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好的约定——每年省人代会公布的省政府民生实事,格外令人期待。和以往不同,今年的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首次以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清单形式,单独列出“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这一创新之举,充分彰显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也让浙江共同富裕的幸福图景愈加清晰。
新增150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机构;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000个……翻看政府工作报告,十方面民生实事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温暖。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中,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每一方面民生实事,在清单中一一对应,分别被赋予“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派工匠”“浙文惠享”等10个具有“浙江味”的名字。
记者发现,清单不仅对民生实事项目提出量化目标,而且对任务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到各市、县(市、区),明确了开工和完工时间以及项目的建设地点。比如,今年我省要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00个,杭州上城区分到两个建设任务,且必须于今年2月动工,6月完工。再比如,全省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0所,这些项目的所在地点,在清单中也有精准“定位”。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盛文彬说,以往的民生实事项目只列出总体任务目标,但具体落地在哪里、何时建成,这些信息并不清楚,“这一改变,更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细心、真心和诚心。”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这张清单不仅是民生实事的细化分解任务书,更是一张节点明确的时间表、进度清晰的路径图,能倒逼相关责任单位真抓实干,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省政府督查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清单详细列明的时间、空间等信息,不仅能精准掌握各地、各部门办理民生实事的进度和成效,还便于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通过“浙里督”等渠道,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评价和“闭环”监督,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办快办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以清单的方式层层分解民生实事项目,细化推进工作,犹如企业开展的KPI管理模式。”省人大代表、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说,去年他所在的企业投资一个大型项目,正是因为有了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使得原本30多个月的工期被压缩到20多个月,“相信这张清单会让政府绩效管理更有实效。”
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乡党委委员、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在清单中找到了多个落在江山的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乡亲们热切期待的。”汪衍君代表备感欣喜,在开会间隙,他就急着给乡村干部打电话,“我们要配合建设好项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