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今年股市有哪些机会?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有这些判断
2022-01-13 06:56:36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视频制作 王靖

  2021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随着专业投资者逐步成为主角,A股市场已成机构市。新一年,开局平稳的股市会如何演绎?

  “如今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专业,A股市场已成机构市,研判股市走向自然需要专业眼光,即需要对经济周期作出判断。”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称,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练就一双“能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的慧眼。

  预计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网上有言论称,2022年,全球经济将面临恶性通胀。对此,许维鸿持反对意见。对今年全球经济走向,他基本持乐观态度。

  从全球经济体来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均已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以短的经济周期为转移。在此背景下,需要要用货币周期、产业周期来判断投资标的或资产价格处在何种维度。

  许维鸿称,今年,全球不会发生能源危机,也没有导致恶性通胀的基础。

  对于2022年全球经济,许维鸿表示,中国的产能充足,足以稳住全球的总供应。中国可以说扛起了疫情期间总供给的大旗,疫情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形成了产业链的韧性。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复苏虽然不及预期,但足以支撑全球的总需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足够的救济能力,随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面临的局部经济调整。

  日前,有言论称美联储被迫加息将会造成美国股市下跌。这引起不少投资者关注和担心。许维鸿认为,美国债市压力比较大,但美国股市的压力未必如大家所想的那么严重。值得中国投资者注意的是,中概股有可能回归。这将给A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和投资题材。

  股市表现或要看人民币“脸色”

  许维鸿表示,这要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坚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提法发生了些许微妙变化。而人民币也开始主动对美元和全球贸易伙伴的货币升值。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升值的幅度将达5%左右,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将持续到2022年初,然后进入观察期。

  “不过,因为疫情,全球供应链受到巨大影响,尽管人民币升值,但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却不降反升,人民币资产和人民币的含金量也均提升。”许维鸿称,全球的资金将会追逐人民币资产。

  许维鸿还预计,今年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美的利差在缩小,美元加息,如果人民币降息,未必符合中国的利益。

  价格变化与每个人的财富密切相关,而全球一体化也让中国产品更多受到全球资本变化的影响。投资者该如何捕捉资本变化?

  许维鸿称,要关注一些关键价格的变化,今年要重点关注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的变化。这对研判A股、美股走向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机构市考验投资者专业能力

  “2022年,A股市场会进一步夯实机构市。也就是说,股市的机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预计政策面、资金面将偏向中性。简单说,投资者应重视股市本身的内生动力。”许维鸿表示,投资者需要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判断估值高低,或者捕捉一些题材股的长期利好,获得超额投资收益。这将是对投资者专业眼光和知识储备的考验。

  许维鸿称,2021年,很多股民甚至一些私募机构、公募基金都遭受到了投资损失。这主要还是由于惯性思维在作祟。2020年,因为疫情而被迫通过发行货币来解决增量不足问题,这导致股市“鸡犬升天”。观察M2(广义货币增量)、上证指数走势可发现,2020年,M2拉动上证指数上涨。而自2021年以来,广义货币增量是慢于股市增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在2021年没赚到钱的原因。

  不少股市预测称,2022年要看基建。对于这个观点,许维鸿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判断股市走向无外乎对资金面、政策面的研判。2022年,资金面并不会因为基建投资的适度扩大而趋好。这是因为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基建投资已经压缩到一个很低水平。

  许维鸿提醒投资者,基建投资是最容易被一些不专业的人拿来说事的。看待这个问题,要将时间拉长至3年或5年。

  许维鸿表示,投资者要把握住资金面的核心,即社会融资总额。从2021年社会融资总额判断,2022年,A股将会处在中性货币的环境里,相比2021年,今年资金面会变好。

  “基建投资回归常态,后疫情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投入,但投入绝不会造成资金泛滥,而将会是一个资金供给常态化的过程。基建投资将更注重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共同富裕等方面。”他认为,无论基建投资还是产业投资,“碳达峰、碳中和”均是很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投资机会要看政策面。投资股市不能再依靠所谓的消息等,要更加注重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

  宁波晚报记者 王婧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今年股市有哪些机会?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有这些判断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1-13 06:56:36

视频制作 王靖

  2021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随着专业投资者逐步成为主角,A股市场已成机构市。新一年,开局平稳的股市会如何演绎?

  “如今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专业,A股市场已成机构市,研判股市走向自然需要专业眼光,即需要对经济周期作出判断。”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称,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练就一双“能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的慧眼。

  预计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网上有言论称,2022年,全球经济将面临恶性通胀。对此,许维鸿持反对意见。对今年全球经济走向,他基本持乐观态度。

  从全球经济体来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均已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以短的经济周期为转移。在此背景下,需要要用货币周期、产业周期来判断投资标的或资产价格处在何种维度。

  许维鸿称,今年,全球不会发生能源危机,也没有导致恶性通胀的基础。

  对于2022年全球经济,许维鸿表示,中国的产能充足,足以稳住全球的总供应。中国可以说扛起了疫情期间总供给的大旗,疫情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形成了产业链的韧性。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复苏虽然不及预期,但足以支撑全球的总需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足够的救济能力,随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面临的局部经济调整。

  日前,有言论称美联储被迫加息将会造成美国股市下跌。这引起不少投资者关注和担心。许维鸿认为,美国债市压力比较大,但美国股市的压力未必如大家所想的那么严重。值得中国投资者注意的是,中概股有可能回归。这将给A股市场带来“新鲜血液”和投资题材。

  股市表现或要看人民币“脸色”

  许维鸿表示,这要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坚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提法发生了些许微妙变化。而人民币也开始主动对美元和全球贸易伙伴的货币升值。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升值的幅度将达5%左右,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将持续到2022年初,然后进入观察期。

  “不过,因为疫情,全球供应链受到巨大影响,尽管人民币升值,但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却不降反升,人民币资产和人民币的含金量也均提升。”许维鸿称,全球的资金将会追逐人民币资产。

  许维鸿还预计,今年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美的利差在缩小,美元加息,如果人民币降息,未必符合中国的利益。

  价格变化与每个人的财富密切相关,而全球一体化也让中国产品更多受到全球资本变化的影响。投资者该如何捕捉资本变化?

  许维鸿称,要关注一些关键价格的变化,今年要重点关注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的变化。这对研判A股、美股走向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机构市考验投资者专业能力

  “2022年,A股市场会进一步夯实机构市。也就是说,股市的机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预计政策面、资金面将偏向中性。简单说,投资者应重视股市本身的内生动力。”许维鸿表示,投资者需要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判断估值高低,或者捕捉一些题材股的长期利好,获得超额投资收益。这将是对投资者专业眼光和知识储备的考验。

  许维鸿称,2021年,很多股民甚至一些私募机构、公募基金都遭受到了投资损失。这主要还是由于惯性思维在作祟。2020年,因为疫情而被迫通过发行货币来解决增量不足问题,这导致股市“鸡犬升天”。观察M2(广义货币增量)、上证指数走势可发现,2020年,M2拉动上证指数上涨。而自2021年以来,广义货币增量是慢于股市增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在2021年没赚到钱的原因。

  不少股市预测称,2022年要看基建。对于这个观点,许维鸿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判断股市走向无外乎对资金面、政策面的研判。2022年,资金面并不会因为基建投资的适度扩大而趋好。这是因为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基建投资已经压缩到一个很低水平。

  许维鸿提醒投资者,基建投资是最容易被一些不专业的人拿来说事的。看待这个问题,要将时间拉长至3年或5年。

  许维鸿表示,投资者要把握住资金面的核心,即社会融资总额。从2021年社会融资总额判断,2022年,A股将会处在中性货币的环境里,相比2021年,今年资金面会变好。

  “基建投资回归常态,后疫情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投入,但投入绝不会造成资金泛滥,而将会是一个资金供给常态化的过程。基建投资将更注重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共同富裕等方面。”他认为,无论基建投资还是产业投资,“碳达峰、碳中和”均是很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投资机会要看政策面。投资股市不能再依靠所谓的消息等,要更加注重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

  宁波晚报记者 王婧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