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勾选自己所需的福利项目。
11月12日,是71岁王丰裕的“大日子”,这一天社区以他命名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老王来帮忙”。这支“新生力量”,刚成立就有20人,平均年龄五六十岁,几乎都是老王“吆喝”来的。
“我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应该做的!”当天,在北仑新碶街道百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王道出了从事公益10年的初衷。
A
老王是“编外社工”,也是“万事通”
王丰裕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个党龄49年的老党员,在职时爱岗敬业,退休后更是发光发热。
“有事找老王,老王来帮忙”。在社区里,在他所居住的海鸿园小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对社区而言,他是人手不够时随叫随到的“编外社工”。疫情防控期间,他与其他志愿者轮值守了两个月的“小门”;人口普查期间,他拉着老伴“包”下小区189户登记工作,最早凌晨五六点出门,最晚深夜11点才结束;“创城”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花半天功夫,检查小区内部及外围道路的环境卫生;台风“烟花”影响北仑期间,他顶着风雨主动帮辖区企业捆扎货物,排除安全隐患;逢夏季和冬季,他又是社区“平安夜巡队”的一员,每晚两小时巡逻辖区角角落落……
对居民而言,他是解决急难问题的“万事通”。早些年,老王自学了水电维修的手艺,只要居民求助,他都会上门处理,而且分文不取。时间长了,名声在外,不仅是自家小区,连周边小区的居民也会找到他。
“有一天晚上11点,住在北极星村的老人给他打电话,说是家里马桶里的水溢出来了,不知道怎么办。”面对采访,不善言辞的王丰裕并不愿多说自己的事,还是老伴王红燕给他“曝光”。“当时老王二话不说,披上衣服就出门了。其实,我们曾在北极星村住过一年,但并不熟悉这位老人,而且那会儿我们已经搬出来快10年了。”
说起这个细节,老伴有些“埋怨”。因为当时通往北极星村的一条路在维修,她更担心的是老王半夜出门的安全问题。
“他打电话给我,说明信任我嘛!再说了,那位老人独居,我肯定要帮忙的。”老王在旁嘀咕了一句。
B
戴上袖章,一支志愿服务队拉起来了
这么多年来,王丰裕做的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一件件小事让大家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也让他逐渐在居民群里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不少人愿意与他同行,奔走在街头巷尾。
“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吃穿都不愁,有时间为大家服务,我很开心。”老王不讲大道理,说的话很朴实。只是他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更是以“老王”命名。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认可。
采访当日,百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成立仪式。20名志愿者戴上“老王来帮忙”红袖章,拎起社区特地准备的专属工具包,在王丰裕的一声吆喝下,陆续走到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行动如常,心情可不一样。这一天开始,大家有了“组织”,有了全新的“身份”。
“这支队伍里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平日跟王丰裕一起做志愿服务的,其中不乏党员、退役军人。尤其在‘创城’期间,他们出力非常多。我们想将他们凝聚起来,给他们更大的支持。”百合社区党委书记王维琤介绍,队伍成立当天,社区还精心准备了一份福利菜单,包括健康养生讲座、秋意凉凉万菊展、趣味剪纸等。根据志愿者所需,最终会选择出本季度的福利项目。
王维琤解释,这份菜单接下来会做成“定制型”,以志愿者的实际需求为方向,不断调整和增添新的内容,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感受来自社区的关爱。
“我们相信,在王丰裕的带领下,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将来会出现更多的‘老王’‘小王’。”王维琤说。宁波晚报记者陈烨 通讯员陈红王凯文/摄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