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个人信息被泄露生活消费添烦恼 律师建议主动拿起法律武器
2021-11-03 17:0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11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有哪些亮点?平常我们会遇到哪些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今起,报网端将通过一系列采访,探寻《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之后,带来的一些新变化。

  中国宁波网记者 殷聪 实习生 汪盈莹 应张磊

  还在浏览楼盘信息,就接到销售电话;注册完会员,推销短信就铺天盖地;搜索过一个物品,类似商品广告源源不断精准推送……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手机这么懂我?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

  事实上,在不经意间的聊天中,在个人资料的填写中,你的个人信息或许已经泄露。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后发现,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为什么会泄露,也了解通过信息泄露的途径。

  但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因个人信息泄露遇到的糟心事。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在此前的房屋装修过程中,她咨询了某家装修设计企业的报价后就频繁地收到各类装修设计企业的电话,直到确定某家装修设计企业后,这类电话才有所减少。可在后续的橱柜定制、地暖铺设等环节中,各类电话仍是此起披伏,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市民林先生分享的故事更加离奇。他告诉记者,此前新房装修选购地暖时,他向同一品牌不同经销商询价后发现,其个人信息及房屋信息已被第一家经销商上传至该品牌总部网站,目的竟是防止低价竞争。得知内幕的林先生,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不光是周女士和林先生,类似因个人隐私泄露遇到的不愉快还有不少。扫码点餐,强制填写个人信息;手机打车,惨招大数据杀熟;快递面单明码标价,被批量售卖;注册公司,会计服务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电话如约而至。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不少市民亲身经历过个人隐私泄露,但仍有不少人不了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也不知道如何维权。浙江欧硕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海波认为,不要小看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除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烦恼,还有个人身份被冒用这类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泄露的个人信息是实施诈骗的关键,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在他看来,《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国内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它将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个人信息的“保护网”。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习惯,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个人信息被泄露生活消费添烦恼 律师建议主动拿起法律武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1-03 17:05:00

  宁网编前语

  11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有哪些亮点?平常我们会遇到哪些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今起,报网端将通过一系列采访,探寻《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之后,带来的一些新变化。

  中国宁波网记者 殷聪 实习生 汪盈莹 应张磊

  还在浏览楼盘信息,就接到销售电话;注册完会员,推销短信就铺天盖地;搜索过一个物品,类似商品广告源源不断精准推送……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手机这么懂我?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

  事实上,在不经意间的聊天中,在个人资料的填写中,你的个人信息或许已经泄露。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后发现,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为什么会泄露,也了解通过信息泄露的途径。

  但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因个人信息泄露遇到的糟心事。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在此前的房屋装修过程中,她咨询了某家装修设计企业的报价后就频繁地收到各类装修设计企业的电话,直到确定某家装修设计企业后,这类电话才有所减少。可在后续的橱柜定制、地暖铺设等环节中,各类电话仍是此起披伏,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市民林先生分享的故事更加离奇。他告诉记者,此前新房装修选购地暖时,他向同一品牌不同经销商询价后发现,其个人信息及房屋信息已被第一家经销商上传至该品牌总部网站,目的竟是防止低价竞争。得知内幕的林先生,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不光是周女士和林先生,类似因个人隐私泄露遇到的不愉快还有不少。扫码点餐,强制填写个人信息;手机打车,惨招大数据杀熟;快递面单明码标价,被批量售卖;注册公司,会计服务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电话如约而至。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不少市民亲身经历过个人隐私泄露,但仍有不少人不了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也不知道如何维权。浙江欧硕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海波认为,不要小看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除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烦恼,还有个人身份被冒用这类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泄露的个人信息是实施诈骗的关键,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在他看来,《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国内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它将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个人信息的“保护网”。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习惯,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