艺爱好者,恰好上级领导重视扶持文化团队,我感觉我们的机会来了。”

  鲍振杰说,在得知有相关项目后,综合考虑越剧是村里比较受欢迎的文艺项目,所以便上报申请了越剧培训。

  此次负责雅渡村志愿服务的是65岁的唐维宝,她是国家二级演员,退休前曾是鄞州区越剧团的成员,8月7日当天,恰好是她来到雅渡村正式上课整两个月的日子。

  在这里,她已经教了越剧《忠魂曲》和《白蛇传》,“先教唱腔,然后排练队形,感觉大家都蛮有基础的。”

  为了方便新组建的越剧团队练习,村里将文化礼堂二楼的党员活动室开辟出来,专门用于排练。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让唐老师和我们近20人的越剧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大家的服装之类,如果有需要,随时向村里开口,保证没有二话。”李波作出承诺,村里将全力支持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

  而这支团队也对越剧充满了兴趣,唐维宝没来的时候,每天晚饭过后的散步时间,他们都会带上行头,到村老年活动室练练唱腔,做一下简单的排练,不断巩固学习效果,等待着重阳节的老年茶话会、国庆节、年夜饭等场合,展示学习成效。

  村民张德英是团队成员之一,她对唐维宝的到来和村里的支持十分感谢:“我是前年开始学唱越剧的,以前感觉就是自娱自乐,自从唐老师来了之后,我觉得我们的表演专业多了,越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只有唱腔,还需要表演等一起配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我,觉得眼下的日子特别开心,既打发了时间,又让我结交了不少朋友。”

  全市已启动54个项目

  优秀项目有机会参加“咱们的村晚”

  像管江村和雅渡村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2020年“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项目”自5月8日在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文化礼堂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启动54个项目(其中25个项目已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12月下旬,市委宣传部拟举办“迎新年”优秀项目展演和颁奖活动,并视情推选1至2个优秀项目参加“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咱们的村晚’”。宁波晚报记者朱琳

  实习生袁先鸣王飞蕴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