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一年只约一次!鄞州磬裁桥从水下现身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31 09:05:00报料热线:81850000

  水位退去后,连接桥的山道就显现出来了。

  沿鄞州区塘溪镇梅溪水库而行,临近童村时,水库中间有一座建于1921年的五孔水泥桥。这座桥叫磬裁桥,而当地人则习惯叫做东庆桥。1993年,梅溪上兴建梅溪水库后,磬裁桥就淹没于水中。一年之中,当地人只有在枯水期,才有缘一睹这座曾经走过七十多年的桥。

  磬裁桥在梅溪水库自成一景。

  梅溪发源于大梅山。过去,自塘溪沙村逆流而上,经童村向西,翻越赤堇山可达奉化;而经童村向北,则可翻越大梅山到横溪。梅溪水从赤堇山麓的九曲岭脚涓涓而下,穿过雁村、上周,经童村、沙村、施家桥,一路向东流入金鸡桥。梅溪是大嵩江源头之一。而从沙村往上走,既有群山连绵,又有碧波荡漾,自然景色让人赞叹不已。但在未修梅溪水库之前,从沙村至童村需穿梭于梅溪两岸之间(现成水库底),沿途溪上有三座石桥,东庆桥就是其中一座。

  童村人对东庆桥有种特殊的感情。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东庆桥不仅仅是连接山外的一条纽带,也烙着浓浓的乡愁。上年纪的人对东庆桥感情更为深厚,他们嘴里常念叨着,那个年代拉着手拉车,把山里的山货运出山外,也把山外的日用品拉进山里。这一进一出间,都会与东庆桥打个照面。

  每当枯水期,当地人会来到水库,望着百年的磬裁桥。

  据鄞州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李本侹介绍,东庆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因桥位于宝庆庙东边,所以称为东庆桥。旧时,每当雨水季节,梅溪水暴涨,时常发洪水。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东庆桥就毁于一场洪水中。

  1911年,童村的十三位乡绅,汇聚在童梅芳家商量建桥计划(童梅芳是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后来经童梅芳四处募款,于1913年冬天,在梅溪上重建了东庆桥。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桥旁还增建了一座桥亭。

  东庆桥的命运可谓多灾多难。1916年6月,梅溪又暴发了一次洪水,东庆桥和桥亭全被冲走。童梅芳再次和乡绅一起筹划再建东庆桥。经过多方努力,东庆桥于第二年建造完工。后来,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击梅溪,东庆桥第三次被大水冲毁。

  钱罕书写的桥名清晰可见。

  东庆桥一次次被洪水冲毁的消息传到当时在上海开设莲记管道公司的童村人童中莲的耳朵里。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童中莲得知,有上海“水泥大王”之称的鄞县姜山人陈磬裁,想在家乡捐建十桥十亭消息后,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出资重建东庆桥。陈磬裁一听此事,当即答应下来,并建议用水泥造桥,里面用钢筋支撑,这样不易被水冲毁。1921年12月,东庆桥第四次重建开工,于次年六月完工。同时,在桥南侧重修了桥亭,并在亭前雕刻了两只石兽,用来镇水护桥。

  用水泥钢筋建造的东庆桥长30余米,桥型属民国风格,做工极为精致,两边桥栏刻有图案,是当时大嵩地区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因桥是陈磬裁单独出资建造,为感谢他的善举,童村人把东庆桥改为“磬裁桥”,桥名请书法家钱罕书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桥有了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名称“水下磬裁桥”,并列入文物保护点。

  童村村民在磬裁桥边摸螺蛳。

  如今,经过近百年风雨沧桑的磬裁桥,除桥面有点损坏外,整座桥依旧坚固。每当枯水期,在青水绿水、光影交错中,磬裁桥会探出水面与当地人来个约会。而当地人也喜欢走近它,仿佛从这座近百年的水下磬裁桥中,打捞起山里与山外的许多往事。

  宁波晚报记者胡龙召文/摄通讯员李本侹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一年只约一次!鄞州磬裁桥从水下现身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8-31 09:05:00

  水位退去后,连接桥的山道就显现出来了。

  沿鄞州区塘溪镇梅溪水库而行,临近童村时,水库中间有一座建于1921年的五孔水泥桥。这座桥叫磬裁桥,而当地人则习惯叫做东庆桥。1993年,梅溪上兴建梅溪水库后,磬裁桥就淹没于水中。一年之中,当地人只有在枯水期,才有缘一睹这座曾经走过七十多年的桥。

  磬裁桥在梅溪水库自成一景。

  梅溪发源于大梅山。过去,自塘溪沙村逆流而上,经童村向西,翻越赤堇山可达奉化;而经童村向北,则可翻越大梅山到横溪。梅溪水从赤堇山麓的九曲岭脚涓涓而下,穿过雁村、上周,经童村、沙村、施家桥,一路向东流入金鸡桥。梅溪是大嵩江源头之一。而从沙村往上走,既有群山连绵,又有碧波荡漾,自然景色让人赞叹不已。但在未修梅溪水库之前,从沙村至童村需穿梭于梅溪两岸之间(现成水库底),沿途溪上有三座石桥,东庆桥就是其中一座。

  童村人对东庆桥有种特殊的感情。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东庆桥不仅仅是连接山外的一条纽带,也烙着浓浓的乡愁。上年纪的人对东庆桥感情更为深厚,他们嘴里常念叨着,那个年代拉着手拉车,把山里的山货运出山外,也把山外的日用品拉进山里。这一进一出间,都会与东庆桥打个照面。

  每当枯水期,当地人会来到水库,望着百年的磬裁桥。

  据鄞州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李本侹介绍,东庆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因桥位于宝庆庙东边,所以称为东庆桥。旧时,每当雨水季节,梅溪水暴涨,时常发洪水。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东庆桥就毁于一场洪水中。

  1911年,童村的十三位乡绅,汇聚在童梅芳家商量建桥计划(童梅芳是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后来经童梅芳四处募款,于1913年冬天,在梅溪上重建了东庆桥。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桥旁还增建了一座桥亭。

  东庆桥的命运可谓多灾多难。1916年6月,梅溪又暴发了一次洪水,东庆桥和桥亭全被冲走。童梅芳再次和乡绅一起筹划再建东庆桥。经过多方努力,东庆桥于第二年建造完工。后来,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击梅溪,东庆桥第三次被大水冲毁。

  钱罕书写的桥名清晰可见。

  东庆桥一次次被洪水冲毁的消息传到当时在上海开设莲记管道公司的童村人童中莲的耳朵里。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童中莲得知,有上海“水泥大王”之称的鄞县姜山人陈磬裁,想在家乡捐建十桥十亭消息后,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出资重建东庆桥。陈磬裁一听此事,当即答应下来,并建议用水泥造桥,里面用钢筋支撑,这样不易被水冲毁。1921年12月,东庆桥第四次重建开工,于次年六月完工。同时,在桥南侧重修了桥亭,并在亭前雕刻了两只石兽,用来镇水护桥。

  用水泥钢筋建造的东庆桥长30余米,桥型属民国风格,做工极为精致,两边桥栏刻有图案,是当时大嵩地区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因桥是陈磬裁单独出资建造,为感谢他的善举,童村人把东庆桥改为“磬裁桥”,桥名请书法家钱罕书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桥有了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名称“水下磬裁桥”,并列入文物保护点。

  童村村民在磬裁桥边摸螺蛳。

  如今,经过近百年风雨沧桑的磬裁桥,除桥面有点损坏外,整座桥依旧坚固。每当枯水期,在青水绿水、光影交错中,磬裁桥会探出水面与当地人来个约会。而当地人也喜欢走近它,仿佛从这座近百年的水下磬裁桥中,打捞起山里与山外的许多往事。

  宁波晚报记者胡龙召文/摄通讯员李本侹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