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典籍里的中国》对话王阳明 解读"知行合一"
2021-10-10 22:14:00 稿源: 甬派  

  10月10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迎来收官之作。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最后一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与三位读书人一起为大家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传习录》截图。

  本期节目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并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命运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

  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约八万余字,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对老师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巧的是,《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载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解释道:“‘传’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事件的处理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传习录》反映了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思想探索,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题之一,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劳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后来一直身体欠佳。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表示:“阳明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观念,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学史力行,行胜于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龙场悟道”激发心灵震颤

  身临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触摸圣贤伟岸人格

  《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并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以及情感的爆点,惊艳了观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从《尚书》到《道德经》。

  本期《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用倒叙的创作手法,将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

  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尝试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也称自己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个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确实是每次喊完都差点要晕厥了。你看我(在舞台上)踉跄了一下,那不是设计。我冲着大屏来了一个‘我明白了’,其实是震烁古今的圣贤强有力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圣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但是在传统思想里头,‘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看待的,而且多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在王阳明一众弟子中,徐爱因为德行兼备而深受喜爱,王阳明曾将其比作“吾之颜渊”。他不仅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最早开始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人。戏剧舞台上,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最后生死分离的催泪场景也相当令人期待。

  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讲学。后来,他又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心忧家国的王阳明抱病出征,于第二年客死在回乡的途中。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坦荡地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看到戏剧末尾,王阳明穿越历史时空,和当代青年围坐在一起探讨《传习录》里流传后世的闪光思想,蒙曼倍感动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阳明先生的那两句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我觉得我们跟传统文化,历史跟未来在这一刻团圆了。”

  (综合自姚界、"典籍里的中国"微信公号等)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典籍里的中国》对话王阳明 解读"知行合一"

稿源: 甬派 2021-10-10 22:14:00

  10月10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迎来收官之作。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最后一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与三位读书人一起为大家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传习录》截图。

  本期节目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并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命运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

  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约八万余字,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对老师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巧的是,《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载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解释道:“‘传’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事件的处理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传习录》反映了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思想探索,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题之一,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劳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后来一直身体欠佳。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表示:“阳明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观念,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学史力行,行胜于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龙场悟道”激发心灵震颤

  身临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触摸圣贤伟岸人格

  《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并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以及情感的爆点,惊艳了观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从《尚书》到《道德经》。

  本期《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用倒叙的创作手法,将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

  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尝试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也称自己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个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确实是每次喊完都差点要晕厥了。你看我(在舞台上)踉跄了一下,那不是设计。我冲着大屏来了一个‘我明白了’,其实是震烁古今的圣贤强有力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圣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但是在传统思想里头,‘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看待的,而且多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在王阳明一众弟子中,徐爱因为德行兼备而深受喜爱,王阳明曾将其比作“吾之颜渊”。他不仅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最早开始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人。戏剧舞台上,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最后生死分离的催泪场景也相当令人期待。

  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讲学。后来,他又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心忧家国的王阳明抱病出征,于第二年客死在回乡的途中。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坦荡地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看到戏剧末尾,王阳明穿越历史时空,和当代青年围坐在一起探讨《传习录》里流传后世的闪光思想,蒙曼倍感动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阳明先生的那两句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我觉得我们跟传统文化,历史跟未来在这一刻团圆了。”

  (综合自姚界、"典籍里的中国"微信公号等)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