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2021-02-28 06:4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2021宁波两会

  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了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等部门预算草案。根据预算法和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和审查市财政局相关报告,组织市人大代表财经专业小组开展专题审查。大会期间,在汇总各代表团审议意见的基础上,财政经济委员会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市人民政府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预算草案,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收入安排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支出安排遵循了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保障民生的原则,为完成预算任务所提出的各项举措也切合实际、积极有为,预算草案总体是可行的。建议同意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市级预算和市属相关开发园区预算。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中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预算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今年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复苏反弹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剔除去年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和中央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一次性因素,实际可用财力增幅较小,加之“十四五”重大项目开建和民生事业刚性支出,财政“紧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个别地方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大。二是预算绩效管理亟待加强。有些支出绩效目标不够明确,部门责任不够落实,管理举措不够到位,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三是债务风险管控任务艰巨。今明两年政府性债务将进入还本高峰期,拓展融资渠道的政策空间收窄,资金周转困难,偿债压力加大,需要更加积极审慎地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健全绩效管理体系,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对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精准发力,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强化政策调节节奏和力度,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综合效应,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更好地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强化创新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发展新型业态,稳定外贸增长,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供给,建设现代消费体系,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打细算,促进预算管理高水平。牢固确立“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节用裕民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推进完善市与区县(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事权财权清单管理,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牢“三保”底线,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理财积极性。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体系,深化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各项改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和资产运行效益。强化政府性债务监管,有效发挥专项债作用,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三、精心施策,促进民生供给高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甬上乐业”计划,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健康宁波”建设,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优化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更加公平优质教育体系,努力解决就近上学难、共享优教难、城乡均衡难矛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提高文化惠民覆盖面和实效性。持续抓好污染防治,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美丽宁波建设。健全精准扶贫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百姓基本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2-28 06:47:00

  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了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等部门预算草案。根据预算法和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和审查市财政局相关报告,组织市人大代表财经专业小组开展专题审查。大会期间,在汇总各代表团审议意见的基础上,财政经济委员会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市人民政府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预算草案,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收入安排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支出安排遵循了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保障民生的原则,为完成预算任务所提出的各项举措也切合实际、积极有为,预算草案总体是可行的。建议同意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市级预算和市属相关开发园区预算。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中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预算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今年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复苏反弹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剔除去年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和中央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一次性因素,实际可用财力增幅较小,加之“十四五”重大项目开建和民生事业刚性支出,财政“紧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个别地方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大。二是预算绩效管理亟待加强。有些支出绩效目标不够明确,部门责任不够落实,管理举措不够到位,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三是债务风险管控任务艰巨。今明两年政府性债务将进入还本高峰期,拓展融资渠道的政策空间收窄,资金周转困难,偿债压力加大,需要更加积极审慎地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健全绩效管理体系,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对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精准发力,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强化政策调节节奏和力度,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综合效应,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更好地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强化创新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发展新型业态,稳定外贸增长,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供给,建设现代消费体系,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打细算,促进预算管理高水平。牢固确立“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节用裕民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推进完善市与区县(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事权财权清单管理,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牢“三保”底线,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理财积极性。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体系,深化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各项改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和资产运行效益。强化政府性债务监管,有效发挥专项债作用,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三、精心施策,促进民生供给高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甬上乐业”计划,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健康宁波”建设,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优化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更加公平优质教育体系,努力解决就近上学难、共享优教难、城乡均衡难矛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提高文化惠民覆盖面和实效性。持续抓好污染防治,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美丽宁波建设。健全精准扶贫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百姓基本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