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政经
彻查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监管"硕鼠" 这些人被开除党籍
2021-01-25 15:11:00 稿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相关报道——涉包商银行案 原内蒙古银监局局长及两副局长被开除党籍

  查处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被形象地喻为“‘瓷器店’里打‘老鼠’”,考验着执纪执法者对时、度、策、效的系统把握。

  2019年11月以来,经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历时一年,查明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等6名干部以权谋私、长期包庇纵容包商银行野蛮扩张、违法经营等问题。既稳慎有效揪出助长风险的“硕鼠”,又精准推动堵塞漏洞、悉心守护金融资产这个“玉盘”,一起来看他们如何做到——

  严:紧盯重大金融风险彻查腐败

  2019年5月24日,曾经的“明星”银行——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在金融圈掀起轩然大波。

  包商银行的“陨落”,究其根本在于不法金融集团的持续“掏空”,但监管腐败也是重要助推因素。事件爆发以来,驻会纪检监察组清醒认识金融风险与监管腐败关系,会同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进行外围摸排,为涉案监管干部充分“画像”,备足“弹药”确保一击即中。

  2019年11月16日,一份留置文书摆在了时任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刘金明的面前。刘金明,原任包头银监分局局长,正是其在包头工作期间,包商银行实现了初步扩张。由此,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系列腐败案件的“盖子”逐步揭开。

  一个多月后,内蒙古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贾奇珍,原包头银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柴宝玉被同时留置。贾奇珍从事和分管城商行监管近10年,直至包商银行出现重大风险前,其对包商银行无序扩张仍然听之任之。

  而这,远未结束。2020年6月4日,专案组重拳出击,对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建基,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涛3人同时立案并留置。至此,系列腐败案件全面揭开“盖子”。

  “有问题一定彻底查到底,得到不正当利益者最后一定一无所获!”专案组以“零容忍”的决心深挖彻查系列腐败案件中监管干部被深度“围猎”、监管失守等问题。

  从薛纪宁退休5年被查、原内蒙古银监局班子近乎“一锅端”,到对监管干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凡涉案必查……彻查,绝不仅是说说而已。“即使问题只是价值几百元的羊肉票,也要找涉案人谈话。”审查的细致程度令被谈话者咋舌,也向内蒙古金融行业释放出“监管者和监管对象零物质往来”的强烈信号。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清晰发现,原内蒙古银监局、包头银监分局对包商银行开展现场检查50多次,多次查出严重问题,却从未实施行政处罚,更未对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不仅现场检查从不处罚,而且准入监管避实就虚、蓄意拔高监管评级、信访举报核查敷衍了事,如此明目张胆的大肆“放水”,为包商银行的野蛮扩张大开方便之门。

  监管软弱无力,根子还是那一时期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管党治党宽松软。专案组在严肃查处涉案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站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度,剑指腐败背后的监管漏洞。

  倒查十几年!专案组搜集整理了涉及包商银行的历年行政许可审批材料、现场检查、信访核查、监管评级、行政处罚等监管方面的详细材料。“包商银行设立以来的相关监管材料,我们能找到的都调来了。”据专案组负责同志介绍,仅包商银行设立机构一项,每家的市场准入材料多则近千页,60多家机构的材料加起来,堆满了大半个房间。

  文件材料缺失的,就找当时的具体经手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对电脑里的过程稿、笔记本上的手写记录都“视若珍宝”;同时对照当时当地的法规制度,核实、比对履职行为规范与否……

  乘胜追击!2020年9月至11月,驻会纪检监察组专门抽调10名工作人员,就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及其背后漏洞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光谈话就有四五百人次,特别花费精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对监管漏洞、制度空隙,身处其中的人一找一个准。再结合办案成果,可以说是收获丰硕。”相关同志说。

  稳:反腐败与控风险两手硬

  “金融行业的关联性、信息流动性特别强,因此风险的外溢性也特别强。查办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必须与有效稳控风险相结合。”专案组副组长虞云向记者介绍,为了稳妥查处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监管腐败问题,驻会纪检监察组与会党委、包商银行接管组以及内蒙古当地保持密切沟通,反复评估风险,稳妥选择介入调查时机。

  密切的沟通,得益于顺畅的机制。相关同志告诉记者,系列案件的稳步查办与“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密不可分。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第九监督检查室的领导帮助下,驻会纪检监察组与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化协作、紧密配合,成立联合审查调查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其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与驻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多次沟通部署、排除风险、推进查办。

  与此同时,驻会纪检监察组还协调内蒙古银保监局做好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挤兑等次生金融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案件查办可能波及的高风险机构,我们给予了重点关注。”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专案查办以来,该局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对高风险机构集中的地区进行“点对点”联系,多次现场部署风险防控,“大小会议开了100多次”。

  稳定局面的举措不止于此。2020年6月12日,一度因案件频发而背上沉重思想包袱的内蒙古银保监局,迎来了李欣然的到访。“我受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同志委托,代表会党委来慰问大家,给大家加油鼓劲,希望大家要汲取教训,不要背包袱,用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振奋精神、重塑形象。”该局两处相距近5公里的办公楼,李欣然走遍了每个楼层,与每一位干部见面,鼓励他们放下负担、做好本职。

  选准时机、小心揭开、果断进击,稳住队伍、监测数据、紧盯关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出清风险……一系列稳准实的组合拳接连打出,有力确保系列腐败案件的稳慎彻查。

  实:督填补漏洞促风险防控

  彻查风险背后的腐败,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针对系列腐败案暴露出的监管漏洞,驻会纪检监察组通过专题报告、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有关地方和单位扎笼子、堵漏洞、强监管。

  “令人难以置信,薛纪宁在任7年半间,原内蒙古银监局竟从未在党委会议上研究部署过对包商银行的监管工作。”痛定思痛,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基本制度,“重大风险处置、重大监管事项都要纳入党委议事决策范围”。

  为降低监管权力被“围猎”的风险,内蒙古银保监局还专门成立行政许可、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5个委员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往现场检查可能查而不罚。完善机制后,现场检查职能和行政处罚职能被严格分离,切实提高了查和处的统一性。”局纪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经过不懈努力,该局的政治生态已跨过低谷、完全走上向好的态势。

  累计否决不符合准入要求的行政许可事项33项;处置109家机构的隐性不良贷款;清理“空壳”保险中介机构52家;取消8名高管任职资格、禁止7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依法限制9家机构39户违法违规股东权利……扎实的数据背后,是内蒙古银保监局监管真正“长牙带电”,有力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前沿。

  收到驻会纪检监察组“建议”的,还有银保监会党委和相关部门。一份《关于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系列腐败案件的工作思考及建议》受到会党委的高度重视,并专题研究部署。这也为正忙于强化监管、化解风险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提供了“前线方案”。“这是在‘战场’上总结出的‘作战方案’,实操价值非常高”,该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向记者说道,“也好比是治病之后再把预防指南送上门。”

  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吸取经验教训,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出台了银保监局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处室与纪检监察机构沟通协调机制、城商行民营银行单体机构风险评估机制等6项机制,以强监管促防风险。“我们对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开展了全景式风险排查,目前已排查近90%的表内外资产。”该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彻查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监管"硕鼠" 这些人被开除党籍

稿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21-01-25 15:11:00

  相关报道——涉包商银行案 原内蒙古银监局局长及两副局长被开除党籍

  查处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被形象地喻为“‘瓷器店’里打‘老鼠’”,考验着执纪执法者对时、度、策、效的系统把握。

  2019年11月以来,经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历时一年,查明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等6名干部以权谋私、长期包庇纵容包商银行野蛮扩张、违法经营等问题。既稳慎有效揪出助长风险的“硕鼠”,又精准推动堵塞漏洞、悉心守护金融资产这个“玉盘”,一起来看他们如何做到——

  严:紧盯重大金融风险彻查腐败

  2019年5月24日,曾经的“明星”银行——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在金融圈掀起轩然大波。

  包商银行的“陨落”,究其根本在于不法金融集团的持续“掏空”,但监管腐败也是重要助推因素。事件爆发以来,驻会纪检监察组清醒认识金融风险与监管腐败关系,会同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进行外围摸排,为涉案监管干部充分“画像”,备足“弹药”确保一击即中。

  2019年11月16日,一份留置文书摆在了时任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刘金明的面前。刘金明,原任包头银监分局局长,正是其在包头工作期间,包商银行实现了初步扩张。由此,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系列腐败案件的“盖子”逐步揭开。

  一个多月后,内蒙古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贾奇珍,原包头银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柴宝玉被同时留置。贾奇珍从事和分管城商行监管近10年,直至包商银行出现重大风险前,其对包商银行无序扩张仍然听之任之。

  而这,远未结束。2020年6月4日,专案组重拳出击,对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建基,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涛3人同时立案并留置。至此,系列腐败案件全面揭开“盖子”。

  “有问题一定彻底查到底,得到不正当利益者最后一定一无所获!”专案组以“零容忍”的决心深挖彻查系列腐败案件中监管干部被深度“围猎”、监管失守等问题。

  从薛纪宁退休5年被查、原内蒙古银监局班子近乎“一锅端”,到对监管干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凡涉案必查……彻查,绝不仅是说说而已。“即使问题只是价值几百元的羊肉票,也要找涉案人谈话。”审查的细致程度令被谈话者咋舌,也向内蒙古金融行业释放出“监管者和监管对象零物质往来”的强烈信号。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清晰发现,原内蒙古银监局、包头银监分局对包商银行开展现场检查50多次,多次查出严重问题,却从未实施行政处罚,更未对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不仅现场检查从不处罚,而且准入监管避实就虚、蓄意拔高监管评级、信访举报核查敷衍了事,如此明目张胆的大肆“放水”,为包商银行的野蛮扩张大开方便之门。

  监管软弱无力,根子还是那一时期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管党治党宽松软。专案组在严肃查处涉案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站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度,剑指腐败背后的监管漏洞。

  倒查十几年!专案组搜集整理了涉及包商银行的历年行政许可审批材料、现场检查、信访核查、监管评级、行政处罚等监管方面的详细材料。“包商银行设立以来的相关监管材料,我们能找到的都调来了。”据专案组负责同志介绍,仅包商银行设立机构一项,每家的市场准入材料多则近千页,60多家机构的材料加起来,堆满了大半个房间。

  文件材料缺失的,就找当时的具体经手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对电脑里的过程稿、笔记本上的手写记录都“视若珍宝”;同时对照当时当地的法规制度,核实、比对履职行为规范与否……

  乘胜追击!2020年9月至11月,驻会纪检监察组专门抽调10名工作人员,就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及其背后漏洞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光谈话就有四五百人次,特别花费精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对监管漏洞、制度空隙,身处其中的人一找一个准。再结合办案成果,可以说是收获丰硕。”相关同志说。

  稳:反腐败与控风险两手硬

  “金融行业的关联性、信息流动性特别强,因此风险的外溢性也特别强。查办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必须与有效稳控风险相结合。”专案组副组长虞云向记者介绍,为了稳妥查处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监管腐败问题,驻会纪检监察组与会党委、包商银行接管组以及内蒙古当地保持密切沟通,反复评估风险,稳妥选择介入调查时机。

  密切的沟通,得益于顺畅的机制。相关同志告诉记者,系列案件的稳步查办与“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密不可分。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第九监督检查室的领导帮助下,驻会纪检监察组与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化协作、紧密配合,成立联合审查调查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其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与驻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多次沟通部署、排除风险、推进查办。

  与此同时,驻会纪检监察组还协调内蒙古银保监局做好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挤兑等次生金融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案件查办可能波及的高风险机构,我们给予了重点关注。”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专案查办以来,该局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对高风险机构集中的地区进行“点对点”联系,多次现场部署风险防控,“大小会议开了100多次”。

  稳定局面的举措不止于此。2020年6月12日,一度因案件频发而背上沉重思想包袱的内蒙古银保监局,迎来了李欣然的到访。“我受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同志委托,代表会党委来慰问大家,给大家加油鼓劲,希望大家要汲取教训,不要背包袱,用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振奋精神、重塑形象。”该局两处相距近5公里的办公楼,李欣然走遍了每个楼层,与每一位干部见面,鼓励他们放下负担、做好本职。

  选准时机、小心揭开、果断进击,稳住队伍、监测数据、紧盯关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出清风险……一系列稳准实的组合拳接连打出,有力确保系列腐败案件的稳慎彻查。

  实:督填补漏洞促风险防控

  彻查风险背后的腐败,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针对系列腐败案暴露出的监管漏洞,驻会纪检监察组通过专题报告、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有关地方和单位扎笼子、堵漏洞、强监管。

  “令人难以置信,薛纪宁在任7年半间,原内蒙古银监局竟从未在党委会议上研究部署过对包商银行的监管工作。”痛定思痛,内蒙古银保监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基本制度,“重大风险处置、重大监管事项都要纳入党委议事决策范围”。

  为降低监管权力被“围猎”的风险,内蒙古银保监局还专门成立行政许可、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5个委员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往现场检查可能查而不罚。完善机制后,现场检查职能和行政处罚职能被严格分离,切实提高了查和处的统一性。”局纪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经过不懈努力,该局的政治生态已跨过低谷、完全走上向好的态势。

  累计否决不符合准入要求的行政许可事项33项;处置109家机构的隐性不良贷款;清理“空壳”保险中介机构52家;取消8名高管任职资格、禁止7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依法限制9家机构39户违法违规股东权利……扎实的数据背后,是内蒙古银保监局监管真正“长牙带电”,有力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前沿。

  收到驻会纪检监察组“建议”的,还有银保监会党委和相关部门。一份《关于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系列腐败案件的工作思考及建议》受到会党委的高度重视,并专题研究部署。这也为正忙于强化监管、化解风险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提供了“前线方案”。“这是在‘战场’上总结出的‘作战方案’,实操价值非常高”,该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向记者说道,“也好比是治病之后再把预防指南送上门。”

  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吸取经验教训,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出台了银保监局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处室与纪检监察机构沟通协调机制、城商行民营银行单体机构风险评估机制等6项机制,以强监管促防风险。“我们对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开展了全景式风险排查,目前已排查近90%的表内外资产。”该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