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71岁“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股市投资是一生的事业
2021-06-15 07:22:51 稿源: 澎湃新闻  

  6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怀定家属处获悉,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杨百万 东方网·纵相新闻官方微博 资料图

  杨怀定,就是资本市场上鼎鼎大名的“杨百万”,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他以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直接受益者。

  杨怀定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做散户的,要用心,要理智,不要做‘傻户’。”“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这些平民化的格言,成为杨怀定投资生涯的经典。

  可以说,杨怀定的传奇折射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

  第一桶金:国库券成就第一个百万

  公开资料显示,杨怀定,1950年生,祖籍江苏镇江,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

  33年前,38岁的杨怀定还在上海铁合金厂工作,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守着工厂的仓库。不过,骨子里的不甘平淡注定让杨怀定放弃那种安稳的生活。揣着两万元积蓄,他辞去公职开始了投资生涯。

  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

  杨怀定从工厂辞职,他很快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试点城市的银行为了周转资金,会以低于面值(100元)的价格出售国库券,从而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出现套利空间。于是他想到国库券异地买卖这条路子。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杨怀定一大早赶到网点,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利率15%的3年期国库券,当天下午涨到112元。他赶紧卖掉,赚了800元,相当于在工厂工作时一年的工资。

  自此以后,如法炮制,一发不可收拾。

  复利效应之下,杨怀定两个月就赚到10万元。随着试点从第一批7个城市扩大到第二批54个城市,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每张国库券各地之间的差价可以大到超过10元。

  当时,越贫困的地方,当地的国库券就越便宜。人们当时的金融意识也比较淡薄,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许多地方发行国库券靠摊派,而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打八折抛售给银行。银行普遍缺资金,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元,杨怀定带着现金去买,当地银行把他当救星。

  杨怀定的本金快速膨胀,很快过了百万元,就这样,他凭借倒卖国库券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赚钱机会都没放过

  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后,杨怀定开始转战股市。

  杨怀定大手笔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现为:云赛智联,600602),面值100元,此前最高涨到140多元,当时跌到91元,这是老股民们俗称的“老八股”之一。

  在买入之前,杨怀定观察这只股票一年多。当时股票分几种,一是甲种,红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二是乙种,下保底上不封顶;三是非甲非乙,既保底又封顶。电真空是非甲非乙,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

  杨怀定第一次就买了3000股。算一算,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就是4万多元。

  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股价涨到800元。杨怀定抛了股票后出门旅游了一个月,因为他知道,下跌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结果一直跌到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的成立,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启航,并从此进入轰轰烈烈大发展时代。

  交易所开业第一天,电真空开盘报365.70元/股,最终收报384元/股,成交1160股,杨怀定一个人买进了500股。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并跻身上海第一批大户之列。

  从1988年起辞职倒腾国库券,到早期股市闻名遐迩的散户大王,哪怕是车牌和房产交易,只要杨怀定手上一过就能赚上一笔。

  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杨怀定,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成为上海少数拥有“Z”字牌照的私家车主。后来,他把“Z”字车牌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上的还是浙江牌照,这么一倒腾又赚了13万。

  1993年,杨怀定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闸北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2002年,又用炒股获利购买三室二厅新房,当初单价只有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起码翻了30倍。

  杨怀定曾有一句炒股妙语: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只做坚定的“滑头”。如此善于运用资金的“滑头”,被一些大学教授称之为“平民金融家”。

  杨怀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第一桶金是靠念报纸念出来的,当年最多时,杨怀定订了70多种报纸,还甚至把茅盾小说《子夜》当作股市入门“教科书”。2013年,杨怀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现在不订报纸,而是用iPad看报,“这个是我自己买的,每天看几十个权威网站,找各种经济、政治新闻很方便,加上看电视新闻,每天四五个小时下来,你要进行深度分析,不愁找不到股市机会。”

  父子上阵自制“秘笈”

  成名后的杨怀定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讲课作报告,在报刊发表文章。不过,他的投资策略早已不复当年激进,他和儿子共同打理着一家炒股工作室,过着低调而又平淡的生活。

  股海沉浮数十载,与杨怀定同辈的股民大部分都退出股市,只有他还带着下一代,每天在孜孜不倦看盘。

  “投资者永远是不成熟的。不经过几轮熊市的洗礼,他们不会领略到股市投资的真谛。”杨怀定曾这样说过,他希望和充满潜力的中国股市一起成长,和数以亿计的中国股民一起成熟,股市投资是他“一生的事业”。

  学历不高的杨怀定还出版了约五本书,其中《要做股市赢家》甚至获评"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

  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杨怀定写道:"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杨怀定一生感到最荣耀的,是2000年10月,他以一个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为MBA金融研究生讲授证券市场的理念和实务。

  杨怀定是市场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这个市场上,不仅赚了钱,而且找到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用武之地。

  不过,此后的日子里,杨怀定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即使是2020年资本市场三十年之际,杨怀定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邀约。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71岁“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股市投资是一生的事业

稿源: 澎湃新闻 2021-06-15 07:22:51

  6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怀定家属处获悉,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杨百万 东方网·纵相新闻官方微博 资料图

  杨怀定,就是资本市场上鼎鼎大名的“杨百万”,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他以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直接受益者。

  杨怀定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做散户的,要用心,要理智,不要做‘傻户’。”“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这些平民化的格言,成为杨怀定投资生涯的经典。

  可以说,杨怀定的传奇折射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

  第一桶金:国库券成就第一个百万

  公开资料显示,杨怀定,1950年生,祖籍江苏镇江,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

  33年前,38岁的杨怀定还在上海铁合金厂工作,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守着工厂的仓库。不过,骨子里的不甘平淡注定让杨怀定放弃那种安稳的生活。揣着两万元积蓄,他辞去公职开始了投资生涯。

  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

  杨怀定从工厂辞职,他很快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试点城市的银行为了周转资金,会以低于面值(100元)的价格出售国库券,从而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出现套利空间。于是他想到国库券异地买卖这条路子。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杨怀定一大早赶到网点,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利率15%的3年期国库券,当天下午涨到112元。他赶紧卖掉,赚了800元,相当于在工厂工作时一年的工资。

  自此以后,如法炮制,一发不可收拾。

  复利效应之下,杨怀定两个月就赚到10万元。随着试点从第一批7个城市扩大到第二批54个城市,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每张国库券各地之间的差价可以大到超过10元。

  当时,越贫困的地方,当地的国库券就越便宜。人们当时的金融意识也比较淡薄,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许多地方发行国库券靠摊派,而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打八折抛售给银行。银行普遍缺资金,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元,杨怀定带着现金去买,当地银行把他当救星。

  杨怀定的本金快速膨胀,很快过了百万元,就这样,他凭借倒卖国库券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赚钱机会都没放过

  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后,杨怀定开始转战股市。

  杨怀定大手笔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现为:云赛智联,600602),面值100元,此前最高涨到140多元,当时跌到91元,这是老股民们俗称的“老八股”之一。

  在买入之前,杨怀定观察这只股票一年多。当时股票分几种,一是甲种,红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二是乙种,下保底上不封顶;三是非甲非乙,既保底又封顶。电真空是非甲非乙,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

  杨怀定第一次就买了3000股。算一算,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就是4万多元。

  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股价涨到800元。杨怀定抛了股票后出门旅游了一个月,因为他知道,下跌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结果一直跌到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的成立,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启航,并从此进入轰轰烈烈大发展时代。

  交易所开业第一天,电真空开盘报365.70元/股,最终收报384元/股,成交1160股,杨怀定一个人买进了500股。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并跻身上海第一批大户之列。

  从1988年起辞职倒腾国库券,到早期股市闻名遐迩的散户大王,哪怕是车牌和房产交易,只要杨怀定手上一过就能赚上一笔。

  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杨怀定,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成为上海少数拥有“Z”字牌照的私家车主。后来,他把“Z”字车牌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上的还是浙江牌照,这么一倒腾又赚了13万。

  1993年,杨怀定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闸北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2002年,又用炒股获利购买三室二厅新房,当初单价只有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起码翻了30倍。

  杨怀定曾有一句炒股妙语: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只做坚定的“滑头”。如此善于运用资金的“滑头”,被一些大学教授称之为“平民金融家”。

  杨怀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第一桶金是靠念报纸念出来的,当年最多时,杨怀定订了70多种报纸,还甚至把茅盾小说《子夜》当作股市入门“教科书”。2013年,杨怀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现在不订报纸,而是用iPad看报,“这个是我自己买的,每天看几十个权威网站,找各种经济、政治新闻很方便,加上看电视新闻,每天四五个小时下来,你要进行深度分析,不愁找不到股市机会。”

  父子上阵自制“秘笈”

  成名后的杨怀定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讲课作报告,在报刊发表文章。不过,他的投资策略早已不复当年激进,他和儿子共同打理着一家炒股工作室,过着低调而又平淡的生活。

  股海沉浮数十载,与杨怀定同辈的股民大部分都退出股市,只有他还带着下一代,每天在孜孜不倦看盘。

  “投资者永远是不成熟的。不经过几轮熊市的洗礼,他们不会领略到股市投资的真谛。”杨怀定曾这样说过,他希望和充满潜力的中国股市一起成长,和数以亿计的中国股民一起成熟,股市投资是他“一生的事业”。

  学历不高的杨怀定还出版了约五本书,其中《要做股市赢家》甚至获评"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

  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杨怀定写道:"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杨怀定一生感到最荣耀的,是2000年10月,他以一个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为MBA金融研究生讲授证券市场的理念和实务。

  杨怀定是市场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这个市场上,不仅赚了钱,而且找到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用武之地。

  不过,此后的日子里,杨怀定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即使是2020年资本市场三十年之际,杨怀定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邀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