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百年漂泊终回故土 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
2021-07-24 13:09:08 稿源: 央视新闻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是我国石窟雕塑发展艺术史中的瑰宝,反映了那段时期生机勃勃的历史风貌,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遭到大规模盗掘。经国家文物局调查和追索,今天(24日)上午,天龙山石窟终于迎来第一件回归文物。

  历经曲折追索过程,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促成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祖国,回归原属地。今天上午,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正式入藏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为迎接佛首归来,文物部门特别推出了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不仅汇集了天龙山石窟近一百年的沧桑变迁,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回归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部分景观复制到展厅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观众看到这个佛首之后,同时也能感受到它在第8窟中的原始位置和原来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隋代是佛教石窟逐渐中国本土化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它是从北齐“张得其肉”的塑像风格到唐代的丰满圆润的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期。

  回归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北壁紧靠崖体,崖体裂隙比较严重,佛首如果放置原位将难免会有一定程度风化。因此,佛首将在博物馆内永久展出。而展厅内特别设计的灯光和超低反射率的展柜等,将佛首极具魅力的轮廓线条完美呈现。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介绍:他的脸是比较红圆,而且眉毛是弯弯的,双眼微闭,嘴角是微微上扬,有一种非常祥和、平静的一个微笑,这个是隋代比较典型的一个造像风格。我想从这种造像上,可以显示出我们隋代佛教造像的一个审美特征,还有工匠的一个高超雕刻技艺。

  国家文物局和山西文物部门通过多年调查,发现天龙山石窟共有240余尊造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掘,明确去向的有157件,分布在全世界11个国家,31座博物馆和一些私人的藏家手中。此次回归的第8窟佛首从发现到追索回国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百年漂泊终回故土 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

稿源: 央视新闻 2021-07-24 13:09:08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是我国石窟雕塑发展艺术史中的瑰宝,反映了那段时期生机勃勃的历史风貌,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遭到大规模盗掘。经国家文物局调查和追索,今天(24日)上午,天龙山石窟终于迎来第一件回归文物。

  历经曲折追索过程,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促成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祖国,回归原属地。今天上午,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正式入藏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为迎接佛首归来,文物部门特别推出了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不仅汇集了天龙山石窟近一百年的沧桑变迁,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回归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部分景观复制到展厅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观众看到这个佛首之后,同时也能感受到它在第8窟中的原始位置和原来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隋代是佛教石窟逐渐中国本土化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它是从北齐“张得其肉”的塑像风格到唐代的丰满圆润的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期。

  回归佛首原本所在的第8窟北壁紧靠崖体,崖体裂隙比较严重,佛首如果放置原位将难免会有一定程度风化。因此,佛首将在博物馆内永久展出。而展厅内特别设计的灯光和超低反射率的展柜等,将佛首极具魅力的轮廓线条完美呈现。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介绍:他的脸是比较红圆,而且眉毛是弯弯的,双眼微闭,嘴角是微微上扬,有一种非常祥和、平静的一个微笑,这个是隋代比较典型的一个造像风格。我想从这种造像上,可以显示出我们隋代佛教造像的一个审美特征,还有工匠的一个高超雕刻技艺。

  国家文物局和山西文物部门通过多年调查,发现天龙山石窟共有240余尊造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掘,明确去向的有157件,分布在全世界11个国家,31座博物馆和一些私人的藏家手中。此次回归的第8窟佛首从发现到追索回国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