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通讯员 高晓静
触感柔软,能卷曲,中间带有灰色条纹,像这样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塑料薄片”,却能像人类皮肤一样具备触觉、痛觉等感知能力,将有望在未来医学、高端制造等领域大展拳脚。
记者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获悉,由该所自主研发的“电子皮肤”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一套《生活圈》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宁波最新的科研成果。

“这是一整套系统,具备感知层、传导神经和大脑。当受到刺激时,电路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并将相关信号发送给大脑进行解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宜伟介绍。通过优化传感器的模量和结构,这一“电子皮肤”既可感知微弱的蚊虫和脉搏,亦可以感知搬举重物时的压力。
将“电子皮肤”安装在手套中,远处的机械手就能精确捕捉穿戴者的手势,同步感受冷暖、痛觉。戴上这款手套后,下肢行动不便的病人能“隔空取物”,医生能为千里之外的病人做手术。

一条普通的裤子,在搭载了这一“黑科技”之后,就化身为智能运动裤。膝盖处的两个弹性应变传感器能精确捕捉弯曲速度、角度,精准传输到控制端处理,让虚拟世界里的人物与穿戴者跑、跳、蹲同步,起到“我动他动”的人机交互效果。
据了解,人类的皮肤触感响应时间一般为30至50毫秒,而这款电子皮肤的响应时间仅需几毫秒,还可以感知零点几毫克的重量。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功能,让这一材料能具备超越人类皮肤的能力,具备更精细的温度传感、压力传感、痛觉传感功能,在人类无法承受的极限环境下应用,造福人类。”刘宜伟说。

研究团队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前景可期,但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将继续致力于传感器和人造神经突触等基本单元的功能开发,以及人造感知系统的完善,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科技力量。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