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怎么还没轮到手术?患者家属拍到这张照片瞬间破防
2021-12-24 08:11:00 稿源: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  

12月20日,杭州市民林女士陪43岁的丈夫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肠镜,透过手术室门缝看到令人感慨的一幕: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坐在椅子上,趁两台手术的间隙静静打了会小盹。

林女士的丈夫去年检查出肠内有一颗0.7cm的小息肉,于是前段时间找到潘文胜主任,约了12月20日再做个肠镜。昨天等了一下午,快到傍晚6点了还没轮到手术,他们和其他几位病人、家属一起在空荡荡的医院走廊上等待。

大约5点50分,前面一台手术刚结束,手术室的门打开,林女士就从门缝里瞄到了潘文胜主任小憩的样子:低头,弯腰,眉眼紧闭。

“本来觉得自己等了很久,还挺焦躁,看到这一幕,等待和焦虑更多的是化为不舍,晚就晚点吧,只希望他多休息会儿。”林女士说,她估摸着潘主任有个五十岁了,脸上的皱纹和白头发,都是忙碌工作的见证吧。

几分钟就能深度睡眠

常年练就随时补觉技能

潘文胜被“偷拍”到打盹的样子,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早习以为常。同事们经常打趣他,跟一台手机一样,充电5分钟,续航几小时。

快报记者前去采访,潘文胜笑着说:“这是我独有的‘技能’,两台手术的空当眯几分钟,我可以深度睡眠,对我来说脑力和体力能恢复,特别有用。”

这个技能他保持了25年多了,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由于日本人不睡午觉,生活节奏快,他科研和手术学习的间隙就会眯一眯,保持充沛的学习劲头。2003年学成归国后,他投入工作时继续保持这技能,一晃已是18年过去。

咖啡、浓茶,对一些医生来说是提神醒脑的“神器”,不过潘文胜说自己不爱喝咖啡,不但影响晚上入眠,他还总觉得喝咖啡后容易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毕竟手术是个精细活”。所以这么多年,他喝得最多的是白开水。另外,“手一拿起胃肠镜,就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也没有必要用咖啡、浓茶提神醒脑了。” 潘文胜强调说。

困了,就眯几分钟,醒来又活力满格,这是多少人羡慕的技能?而技能背后,又是多少医生辛勤工作的缩影。

早8点工作到晚12点后

一天30多台手术连轴转

医生是一个奉献大于收获的职业。北京朝阳医院的陶勇医生曾在节目中说过,一名医生从学生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时间跨度起码在20年以上,最后的佼佼者往往是少数,夜以继日的辛劳才是常态。

医生并不是一份高薪职业,和动不动以“亿”来计算的收入相比,医生的成长成本和劳动付出及所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实在是一份唯有热爱才能坚持的职业。

就在林女士丈夫做肠镜的12月20日当天,潘文胜主任的手术从早上8点密密麻麻排到了晚上12点,一共30多台,大部分是胃肠镜,还有1台小肠镜和2台胃肠道肿瘤黏膜剥离手术。而潘文胜告诉记者,这个强度不是最大的,这些天因为疫情原因手术和病人都稍微减少了。

像傍晚6点,林女士觉得蛮晚了,可对于潘文胜和他所在的科室来说,一天的工作时间才过去一半,从傍晚6点到晚上12点这6个小时,常常还排着手术。

这天,轮到林女士丈夫做肠镜手术,是傍晚6点20分左右,前后1小时左右。去年检查单上显示部位的息肉没有找到,倒是在别的点找到了一颗新的小息肉,约0.4cm。

为什么去年的息肉今年找不到了?

潘文胜解释,肠镜不是100%能够检查出所有息肉的,这跟肠子的构造有关,首先肠子里有肠瓣,就像一扇扇门一样,会挡住医生的视线;有的人胖,脂肪堆积,肠道受到挤压,突起的地方便难以看清;肠道会蠕动、收缩,如同褶皱的窗帘,息肉藏匿在褶皱里难以被肉眼发现。这属于正常情况,一般医生给患者做肠镜,如果半小时看不到息肉,就意味着这次很难看到了,会和家属沟通,是良性腺瘤的话建议下次复查再查探。要是怀疑息肉高度是癌的,那么肠镜做两三个小时也要找到息肉。

一上午门诊60多个病人

中午吃盒饭5分钟解决

日期从12月20日跳到21日,潘文胜终于在深夜12点半结束了一天工作,骑半个小时的电瓶车回到家中。真正睡下时,已是凌晨1点多。昨天一早,他6点40分就起来了,再次骑着小电驴赶到医院。

担心路上堵、停车难,潘文胜这么多年很少开车,基本上是一辆小电驴奔波于家和医院“两点一线”。去年夏天,他骑小电驴不小心翻了车,腿上打石膏两个月,也舍不得停止工作。

每周二上午,是潘文胜的固定门诊时间,8点不到,诊室外便等满了希望加号的病人。病人们常常“抱怨”潘主任的号子难挂,因此潘文胜对大家的加号需求总是尽量满足,照顾从外地赶来的病人。昨天一上午下来,看了60多个病人,如果没有此轮疫情影响,他的门诊病人数量还要再多四分之一。

中午12点半,潘文胜结束门诊后,一路小跑来到胃肠镜手术区边的小办公室,脱下白大褂挂在墙上,匆匆吃起盒饭,菜是油爆虾和炒豇豆。像潘文胜这样的大“忙人”,几乎是没时间去职工食堂好好吃顿中饭、晚饭的,平常都是食堂里打包好的盒饭送到手术室,趁手术间隙扒拉两口,用餐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事实上,潘文胜一周5个工作日,每天都是早8晚12的节奏,前几个月有一次甚至忙到凌晨4点多。双休日还有各种学习、交流、会议、会诊,实在是比“996”还要辛苦。

当然了,在小小胃肠道里“叱咤风云”的高手,回到家依然是会被夫人“嫌弃”的主儿。每次凌晨回家,潘文胜都蹑手蹑脚的,生怕洗洗刷刷、叮叮咚咚吵到夫人。最要命的是,他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有时候半夜三更接到急诊电话,得一骨碌起来窜到阳台接听。

全中国有400多万医生,浙江省有23万多,他们和潘文胜一样,从来都不是生而伟大的英雄,却坚定地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怎么还没轮到手术?患者家属拍到这张照片瞬间破防

稿源: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 2021-12-24 08:11:00

12月20日,杭州市民林女士陪43岁的丈夫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肠镜,透过手术室门缝看到令人感慨的一幕: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坐在椅子上,趁两台手术的间隙静静打了会小盹。

林女士的丈夫去年检查出肠内有一颗0.7cm的小息肉,于是前段时间找到潘文胜主任,约了12月20日再做个肠镜。昨天等了一下午,快到傍晚6点了还没轮到手术,他们和其他几位病人、家属一起在空荡荡的医院走廊上等待。

大约5点50分,前面一台手术刚结束,手术室的门打开,林女士就从门缝里瞄到了潘文胜主任小憩的样子:低头,弯腰,眉眼紧闭。

“本来觉得自己等了很久,还挺焦躁,看到这一幕,等待和焦虑更多的是化为不舍,晚就晚点吧,只希望他多休息会儿。”林女士说,她估摸着潘主任有个五十岁了,脸上的皱纹和白头发,都是忙碌工作的见证吧。

几分钟就能深度睡眠

常年练就随时补觉技能

潘文胜被“偷拍”到打盹的样子,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早习以为常。同事们经常打趣他,跟一台手机一样,充电5分钟,续航几小时。

快报记者前去采访,潘文胜笑着说:“这是我独有的‘技能’,两台手术的空当眯几分钟,我可以深度睡眠,对我来说脑力和体力能恢复,特别有用。”

这个技能他保持了25年多了,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由于日本人不睡午觉,生活节奏快,他科研和手术学习的间隙就会眯一眯,保持充沛的学习劲头。2003年学成归国后,他投入工作时继续保持这技能,一晃已是18年过去。

咖啡、浓茶,对一些医生来说是提神醒脑的“神器”,不过潘文胜说自己不爱喝咖啡,不但影响晚上入眠,他还总觉得喝咖啡后容易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毕竟手术是个精细活”。所以这么多年,他喝得最多的是白开水。另外,“手一拿起胃肠镜,就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也没有必要用咖啡、浓茶提神醒脑了。” 潘文胜强调说。

困了,就眯几分钟,醒来又活力满格,这是多少人羡慕的技能?而技能背后,又是多少医生辛勤工作的缩影。

早8点工作到晚12点后

一天30多台手术连轴转

医生是一个奉献大于收获的职业。北京朝阳医院的陶勇医生曾在节目中说过,一名医生从学生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时间跨度起码在20年以上,最后的佼佼者往往是少数,夜以继日的辛劳才是常态。

医生并不是一份高薪职业,和动不动以“亿”来计算的收入相比,医生的成长成本和劳动付出及所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实在是一份唯有热爱才能坚持的职业。

就在林女士丈夫做肠镜的12月20日当天,潘文胜主任的手术从早上8点密密麻麻排到了晚上12点,一共30多台,大部分是胃肠镜,还有1台小肠镜和2台胃肠道肿瘤黏膜剥离手术。而潘文胜告诉记者,这个强度不是最大的,这些天因为疫情原因手术和病人都稍微减少了。

像傍晚6点,林女士觉得蛮晚了,可对于潘文胜和他所在的科室来说,一天的工作时间才过去一半,从傍晚6点到晚上12点这6个小时,常常还排着手术。

这天,轮到林女士丈夫做肠镜手术,是傍晚6点20分左右,前后1小时左右。去年检查单上显示部位的息肉没有找到,倒是在别的点找到了一颗新的小息肉,约0.4cm。

为什么去年的息肉今年找不到了?

潘文胜解释,肠镜不是100%能够检查出所有息肉的,这跟肠子的构造有关,首先肠子里有肠瓣,就像一扇扇门一样,会挡住医生的视线;有的人胖,脂肪堆积,肠道受到挤压,突起的地方便难以看清;肠道会蠕动、收缩,如同褶皱的窗帘,息肉藏匿在褶皱里难以被肉眼发现。这属于正常情况,一般医生给患者做肠镜,如果半小时看不到息肉,就意味着这次很难看到了,会和家属沟通,是良性腺瘤的话建议下次复查再查探。要是怀疑息肉高度是癌的,那么肠镜做两三个小时也要找到息肉。

一上午门诊60多个病人

中午吃盒饭5分钟解决

日期从12月20日跳到21日,潘文胜终于在深夜12点半结束了一天工作,骑半个小时的电瓶车回到家中。真正睡下时,已是凌晨1点多。昨天一早,他6点40分就起来了,再次骑着小电驴赶到医院。

担心路上堵、停车难,潘文胜这么多年很少开车,基本上是一辆小电驴奔波于家和医院“两点一线”。去年夏天,他骑小电驴不小心翻了车,腿上打石膏两个月,也舍不得停止工作。

每周二上午,是潘文胜的固定门诊时间,8点不到,诊室外便等满了希望加号的病人。病人们常常“抱怨”潘主任的号子难挂,因此潘文胜对大家的加号需求总是尽量满足,照顾从外地赶来的病人。昨天一上午下来,看了60多个病人,如果没有此轮疫情影响,他的门诊病人数量还要再多四分之一。

中午12点半,潘文胜结束门诊后,一路小跑来到胃肠镜手术区边的小办公室,脱下白大褂挂在墙上,匆匆吃起盒饭,菜是油爆虾和炒豇豆。像潘文胜这样的大“忙人”,几乎是没时间去职工食堂好好吃顿中饭、晚饭的,平常都是食堂里打包好的盒饭送到手术室,趁手术间隙扒拉两口,用餐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事实上,潘文胜一周5个工作日,每天都是早8晚12的节奏,前几个月有一次甚至忙到凌晨4点多。双休日还有各种学习、交流、会议、会诊,实在是比“996”还要辛苦。

当然了,在小小胃肠道里“叱咤风云”的高手,回到家依然是会被夫人“嫌弃”的主儿。每次凌晨回家,潘文胜都蹑手蹑脚的,生怕洗洗刷刷、叮叮咚咚吵到夫人。最要命的是,他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有时候半夜三更接到急诊电话,得一骨碌起来窜到阳台接听。

全中国有400多万医生,浙江省有23万多,他们和潘文胜一样,从来都不是生而伟大的英雄,却坚定地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