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半月谈》专访吴国平:育人立德 贵在“成全”
2021-01-07 16:58:34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半月谈记者:顾小立 俞菀

  “德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所有的教育最终都要回答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将‘成全’怎样的人?”在采访的开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判断。

  从首届毕业生、党章守护者张人亚,到2017年感动全国的援疆教师姚仁汉,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中学带着“以德育人”的理念在百年发展中砥砺前行、薪火相承。在该校校长吴国平看来,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德育工作同样不例外。

  1

  爱国主义永远常讲常新

  “无论是对于90后还是00后而言,爱国主义四个字永远常讲常新,永远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

  在吴国平眼中,新世纪后出生的这一代中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倡导爱国主义是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升华,是倡导孩子们为他人考虑、为集体考虑、为国家考虑,是培养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最终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追求远大理想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这是镇海中学师生们普遍认可的奋斗理念。“现在的人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家国情怀,这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吴国平说。

  迈入镇海中学校园,犹如迈入一方历史气息厚重的江南园林。校园中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共有17处,其中3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绕过抗击英军的清军统领裕谦自杀的泮池,站立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生祠碑前,走进牺牲在台北的朱枫烈士的纪念馆,穿过左联五烈士柔石教过书的柔石亭……文脉之气、英雄之气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学校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到张人亚、柔石、张困斋等一批教员校友投身革命的浪潮,镇海中学始终传承红色气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吴国平校长与镇海中学学生不定期开展“校长有约”交流活动

  从“元宵之和”绘画摄影赛到“我们的清明”活动,从校园“汉文化风暴”到纪念“一二九”集体舞大赛,镇海中学致力于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学校培养的全过程。

  吴国平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个有爱国情怀的青年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2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吴国平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德才兼备”的学生,应当具备三种素质:一是知道自己“想要走什么路”,二是知道自己“如何走对这条路”,三是“勇于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德才兼备意味着有温度、有情怀,意味着在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力、自制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越发达,越不能忽视道德建设。拒绝道德冷漠,要从培养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学生开始。”吴国平说。

  2019年,镇海中学学生韩新叶在高考结束后就开始准备材料,将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作为送给自己的18岁“成人礼”。在韩新叶爱心举动的感染下,镇海中学又有9名师生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扩散蔓延,居家学习的镇海中学学生自发提起倡议,为湖北22家医院、37个社区筹集17万余元的善款,还有学生创作了诗歌、乐曲、绘画作品,为前线医护人员加油鼓劲。日常偌大校园公共场地的保洁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吴国平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逐步学会如何抵抗压力、如何疏导情绪,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学生要逐步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表达想法。学习过程绝不可能都是快乐的,校园中那些有苦有泪、有欢有笑的经历,都将指向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3

  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觉得,对中学生谈‘爱国’有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生个性较强,不听大道理;还有声音认为,学生爱国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学校再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教,应该把宝贵的时间用到更重要的学业上去。这两种想法都是需要纠正的。”吴国平说,树人重在立德,而立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个人没有爱国情怀,学业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当然,德育一要贴近学生实际,二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不听所谓大道理的原因,很多时候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与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相脱节。”吴国平表示,倡导“教育自觉”,就是倡导老师主动去了解现在的学生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去感受爱国主义的作用和意义,绝不能一知半解,让学生误入歧途。“作为学校更应该主动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孕穗拔节期’积极作为、创造条件,开发教育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各种合适的载体、路径、方法等。”

  “在你心中,镇海中学的底色是什么颜色?是青石板的苍翠,还是银杏林的金黄?在我看来,它的底色是一抹红色。深秋柿子树的浅红,大成殿肃穆的朱红,红廊璀璨的殷红,融进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2020年“七一”前夕,镇海中学教师周爱红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给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爱国课,激励毕业学子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备受学生好评。

  “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业余党校活动都是在家庭教育中无法实现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吴国平认为,学校要善于以仪式感召人心,以氛围培育红色基因。实践证明,“见贤思齐焉”,学校氛围的熏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不一样的气质和品性。

  “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德育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吴国平说。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半月谈》专访吴国平:育人立德 贵在“成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1-07 16:58:34

  半月谈记者:顾小立 俞菀

  “德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所有的教育最终都要回答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将‘成全’怎样的人?”在采访的开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判断。

  从首届毕业生、党章守护者张人亚,到2017年感动全国的援疆教师姚仁汉,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中学带着“以德育人”的理念在百年发展中砥砺前行、薪火相承。在该校校长吴国平看来,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德育工作同样不例外。

  1

  爱国主义永远常讲常新

  “无论是对于90后还是00后而言,爱国主义四个字永远常讲常新,永远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

  在吴国平眼中,新世纪后出生的这一代中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倡导爱国主义是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升华,是倡导孩子们为他人考虑、为集体考虑、为国家考虑,是培养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些最终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追求远大理想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这是镇海中学师生们普遍认可的奋斗理念。“现在的人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家国情怀,这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吴国平说。

  迈入镇海中学校园,犹如迈入一方历史气息厚重的江南园林。校园中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共有17处,其中3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绕过抗击英军的清军统领裕谦自杀的泮池,站立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生祠碑前,走进牺牲在台北的朱枫烈士的纪念馆,穿过左联五烈士柔石教过书的柔石亭……文脉之气、英雄之气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学校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到张人亚、柔石、张困斋等一批教员校友投身革命的浪潮,镇海中学始终传承红色气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吴国平校长与镇海中学学生不定期开展“校长有约”交流活动

  从“元宵之和”绘画摄影赛到“我们的清明”活动,从校园“汉文化风暴”到纪念“一二九”集体舞大赛,镇海中学致力于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学校培养的全过程。

  吴国平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个有爱国情怀的青年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2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吴国平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德才兼备”的学生,应当具备三种素质:一是知道自己“想要走什么路”,二是知道自己“如何走对这条路”,三是“勇于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德才兼备意味着有温度、有情怀,意味着在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力、自制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越发达,越不能忽视道德建设。拒绝道德冷漠,要从培养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学生开始。”吴国平说。

  2019年,镇海中学学生韩新叶在高考结束后就开始准备材料,将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作为送给自己的18岁“成人礼”。在韩新叶爱心举动的感染下,镇海中学又有9名师生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扩散蔓延,居家学习的镇海中学学生自发提起倡议,为湖北22家医院、37个社区筹集17万余元的善款,还有学生创作了诗歌、乐曲、绘画作品,为前线医护人员加油鼓劲。日常偌大校园公共场地的保洁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吴国平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逐步学会如何抵抗压力、如何疏导情绪,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学生要逐步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表达想法。学习过程绝不可能都是快乐的,校园中那些有苦有泪、有欢有笑的经历,都将指向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3

  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觉得,对中学生谈‘爱国’有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生个性较强,不听大道理;还有声音认为,学生爱国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学校再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教,应该把宝贵的时间用到更重要的学业上去。这两种想法都是需要纠正的。”吴国平说,树人重在立德,而立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个人没有爱国情怀,学业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当然,德育一要贴近学生实际,二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不听所谓大道理的原因,很多时候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与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相脱节。”吴国平表示,倡导“教育自觉”,就是倡导老师主动去了解现在的学生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去感受爱国主义的作用和意义,绝不能一知半解,让学生误入歧途。“作为学校更应该主动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孕穗拔节期’积极作为、创造条件,开发教育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各种合适的载体、路径、方法等。”

  “在你心中,镇海中学的底色是什么颜色?是青石板的苍翠,还是银杏林的金黄?在我看来,它的底色是一抹红色。深秋柿子树的浅红,大成殿肃穆的朱红,红廊璀璨的殷红,融进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2020年“七一”前夕,镇海中学教师周爱红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给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爱国课,激励毕业学子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备受学生好评。

  “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业余党校活动都是在家庭教育中无法实现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吴国平认为,学校要善于以仪式感召人心,以氛围培育红色基因。实践证明,“见贤思齐焉”,学校氛围的熏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不一样的气质和品性。

  “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德育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吴国平说。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