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对话”青年柔石:“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2021-04-25 21:5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是共产主义信仰代代相传、灼灼燃烧。

  近日,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请回答1921——两代青年的对话:回到信仰萌芽之时》系列报道,我们将跟随10名来自宁波各地的“90后”,回到信仰萌芽之时,和百年前正值风华正茂的革命先烈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探究先辈们是如何作出青春选择、确定人生信仰的,并激励当代年轻人不忘来路、矢志奋斗,心怀家国、勇往直前。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吴冠夏 俞越 宁海县委报道组 徐铭怿

  跨过石板桥,走过鹅卵石,经过长长的巷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三合院。“吱呀”一声,门被轻轻地推开。

  对于杨建尧来说,这个地方,他曾多次来过。门前许广平题字“柔石故居”的牌匾,院子中央亭亭如盖的桂花树,还有踩上去吱呀作响的木地板,都承载着他年少时的回忆。

  “先生牺牲时29岁,而我今年正好30岁。跨越百年,先生在那头,我在这头。作为同龄之人,心中有无数话想同先生说……”望着前堂戴着眼镜的柔石铜像,杨建尧满眼都是敬意。

  家乡·文艺·小镇青年

柔石故居

  二楼的最西侧,是柔石生前的书房。

  昏黄的煤油灯,落寞的藤椅,满柜子的外文书籍,还有桌上翻得半旧的《彷徨》……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先生当年应该就在这里识字、读书、思考,一步步走上文艺创作之路。”杨建尧拉开椅子,默默坐下,通过小窗,刚好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春意正浓,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跳来跳去。

  成为一个学问家,一直是柔石的人生志向。他酷爱读书,自学多国语言,阅读多国专著,长于书画篆刻音律,也因为好学,他的近视眼镜片就像瓶盖那么厚。

  天真、好学、硬气、热忱、颇有些迂……在友人们纪念柔石的文章里,杨建尧看到了一立体多面的青年,鲁迅那句“台州式的硬气”更是让他和宁海的另一名乡贤方孝孺,联系在了一起。

  在柔石书房的收藏之中,有一张方孝孺的画像,背后写着“永远保存”四个字。“灭十族尚且不怕,何况九族”的铁骨铮铮,就这样浸润在他的骨子里,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柔石

  “对于那时的家乡,柔石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既让他感觉温暖,也成为了其束缚所在。”杨建尧说。

  多灾多难,贫穷落后,偏僻闭塞——上个世纪初,江南小镇禁锢得如罐头一般,安分守己是一种本分也是一种习惯。这让接受了新文化的柔石,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一天,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吃饭,柔石低头眼看着饭碗,一粒一粒地向嘴角边送。在无底洞般的沉默之中,他下定了决心,“来冲破这牢笼的范围罢!我要离开家乡了”。

  自此,小镇青年出走,向着更大的世界奔去。

  苦闷·孤独·知识分子

  “五卅!五卅!别人的血是何等的沸!而我却没有帮他出过一颗汗过!什么爱国团,示威运动,国民大会……和我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结队呼喊着走,而我却独自冷冷静静地去徘徊,好似亡了国,都不相干似的,我好算国民么?惭愧,惭愧……”

  在二楼的陈列馆,杨建尧印象最深的一段,来自柔石自我拷问般的日记。那是1925年9月10日,五卅运动已然轰轰烈烈席卷全国,救亡图存的热潮正在不断扩散蔓延。

宁海中学任教时期

  23岁的柔石,正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历经了人生前所未有的苦闷。文章卖不出去,“买书之欲又炽”,只能依靠兄长接济,有时,身上甚至连买大饼油条的铜板也没有。

  “从本心出发,他想出国深造,想写作做学问,但一切客观条件不能如他所愿。与此同时,在新道德和旧道德之间,在新思维和旧秩序之间,柔石卡在其中,矛盾而又徘徊。”杨建尧叹了口气。

  与此相呼应的,是其写作的中篇小说《二月》。同样也是江南小镇,同样也是教书育人,男主人公萧涧秋同样卡在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生命格调和生活情趣,却也有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漂泊感、边缘感。

  “极想有为,怀着热爱”——那一代包括柔石在内的年轻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依然觉醒,但却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世界无法融入、无路可走。

柔石的诗《战》

  年轻的柔石,试图求助于教育,认为“教育能普及,则无论何事,皆不难迎刃而解矣”;但“亭旁暴动”的失败和宁海中学遇劫,则让他不得不单身出走上海,也正是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走上了另一条光明的出路。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斗争·牺牲·热血青年

  “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杨建尧一字一句地读着鲁迅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正是因为这篇纪念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中国青年。

  1928年,上海,景云里。26岁的柔石遇到了已是文坛大拿的鲁迅,弄文学、编《朝花》、办期刊、搞翻译,筹备成立“左联”、写成《为了奴隶的母亲》……1930年,柔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组织和鲁迅联系的桥梁。

柔石与鲁迅

  “在我看来,鲁迅和柔石的关系,有点像父子。正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柔石不仅文学创作更加成熟,还一改往日的多愁善感,成为了一个在白色恐怖之中敢于斗争的热血青年。”杨建尧说。

  1931年2月7日,上海,大雪。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柔石,身中十弹,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年仅29岁。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有很复杂的情绪。敬仰的是先生一生轰轰烈烈、视死如归,惋惜的是其人生的短暂,本是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却就此陨落。”杨建尧说。

  他还记得,16岁那年进入柔石中学读书。“金桥文学社”社团第一次活动,他即兴作了《像柔石一样活着》的演讲,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匆匆,应该如柔石一样,为了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

鲁迅写的纪念诗文

  “多年以后,我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也有过彷徨苦闷。每当疲惫之时,我都会到柔石故居去走走,提醒自己要始终初心不改、奋斗不止,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中华而奋斗终生。”杨建尧说。

  相关新闻:

  “对话”青年冯定:“逆境总是有的,人生就是进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对话”青年柔石:“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4-25 21:51:00

  宁网编前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是共产主义信仰代代相传、灼灼燃烧。

  近日,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推出《请回答1921——两代青年的对话:回到信仰萌芽之时》系列报道,我们将跟随10名来自宁波各地的“90后”,回到信仰萌芽之时,和百年前正值风华正茂的革命先烈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探究先辈们是如何作出青春选择、确定人生信仰的,并激励当代年轻人不忘来路、矢志奋斗,心怀家国、勇往直前。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合 吴冠夏 俞越 宁海县委报道组 徐铭怿

  跨过石板桥,走过鹅卵石,经过长长的巷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三合院。“吱呀”一声,门被轻轻地推开。

  对于杨建尧来说,这个地方,他曾多次来过。门前许广平题字“柔石故居”的牌匾,院子中央亭亭如盖的桂花树,还有踩上去吱呀作响的木地板,都承载着他年少时的回忆。

  “先生牺牲时29岁,而我今年正好30岁。跨越百年,先生在那头,我在这头。作为同龄之人,心中有无数话想同先生说……”望着前堂戴着眼镜的柔石铜像,杨建尧满眼都是敬意。

  家乡·文艺·小镇青年

柔石故居

  二楼的最西侧,是柔石生前的书房。

  昏黄的煤油灯,落寞的藤椅,满柜子的外文书籍,还有桌上翻得半旧的《彷徨》……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先生当年应该就在这里识字、读书、思考,一步步走上文艺创作之路。”杨建尧拉开椅子,默默坐下,通过小窗,刚好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春意正浓,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跳来跳去。

  成为一个学问家,一直是柔石的人生志向。他酷爱读书,自学多国语言,阅读多国专著,长于书画篆刻音律,也因为好学,他的近视眼镜片就像瓶盖那么厚。

  天真、好学、硬气、热忱、颇有些迂……在友人们纪念柔石的文章里,杨建尧看到了一立体多面的青年,鲁迅那句“台州式的硬气”更是让他和宁海的另一名乡贤方孝孺,联系在了一起。

  在柔石书房的收藏之中,有一张方孝孺的画像,背后写着“永远保存”四个字。“灭十族尚且不怕,何况九族”的铁骨铮铮,就这样浸润在他的骨子里,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柔石

  “对于那时的家乡,柔石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既让他感觉温暖,也成为了其束缚所在。”杨建尧说。

  多灾多难,贫穷落后,偏僻闭塞——上个世纪初,江南小镇禁锢得如罐头一般,安分守己是一种本分也是一种习惯。这让接受了新文化的柔石,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一天,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吃饭,柔石低头眼看着饭碗,一粒一粒地向嘴角边送。在无底洞般的沉默之中,他下定了决心,“来冲破这牢笼的范围罢!我要离开家乡了”。

  自此,小镇青年出走,向着更大的世界奔去。

  苦闷·孤独·知识分子

  “五卅!五卅!别人的血是何等的沸!而我却没有帮他出过一颗汗过!什么爱国团,示威运动,国民大会……和我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结队呼喊着走,而我却独自冷冷静静地去徘徊,好似亡了国,都不相干似的,我好算国民么?惭愧,惭愧……”

  在二楼的陈列馆,杨建尧印象最深的一段,来自柔石自我拷问般的日记。那是1925年9月10日,五卅运动已然轰轰烈烈席卷全国,救亡图存的热潮正在不断扩散蔓延。

宁海中学任教时期

  23岁的柔石,正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历经了人生前所未有的苦闷。文章卖不出去,“买书之欲又炽”,只能依靠兄长接济,有时,身上甚至连买大饼油条的铜板也没有。

  “从本心出发,他想出国深造,想写作做学问,但一切客观条件不能如他所愿。与此同时,在新道德和旧道德之间,在新思维和旧秩序之间,柔石卡在其中,矛盾而又徘徊。”杨建尧叹了口气。

  与此相呼应的,是其写作的中篇小说《二月》。同样也是江南小镇,同样也是教书育人,男主人公萧涧秋同样卡在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生命格调和生活情趣,却也有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漂泊感、边缘感。

  “极想有为,怀着热爱”——那一代包括柔石在内的年轻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依然觉醒,但却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世界无法融入、无路可走。

柔石的诗《战》

  年轻的柔石,试图求助于教育,认为“教育能普及,则无论何事,皆不难迎刃而解矣”;但“亭旁暴动”的失败和宁海中学遇劫,则让他不得不单身出走上海,也正是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走上了另一条光明的出路。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斗争·牺牲·热血青年

  “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杨建尧一字一句地读着鲁迅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正是因为这篇纪念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中国青年。

  1928年,上海,景云里。26岁的柔石遇到了已是文坛大拿的鲁迅,弄文学、编《朝花》、办期刊、搞翻译,筹备成立“左联”、写成《为了奴隶的母亲》……1930年,柔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组织和鲁迅联系的桥梁。

柔石与鲁迅

  “在我看来,鲁迅和柔石的关系,有点像父子。正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柔石不仅文学创作更加成熟,还一改往日的多愁善感,成为了一个在白色恐怖之中敢于斗争的热血青年。”杨建尧说。

  1931年2月7日,上海,大雪。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柔石,身中十弹,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年仅29岁。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有很复杂的情绪。敬仰的是先生一生轰轰烈烈、视死如归,惋惜的是其人生的短暂,本是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却就此陨落。”杨建尧说。

  他还记得,16岁那年进入柔石中学读书。“金桥文学社”社团第一次活动,他即兴作了《像柔石一样活着》的演讲,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匆匆,应该如柔石一样,为了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

鲁迅写的纪念诗文

  “多年以后,我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也有过彷徨苦闷。每当疲惫之时,我都会到柔石故居去走走,提醒自己要始终初心不改、奋斗不止,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中华而奋斗终生。”杨建尧说。

  相关新闻:

  “对话”青年冯定:“逆境总是有的,人生就是进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