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文娱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数字化实践
2021-09-24 08:36:59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

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

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

    

宁波市文物工作信息系统架构图

    

工作人员对海曙区文保单位延爽亭进行信息采集。(陈青摄)

  当前,数字变革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以信息资源处理、分发和共享为主要表征的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引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样,在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化改革顺势而立,应运而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18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深入领会贯彻上级精神,以数字赋能的方式,推动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自2005年至今,宁波陆续建起宁波文化遗产网、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宁波市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宁波市文物安全管理数据库、宁波市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形成了宁波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的现有基本构架。同时,还开展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具体工作,引领了全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新理念。

  互联网平台构建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模式

  全国首设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为提高宁波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的管理水平,2005年,宁波严格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著录说明》(2014版)要求,建成了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该数据库也是全国文博系统首家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已通过验收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按照相关要求,系统、准确地进行数字化录入、存储备份,成为可编辑、可检索的数字化档案,为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性服务。同时,数据库还具备档案续补功能,确保了档案信息的延续性。截至2020年,宁波33处(106个文物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31处已通过档案验收,记录档案数据库内录入完成30处;87处(135个文物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86处已通过档案验收,记录档案数据库录入完成61处。

  宁波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历经四次升级改版,实现了从单机版到局域网版再到现在的互联网版的提升,促进了不可移动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及信息应用多样化。

  首个实现与国家监测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对遗产申报地相关遗产点的监测要求,2014年,宁波全面启动大运河(宁波段)文化遗产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程,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已有综合数据库系统,诸如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大运河文物监测的图形化展示;导入无人机遥感监测的专题监测数据,实现大运河陆空立体化监测;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专有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优化报送数据管理流程,设置数据报送状态管理、数据催报、数据审核及退回等功能。2020年6月,按照国家文物局“两级平台、三级管理”的总体要求,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率先实现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总平台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34个城市中首个完成有效衔接的城市,成功建立起“规范统一、填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共享”大运河遗产监测保护处置机制和科学决策分析系统。截至2020年末,共有15个部门(用户)登录平台,累计登录使用1121次,上报监测报表1166份,接收各类遗产监测数据504438条,开展移动巡查461次,涉及巡查路线20条,上报移动巡查报表350份,建立视频监测点7处。目前,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凭借其动态化、信息化、可视化等特性,为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精准化管理与科学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全省首建文物保护项目全过程监管模式。随着全市文物保护资金的增加,文物保护项目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规范文保项目申报与全过程管理,宁波集结技术力量,于2016年10月建成了宁波市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管理对象包括了全市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数据库管理平台对文物保护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如文物保护工程的登记、立项、勘察、施工及监理、竣工验收、结项;文物保护规划的登记、立项、编制与评审、申报与批复、政府批准与公布。整合后将汇总统计、分类展示进行模块化,使其在统一工作门户直接呈现。通过对文物保护项目全过程的流程化、节点化跟踪记录,实现了全市文物保护项目的全面动态监控和有效管理,同时也为文保项目储备和经费拨付提供了数据支撑。2021年3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再次对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进行了优化提升,精简繁复程序,增加经费申报、项目评估、预算审核、经费执行等监管功能,切实实现了对全市文物保护项目前期申报、中期实施、后期评估的全过程监管。

  全省首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电子化移动巡查。2017年6月,文物安全管理平台正式应用。该平台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文物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依托电脑端和移动终端(平板)两种途径,市、各区县(市)文物部门及直接责任单位三级联动,对文物本体和消防安全实行电子化移动巡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评估文物现状及影响文物安全的各类要素信息,设置在线发送整改意见书、建立安全巡视档案、提醒督促隐患整改等操作功能,从而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抢险、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21年5月,为提高安全检查效率及覆盖率,宁波对文物安全管理平台进行了优化提升,再次开发“浙政钉端”和“微信小程序端”两个安全检查程序,检查终端由平板调整为手机。其中,浙政钉端口主要是市、区县(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使用;微信小程序端主要是各区域责任文保员使用,通过微信搜索小程序,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同时,将安全检查内容按专业性逐级提高,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用时长、程序繁琐等弊端。市级检查人员专业性最强,检查内容最全面;区县(市)级检查人员检查内容适中,但常见的基本安全隐患要检查到位;乡镇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及责任文保员检查内容最少,但重点突出。

  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数字化全覆盖。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上述各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信息数据源,支持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物基础数据查询和展示。通过对全市各级文保单位(点)的名称、代码、基本情况、照片、图纸和地图、GPS定位等文物本体信息及保护管理信息与扩展信息的采集、录入,数据库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数据库的字段是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信息为基础,并结合文物工作相关需求,增加了如“两划”划定情况、开放情况、保护规划编制情况、记录档案验收情况、文物地方特色类型、管理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主体)等内容。通过对文物基础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管理者能全面、及时获取各文保单位(点)的基础资料和管理现状,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截至2021年,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及第三次文物普查点已全部录入完成;文物保护点以上不可移动文物GPS定位已全部完成。

  全省首建不可移动文物综合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解决“四库一平台”实际应用中系统分散、数据孤立、信息孤岛、操作用户及权限重复维护、系统间各自独立登录认证等问题,宁波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利用数字科技手段,于2019年12月完成了对五个独立系统共同数据和管理操作的整合,构建了“宁波市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并向全市推广应用。自此,云平台统一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工作门户、全文检索、基础信息等功能,实现了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专题应用、实时监测、预警分析于一体,成为宁波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数字化管理平台,较好地避免了信息孤岛等现象,提升了信息共享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文物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

  数字化技术

  打造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手段

  国保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为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博行业数字化建设步伐,宁波于2018年启动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采集、档案编制与预防性保护一期、二期项目,率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扫描信息处理技术对文物建筑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数字化档案编制留存、文物建筑监测等。至今已完成13处国保单位的单体建构筑物空间形态基础数据采集,获得三维数据近6000GB,影像数据230GB,重点建筑正射影像图纸500多张。包含高精度几何信息和纹理色彩信息的全真性三维数据将为专题数据库建设以及文物修缮、科学研究、安全评估、遗产资源数字化展示传播等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宁波是国内较早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统化开展数字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数据采集对象数量已达全市国保单位总量的40%。

  古代石刻文字数字化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由于自然风化、基本建设、人为及生物等诸多破坏因素,我市古代碑刻每年被破坏甚至消失速度加快。为保护和利用先辈留给后人的这笔巨大财富,近两年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组织开展了文物石刻造像和碑文抢救性资料整理及数字化保护工作,运用数字化扫描和微痕提取辨识处理等高科技手段,先后对100余块损毁严重、模糊不清的碑刻文字、残损雕刻进行了采集。数字化扫描工作严格按照精度不低于0.4mm,分辨率达到0.05mm,激光间距不低于0.4mm~0.2mm点距;图像数据采集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重复覆盖率不低于10%叠加等高精数字化采集标准执行。通过专业影像采集设备和灯光系统,超高清还原了古代石刻碑文的本貌、色泽、纹理等细节。该项目的实施为后期石刻文物修复、科学研究和档案记录提供了基础,实现了数字化保护、大数据管理,使文物档案更加立体化,价值较高的古代碑刻资料得到了有效保存。

  信息化视野

  传播宁波文化遗产发展新动态

  全国最早创建地方文博类综合性网站之一。为实现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2005年12月,以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性网站“宁波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网站设置文博机构、文保论坛、政务信息、审批公布、名城保护、文物保护、考古发现、博物馆、申报世遗、文物旅游等一系列模块,内容涵盖遗产资源信息、行政事务告示、业务工作动态、学术活动及相关专题报道。网站还经常推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项目,如“宁波十大名人故居”评选、考古知识竞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评选等。既增加了大众关注、共享文化遗产资源的途径,也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管理文化遗产的能动性。目前,宁波文化遗产网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文博资讯类官方门户网站,点击量累计逾755万人次,历年受众人数处于快速增长趋势。

  全省首创不可移动文物二维码。2017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以建设宁波文化遗产网和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在全省范围内首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二维码制作上墙工作。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即可读取存储的文化遗产信息,包括文物科普、信息查询、监督举报、定位导航等内容,还可查阅文博地图、保护区划、全景导览等,较早实现了“掌上文物”一点通,助力了宁波全域的文旅融合。

  数字化赋能

  助推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将在宁波市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基础上,深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创建基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全市文物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包括文物安全信息管理、文物地理信息管理(文物一张图)、协同支撑平台管理、文物安全监管、文物安全执法督察、文物安全远程监控、文物风险预警管理、舆情监测管理、应急处置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可视化展示与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模块,进一步提升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十四五”期间,为更好实现文旅融合,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将增设文物旅游一张图、文物线上展厅、文物线上社教等“文物线上游”公共服务项目,让文化遗产走近社会大众,更好阐释、传播其独特价值,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感受遗产资源的内在文化。

  中国宁波网 王麟 傅亦民/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提供

编辑: 王静秋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数字化实践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9-24 08:36:59


 

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

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

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

    

宁波市文物工作信息系统架构图

    

工作人员对海曙区文保单位延爽亭进行信息采集。(陈青摄)

  当前,数字变革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以信息资源处理、分发和共享为主要表征的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引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样,在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化改革顺势而立,应运而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18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深入领会贯彻上级精神,以数字赋能的方式,推动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自2005年至今,宁波陆续建起宁波文化遗产网、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宁波市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宁波市文物安全管理数据库、宁波市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形成了宁波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的现有基本构架。同时,还开展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具体工作,引领了全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新理念。

  互联网平台构建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模式

  全国首设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为提高宁波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的管理水平,2005年,宁波严格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著录说明》(2014版)要求,建成了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该数据库也是全国文博系统首家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已通过验收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按照相关要求,系统、准确地进行数字化录入、存储备份,成为可编辑、可检索的数字化档案,为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性服务。同时,数据库还具备档案续补功能,确保了档案信息的延续性。截至2020年,宁波33处(106个文物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31处已通过档案验收,记录档案数据库内录入完成30处;87处(135个文物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86处已通过档案验收,记录档案数据库录入完成61处。

  宁波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数据库历经四次升级改版,实现了从单机版到局域网版再到现在的互联网版的提升,促进了不可移动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及信息应用多样化。

  首个实现与国家监测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对遗产申报地相关遗产点的监测要求,2014年,宁波全面启动大运河(宁波段)文化遗产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程,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已有综合数据库系统,诸如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大运河文物监测的图形化展示;导入无人机遥感监测的专题监测数据,实现大运河陆空立体化监测;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专有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优化报送数据管理流程,设置数据报送状态管理、数据催报、数据审核及退回等功能。2020年6月,按照国家文物局“两级平台、三级管理”的总体要求,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率先实现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总平台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34个城市中首个完成有效衔接的城市,成功建立起“规范统一、填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共享”大运河遗产监测保护处置机制和科学决策分析系统。截至2020年末,共有15个部门(用户)登录平台,累计登录使用1121次,上报监测报表1166份,接收各类遗产监测数据504438条,开展移动巡查461次,涉及巡查路线20条,上报移动巡查报表350份,建立视频监测点7处。目前,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凭借其动态化、信息化、可视化等特性,为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精准化管理与科学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全省首建文物保护项目全过程监管模式。随着全市文物保护资金的增加,文物保护项目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规范文保项目申报与全过程管理,宁波集结技术力量,于2016年10月建成了宁波市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管理对象包括了全市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数据库管理平台对文物保护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如文物保护工程的登记、立项、勘察、施工及监理、竣工验收、结项;文物保护规划的登记、立项、编制与评审、申报与批复、政府批准与公布。整合后将汇总统计、分类展示进行模块化,使其在统一工作门户直接呈现。通过对文物保护项目全过程的流程化、节点化跟踪记录,实现了全市文物保护项目的全面动态监控和有效管理,同时也为文保项目储备和经费拨付提供了数据支撑。2021年3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再次对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进行了优化提升,精简繁复程序,增加经费申报、项目评估、预算审核、经费执行等监管功能,切实实现了对全市文物保护项目前期申报、中期实施、后期评估的全过程监管。

  全省首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电子化移动巡查。2017年6月,文物安全管理平台正式应用。该平台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文物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依托电脑端和移动终端(平板)两种途径,市、各区县(市)文物部门及直接责任单位三级联动,对文物本体和消防安全实行电子化移动巡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评估文物现状及影响文物安全的各类要素信息,设置在线发送整改意见书、建立安全巡视档案、提醒督促隐患整改等操作功能,从而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抢险、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21年5月,为提高安全检查效率及覆盖率,宁波对文物安全管理平台进行了优化提升,再次开发“浙政钉端”和“微信小程序端”两个安全检查程序,检查终端由平板调整为手机。其中,浙政钉端口主要是市、区县(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使用;微信小程序端主要是各区域责任文保员使用,通过微信搜索小程序,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同时,将安全检查内容按专业性逐级提高,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用时长、程序繁琐等弊端。市级检查人员专业性最强,检查内容最全面;区县(市)级检查人员检查内容适中,但常见的基本安全隐患要检查到位;乡镇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及责任文保员检查内容最少,但重点突出。

  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数字化全覆盖。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上述各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信息数据源,支持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物基础数据查询和展示。通过对全市各级文保单位(点)的名称、代码、基本情况、照片、图纸和地图、GPS定位等文物本体信息及保护管理信息与扩展信息的采集、录入,数据库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数据库的字段是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信息为基础,并结合文物工作相关需求,增加了如“两划”划定情况、开放情况、保护规划编制情况、记录档案验收情况、文物地方特色类型、管理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主体)等内容。通过对文物基础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管理者能全面、及时获取各文保单位(点)的基础资料和管理现状,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截至2021年,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及第三次文物普查点已全部录入完成;文物保护点以上不可移动文物GPS定位已全部完成。

  全省首建不可移动文物综合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解决“四库一平台”实际应用中系统分散、数据孤立、信息孤岛、操作用户及权限重复维护、系统间各自独立登录认证等问题,宁波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利用数字科技手段,于2019年12月完成了对五个独立系统共同数据和管理操作的整合,构建了“宁波市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并向全市推广应用。自此,云平台统一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工作门户、全文检索、基础信息等功能,实现了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专题应用、实时监测、预警分析于一体,成为宁波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数字化管理平台,较好地避免了信息孤岛等现象,提升了信息共享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文物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

  数字化技术

  打造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手段

  国保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为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博行业数字化建设步伐,宁波于2018年启动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采集、档案编制与预防性保护一期、二期项目,率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扫描信息处理技术对文物建筑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数字化档案编制留存、文物建筑监测等。至今已完成13处国保单位的单体建构筑物空间形态基础数据采集,获得三维数据近6000GB,影像数据230GB,重点建筑正射影像图纸500多张。包含高精度几何信息和纹理色彩信息的全真性三维数据将为专题数据库建设以及文物修缮、科学研究、安全评估、遗产资源数字化展示传播等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宁波是国内较早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统化开展数字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数据采集对象数量已达全市国保单位总量的40%。

  古代石刻文字数字化信息采集与预防性保护。由于自然风化、基本建设、人为及生物等诸多破坏因素,我市古代碑刻每年被破坏甚至消失速度加快。为保护和利用先辈留给后人的这笔巨大财富,近两年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组织开展了文物石刻造像和碑文抢救性资料整理及数字化保护工作,运用数字化扫描和微痕提取辨识处理等高科技手段,先后对100余块损毁严重、模糊不清的碑刻文字、残损雕刻进行了采集。数字化扫描工作严格按照精度不低于0.4mm,分辨率达到0.05mm,激光间距不低于0.4mm~0.2mm点距;图像数据采集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重复覆盖率不低于10%叠加等高精数字化采集标准执行。通过专业影像采集设备和灯光系统,超高清还原了古代石刻碑文的本貌、色泽、纹理等细节。该项目的实施为后期石刻文物修复、科学研究和档案记录提供了基础,实现了数字化保护、大数据管理,使文物档案更加立体化,价值较高的古代碑刻资料得到了有效保存。

  信息化视野

  传播宁波文化遗产发展新动态

  全国最早创建地方文博类综合性网站之一。为实现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2005年12月,以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性网站“宁波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网站设置文博机构、文保论坛、政务信息、审批公布、名城保护、文物保护、考古发现、博物馆、申报世遗、文物旅游等一系列模块,内容涵盖遗产资源信息、行政事务告示、业务工作动态、学术活动及相关专题报道。网站还经常推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项目,如“宁波十大名人故居”评选、考古知识竞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评选等。既增加了大众关注、共享文化遗产资源的途径,也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管理文化遗产的能动性。目前,宁波文化遗产网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文博资讯类官方门户网站,点击量累计逾755万人次,历年受众人数处于快速增长趋势。

  全省首创不可移动文物二维码。2017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以建设宁波文化遗产网和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在全省范围内首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二维码制作上墙工作。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即可读取存储的文化遗产信息,包括文物科普、信息查询、监督举报、定位导航等内容,还可查阅文博地图、保护区划、全景导览等,较早实现了“掌上文物”一点通,助力了宁波全域的文旅融合。

  数字化赋能

  助推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将在宁波市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基础上,深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创建基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全市文物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包括文物安全信息管理、文物地理信息管理(文物一张图)、协同支撑平台管理、文物安全监管、文物安全执法督察、文物安全远程监控、文物风险预警管理、舆情监测管理、应急处置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可视化展示与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模块,进一步提升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十四五”期间,为更好实现文旅融合,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将增设文物旅游一张图、文物线上展厅、文物线上社教等“文物线上游”公共服务项目,让文化遗产走近社会大众,更好阐释、传播其独特价值,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感受遗产资源的内在文化。

  中国宁波网 王麟 傅亦民/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提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