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慈溪泥螺”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成为慈溪市首个水产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泥螺,又称“吐铁”,是慈溪小海鲜的典型品种之一,颗粒如蚕豆,贝壳呈卵圆形,外观呈淡黄绿色,略透明,是我市滩涂贝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慈溪泥螺营养丰富,每100g鲜泥螺肉中蛋白质含量为5.5-6.5g,脂肪含量为0.2g左右,氨基酸总量为5.1%-5.5%,其中甘氨酸含量在0.4%以上。泥螺不仅富含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还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润肺、明耳目之药用价值。
杭州湾南岸,绵延的滩涂给慈溪带来了丰盛的小海鲜,蚶子、海瓜子、沙蟹、蛏子、蛤蜊、泥螺、对虾、弹涂鱼、海蜇、丈鱼,尤以龙山黄泥螺最为有名。
慈溪沿海有大片低潮海涂,都是生长泥螺的自然环境,惟独龙山黄泥螺与其他地区所产泥螺不同,具有头长、体黄、脂厚、味道特别鲜美的特点,在江、浙、沪等地颇有影响,早在宋代已有县志记载。
1271年南宋余姚进士厉元吉写《吐铁》诗赞美泥螺:“敢于蛟龙争化雨,肯同鱼鳖竟朝阳”;明代《闽中海错疏》(屠本畯著)记载,“泥螺产四明,鄞县、南田者为第一”;清道光《浒山志》记载,“惟浒山后海所出,大如拇指,壳黄,满壳皆肉、皆油,绝无泥沙,且食之益人”等。
每到桃花季节,等黄泥螺把肚内的“铁”吐尽后,卸下累赘,一身轻松,肉质也变得鲜嫩,而且无泥茎,这个时候的黄泥螺最是肥美。“桃花泥螺”之名由此而来。
“退潮泥螺涨潮蟹”,说的是要把握捕捞的时机。一等到退潮,滩涂上满是泥螺,它们正缓缓地爬行,有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手法问题了。鲜活的黄泥螺,体表都是白沫粘液,身段滑溜,不好把控,所以最好将手指合并,以“抄底”手势捞捏,肯定十拿九稳。
烹饪泥螺的方式很多,如醉泥螺、葱油泥螺、干菜泥螺、茄子泥螺、菜蕻干烧泥螺、糟烧泥螺、泥螺炖豆腐等,不管何种方式,一概的鲜美无比。
据悉,截至目前,慈溪市共有“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慈溪麦冬”“慈溪泥螺”等多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