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一份“追星逐月”的浪漫:天文科普 “小众领域”里绽放花朵
2021-11-21 07:23:1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19日傍晚,甬城的室外,已有冬日的凉意。

  老外滩江边公园开阔处,摆放着几台专业的望远镜。一群群路过的行人猫着腰,仰着脑袋,朝着东北方向,观测着月偏食的天象。

  宁波市青少年宫天文台、效实中学东部校区、老外滩江边公园附近、江北滨江体育公园羽毛球场附近江边……每一次出现天文现象,宁波都会开放一些适合的观测点。而曾经“小众化”的天文科普领域,正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天文观测,苦苦等到的浪漫

  当天下午3点左右,吃了碗面垫垫肚子,77岁的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庄启宁就拎着20公斤重的仪器设备出了门。

  作为甬城天文科普领域的资深人士,他的名字伴随着很多天文爱好者的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之间,为宁波带出了一批“追星”的人。

  “这一次的观测条件并不是非常理想。之前担心会下雨,或因为云雾太多,影响观测。”庄启宁十分瘦削,但一说起天文科普,就干劲满满。即使年事已高,大的天象观测或科普活动,还是能看到他的身影。

  天文观测,除了要有兴趣,还得有耐心。在“追星”族的圈子里有一个共识: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万一碰到多云也要等着,这一等可能就是好几个小时。

  还好,这一次老天还算给面子。夜色渐暗,甬城的东北部天空虽有浮云,但还是比较晴朗,整个月偏食的过程从下午3点多一直持续到6点50分,是百年来最长的一次。借助望远镜,市民朋友通过自己的手机拍下了月亮的清晰大图,笑容也挂在了脸上。

  有位戴眼镜的年轻爸爸特意带着孩子前来:“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实在是太浪漫,太有魅力了!”

  “好奇”长大,星星的故事受追捧

  “爸妈在学校参加家长会,我们就结伴来看月偏食。没想到还是来晚了一步,没有看到血月,好遗憾。”饿着肚子,2008年出生的周才超领着七八个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同学,穿着校服赶到了位于老外滩的观测点。

  他的妈妈也是“追星”的人,从小喜欢天文,做过当太空人的梦,可惜没有实现。于是,从周才超很小的时候开始,妈妈就带着他一起参加天文活动,学习相关的天文知识,参加天文领域的比赛。

  在周才超的热情招呼下,一群10来岁的同学一起仰着头,看着夜空。为什么天上会有太阳?为什么星星会挂在天空上?为什么月亮会发光?……这些“好奇”随着他们一起长大,激发着他们产生新的求知欲。

  “很难说,今天抬头看到的月亮,会在他们人生中产生怎样的投影。”庄启宁说,就像是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浩渺的宇宙在孩子们的心中投下一片星辰,吸引着他们追随兴趣去不断探索,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北京天文馆前馆长朱进曾表示,美国现在从事行星天文研究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小时候看过美国1966年发生的那场流星暴雨的。而在庄启宁的人生中,1984年亲眼看到的哈雷彗星则是促成其投身天文科普事业的重要契机。

  从爱好到专业,系统化科普存瓶颈

  在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不过,如今的学校基础教育中,并没有天文领域的系统教学,相关知识点零星分散在地理、科学等科目里——而这,也成了庄启宁等一群天文爱好者孜孜不倦推广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的源头。

  1988年,作为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前身,宁波市青少年宫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成立,从此我市的群众性天文普及活动逐渐步入正轨。孩子们聚在这里,定期参加天文知识培训辅导班,还经常参加观星空、看天象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宁波范围内已有30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成立了天文社团。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大朋友”也加入天文爱好者的阵营,整个社会对天文的热度不断升温。

  不过,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宁波目前的青少年天文科普工作依旧缺乏天文专业人士的支撑。业内人士表示,宁波高校没有天文专业,天文科普推广更多依靠的是天文爱好者。在中学生天文领域比赛里,理论知识的不足,始终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瓶颈。

  此外,之前的媒体报道中也有学者指出,青少年天文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包括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组织形式随意、盲目、片面,以及缺乏必要的督察,导致天文教育时冷时热等情况。

  值得欣喜的是,这些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招频频”,让基层的天文科普者倍感振奋。“国家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一大批青少年对天文产生兴趣。所以,天文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爱好!”庄启宁笑着说。

  记者黄合 实习生方怡人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份“追星逐月”的浪漫:天文科普 “小众领域”里绽放花朵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1-21 07:23:12

  19日傍晚,甬城的室外,已有冬日的凉意。

  老外滩江边公园开阔处,摆放着几台专业的望远镜。一群群路过的行人猫着腰,仰着脑袋,朝着东北方向,观测着月偏食的天象。

  宁波市青少年宫天文台、效实中学东部校区、老外滩江边公园附近、江北滨江体育公园羽毛球场附近江边……每一次出现天文现象,宁波都会开放一些适合的观测点。而曾经“小众化”的天文科普领域,正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天文观测,苦苦等到的浪漫

  当天下午3点左右,吃了碗面垫垫肚子,77岁的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庄启宁就拎着20公斤重的仪器设备出了门。

  作为甬城天文科普领域的资深人士,他的名字伴随着很多天文爱好者的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之间,为宁波带出了一批“追星”的人。

  “这一次的观测条件并不是非常理想。之前担心会下雨,或因为云雾太多,影响观测。”庄启宁十分瘦削,但一说起天文科普,就干劲满满。即使年事已高,大的天象观测或科普活动,还是能看到他的身影。

  天文观测,除了要有兴趣,还得有耐心。在“追星”族的圈子里有一个共识: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万一碰到多云也要等着,这一等可能就是好几个小时。

  还好,这一次老天还算给面子。夜色渐暗,甬城的东北部天空虽有浮云,但还是比较晴朗,整个月偏食的过程从下午3点多一直持续到6点50分,是百年来最长的一次。借助望远镜,市民朋友通过自己的手机拍下了月亮的清晰大图,笑容也挂在了脸上。

  有位戴眼镜的年轻爸爸特意带着孩子前来:“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实在是太浪漫,太有魅力了!”

  “好奇”长大,星星的故事受追捧

  “爸妈在学校参加家长会,我们就结伴来看月偏食。没想到还是来晚了一步,没有看到血月,好遗憾。”饿着肚子,2008年出生的周才超领着七八个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同学,穿着校服赶到了位于老外滩的观测点。

  他的妈妈也是“追星”的人,从小喜欢天文,做过当太空人的梦,可惜没有实现。于是,从周才超很小的时候开始,妈妈就带着他一起参加天文活动,学习相关的天文知识,参加天文领域的比赛。

  在周才超的热情招呼下,一群10来岁的同学一起仰着头,看着夜空。为什么天上会有太阳?为什么星星会挂在天空上?为什么月亮会发光?……这些“好奇”随着他们一起长大,激发着他们产生新的求知欲。

  “很难说,今天抬头看到的月亮,会在他们人生中产生怎样的投影。”庄启宁说,就像是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浩渺的宇宙在孩子们的心中投下一片星辰,吸引着他们追随兴趣去不断探索,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北京天文馆前馆长朱进曾表示,美国现在从事行星天文研究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小时候看过美国1966年发生的那场流星暴雨的。而在庄启宁的人生中,1984年亲眼看到的哈雷彗星则是促成其投身天文科普事业的重要契机。

  从爱好到专业,系统化科普存瓶颈

  在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不过,如今的学校基础教育中,并没有天文领域的系统教学,相关知识点零星分散在地理、科学等科目里——而这,也成了庄启宁等一群天文爱好者孜孜不倦推广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的源头。

  1988年,作为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前身,宁波市青少年宫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成立,从此我市的群众性天文普及活动逐渐步入正轨。孩子们聚在这里,定期参加天文知识培训辅导班,还经常参加观星空、看天象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宁波范围内已有30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成立了天文社团。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大朋友”也加入天文爱好者的阵营,整个社会对天文的热度不断升温。

  不过,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宁波目前的青少年天文科普工作依旧缺乏天文专业人士的支撑。业内人士表示,宁波高校没有天文专业,天文科普推广更多依靠的是天文爱好者。在中学生天文领域比赛里,理论知识的不足,始终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瓶颈。

  此外,之前的媒体报道中也有学者指出,青少年天文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包括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组织形式随意、盲目、片面,以及缺乏必要的督察,导致天文教育时冷时热等情况。

  值得欣喜的是,这些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招频频”,让基层的天文科普者倍感振奋。“国家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一大批青少年对天文产生兴趣。所以,天文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爱好!”庄启宁笑着说。

  记者黄合 实习生方怡人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