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范之美——书香月湖与宁波宋韵文化》讲座在月湖美术馆举行。
自述人:黄文杰
我是黄文杰,担任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书记、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在我看来,月湖虽然不大,却是宁波的文化之湖、是宁波文化的重心,这些年我持续研究月湖文化,曾著有《书香月湖——江南士人的精神构建与历史流变》一书。
前几天我在月湖美术馆内,作了一场《风范之美——书香月湖与宁波宋韵文化》的讲座,讲述自己多年来所感知的月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宋韵文化元素,追寻着月湖的千年记忆。
说起月湖记忆,10多年前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读月湖的往事也记忆犹新。
2008年至2010年,我在宁波惠贞书院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时,曾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读宁波”,月湖是其中的重要一站。学生们走进月湖,便立即开启了与厚重历史的对话,书本上的一首首诗歌、一篇篇课文、一位位大家与月湖的不解之缘便立体起来——
黄文杰“走读”月湖。
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虽然不是宁波人,但是自称“四明狂客”,对其诗歌《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学生们耳熟能详。如今月湖柳汀岛上的贺秘监祠,就是为纪念贺知章而建的。
同学们惊叹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的豪迈大气,而这是王安石在鄞县知县任期期满后回乡途经杭州时所作。他曾在月湖办起县学,在他的倡导下,明州形成了官学、书院、蒙学三个教学系统。浙东文脉源远流长,王安石开了一个好头,后人对他“在鄞千日、影响千年”的评语可谓恰如其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史学大柱”全祖望的《梅花岭记》、“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的《原君》等文章,学生们可谓耳熟能详,而这些名人大家也与月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中,全祖望出生在月湖,一生著述甚丰的时候也在月湖,如今他的雕像坐落于月湖桂井巷。其《双湖竹枝词》云:“东楼万卷架渠渠,知是楼三学士书。”东楼是南宋文人楼钥在月湖竹洲构筑的藏书楼,是月湖藏书文化的最早代表。
月湖是“浙东学术”的重要阐扬之地,全祖望、黄宗羲、万斯同、王应麟等“浙东学人”使月湖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成为整个浙东的文化中心、心理中心,及至当时整个中国的文化高地。
月湖“这本书”,让人常读常新、常走常新。
“走读月湖”犹如现在的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读月湖来走读家乡“这本书”,常读常新、常走常新。当书本知识鲜活地与身边的月湖、与自己的城市相连接时,学生们对家乡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记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家乡也更加热爱了,在潜移默化中便“播种宁波心、扎下宁波根”。
月湖文化相关书籍。
2011年6月,我和学生所著的包含“走读月湖”内容的《悦•读宁波》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评论家认为,这本书“让我们满怀欣悦地审视自己的家园,使我们发现自身种种精神元素原来有如此确凿的载体。在家园日益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重拾乡土中这些如玉一般漾着文明光芒的东西,善莫大焉。”
在我看来,月湖就是乡土情境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构宁波心、做好宁波人”的鲜活载体。
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江儒斌 整理
新闻多一点
12月1日起,宁波日报携手宁波通商银行推出“我的月湖记忆”征集活动,面向全球重金征集新老宁波人的月湖记忆,一张旧照、一段往事、一缕乡愁,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月湖的千年回响,感悟宁波的历史文化之魅。
“月湖记忆”可以是一段个人难忘的经历,也可以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文字一般不少于500字,照片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内容请发至邮箱:249129224@qq.com
本次征集活动为期10天。其间,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将每天择优进行刊发。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组织评选,对其中的一二三等奖进行重奖。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