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 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有哪些真知灼见
2022-02-26 07:4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 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富裕富足、和美和睦、宜居宜业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初步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持续优化,基本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更有温度,“浙里甬有”的幸福生活更加普及普惠。基本建立先富帮后富、带后富的长效机制,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氛围更加浓厚。

  ——摘自市党代会报告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应该是率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径,全面展现共同富裕美好图景,充分彰显硬核力量、极核功能、滨海形态、优良生态、文明典范、国际风范的大都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必定是城乡幸福共富之都,是富裕富足、和美和睦、宜居宜业的美好图景,呈现的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共富之都如何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从目标蓝图变成现实图景?来听听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的真知灼见、工作思路。

  推进三大行动,为共同富裕增添“三农”风景

市党代表李斌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这为我们定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也提振了信心。”审议市党代会报告时,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斌说。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宁波已有坚实的基础。去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3869元和42946元,收入倍差连续17年呈缩小态势,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30万元以上。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特困供养和低保标准全市统一。

  “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李斌说,这需要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同心协力、长期坚持、逐一谋划,一步一个脚印把农民的事办好、把农村的事业推动好。

  他认为,村民要富裕富足,必须做足产业文章,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将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动推进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为共同富裕增添‘三农’风景。”李斌说。

  据介绍,该局将坚持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推进“三农”工作,研究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意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服务经济,落实落细飞地抱团、镇村联营等帮扶模式,推动农业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今年计划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00个以上。”李斌说。

  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将聚焦低收入农户,健全精准识别和监测体系,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强化政策兜底保障作用,完善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长效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保持在10%以上。深化集成式改革,坚决打好“宅基地改革+激活利用”“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等组合拳,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做好四篇文章,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镇

市党代表王光阳

  “聚焦产业发展、二元结构、民生服务、乡村振兴,全力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镇。”在审议党代会报告时,海曙区古林镇党委书记王光阳表示。

  市党代会报告不仅提出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还在“十个聚力”的重点任务中,分两点提出以城乡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大提质推动共同富裕。

  “目标定了,措施有了,就看怎么干。”王光阳说。

  古林镇有47平方公里,近20万人,超3400家企业。“辖区大,人口多、企业多,既有农村又有城乡接合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重任在肩,王光阳深感必须奋发有为、担当实干。

  “产业兴镇是共同富裕重要基础。”王光阳说,古林将在聚焦区位特色、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物流等临空特色产业,结合古林镇香薰产业优势,打造宁波特色芳香本草全产业链,做大产业“蛋糕”。

  他认为,“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下一步将按照“拆得彻底,建得快速,整得美观,管得有序”的总要求,全力推进拆迁工作。同时加速新村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将8个城中村彻底消灭。投入2亿元,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改变城乡面貌。

  在民生服务方面,古林将把“公共事业”作为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优化养老机构布局,积极推进古林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设,谋划推进古林公共服务办事大厅、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王光阳说,要把“农文旅融合”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通过“未来农场”和“种植大脑”建设,农文旅融合引领蜃蛟片区深入探索共同富裕模式,走好乡村振兴时代步伐。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惠体系,助力教育共富

市党代表张咏梅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教育方面,要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等目标。

  “这对我们教育人来说,使命在前,重任在肩。”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她表示,近年来,镇海教育影响力持续提升,未来几年,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惠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是镇海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着眼‘补数量’,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做到‘教室等人’。同时,着眼‘强质量’,提升教育资源的品质。”张咏梅建议,要挤出好的区块位置留给学生的课桌,要让高品质的学校、幼儿园成为城市的亮丽“书房”。

  她建议,聚焦共同富裕,深入实施“校校精品工程”,大力探索“新校+名校”“新校+高校”等集团化、一体化、合作化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消除教育洼地,提升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水平。

  “优质学校不能是个人欣赏的盆景,而应该是万人共享的风景。”张咏梅说。

  此外,要着眼“丰层级”,聚力教育资源的结构攀升。加快托幼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通过多种举措扩大普通高中学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办好特色技工学校。

  “教育的共同富裕是携手前进,而不能是‘削峰填谷’。”张咏梅说,要充分挖掘现有名校的办学优势,鼓励他们通过新办分校、扶持薄弱学校、代培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师、推广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成果等形式,不断辐射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党建引领发展,实业助推共富

市党代表傅志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共同富裕,要用党建引领发展。”鄞州区东吴镇西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志康认为。

  西村村是鄞州区最早富裕起来的村庄,目前村级集体资产超2亿元,超九成村民在村内的70多家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村民每年还有分红,超七成村民已搬进别墅、电梯房。

  “我们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最大的‘法宝’就是,发挥村党总支的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傅志康说。

  傅志康2009年起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3年。2019年底,他被评为“宁波市担当作为好支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只有真正为民办实事,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傅志康说。

  近年来,西村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电梯配套产业、水果种植业等,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其中,上世纪90年代原村党支部书记赵吉康创办欣达电梯配件厂,发展成为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国内电梯巨头,带动和催生了30多家电梯配件企业,解决村民就业,让很多村民富起来了。

  傅志康认为,构建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离不开实业助推,村强民富,群众过上好日子,人心才会凝聚。

  不过,西村村也有烦恼,比如各个自然村产业发展不均衡,缺少农业科技人才、农业龙头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新业态经济,各自然村分散,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还无法完全覆盖。

  “下一步要继续团结依靠村班子,带领村民一起努力,谋划好新时代村庄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新路子。”傅志康说,相信在市党代会谋划的美好蓝图下,农村工作一定能够越干越好,广大农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富裕新乡村

市党代表缪静锬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对农村来说,做好乡村旅游文章,是实现共富路的一大法宝。”奉化区莼湖街道缪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缪静锬说。

  缪家村位于下湖线中段,全村不到386户人家,村庄背山面海,耕地不多,村民以种田捕小海鲜为生。

  以前,缪家村家家户户做手套,被称为“手套村”。最近几年,由于主打低端市场,产品销量萎缩,很多村民无钱可挣,纷纷关了作坊,卖掉机器。目前,村里的手套作坊不足10家。

  近年来,缪家村引进“曹雪芹风筝”这一非遗品牌,建成风筝博物馆,开办苗慧国学馆,打造现代化农业大棚基地,创建宁波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缪家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创业之路,昔日的“手套村”展现新风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庄。

  “旅游是典型的富民产业,依托丰富的乡村乡愁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缪静锬说。

  虽然现在很多村庄基础设施建好了、硬件设备配齐了,但是软件服务配套还存在很多不足,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缪家村也是如此,我们缺乏完善的乡村旅游运行体系、强力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得力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这些旅游短板有待补强。”缪静锬说。

  他认为,新时期做好乡村旅游,要结合“三农”要素,突出特色,以土味乡愁理念为基调,以集体经济壮大为目标,把乡村旅游变成农村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力引擎。

  这其中,还应提高村民发展意识,鼓励他们加入农村旅游行列,通过培训,形成“新农民”群体。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庭院茶馆等。“村子美了,游客来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城乡幸福共富之梦就能早日实现。”

  记者 成良田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 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有哪些真知灼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2-26 07:43:00

  富裕富足、和美和睦、宜居宜业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初步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持续优化,基本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更有温度,“浙里甬有”的幸福生活更加普及普惠。基本建立先富帮后富、带后富的长效机制,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氛围更加浓厚。

  ——摘自市党代会报告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应该是率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径,全面展现共同富裕美好图景,充分彰显硬核力量、极核功能、滨海形态、优良生态、文明典范、国际风范的大都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必定是城乡幸福共富之都,是富裕富足、和美和睦、宜居宜业的美好图景,呈现的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共富之都如何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从目标蓝图变成现实图景?来听听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的真知灼见、工作思路。

  推进三大行动,为共同富裕增添“三农”风景

市党代表李斌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这为我们定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也提振了信心。”审议市党代会报告时,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斌说。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宁波已有坚实的基础。去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3869元和42946元,收入倍差连续17年呈缩小态势,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30万元以上。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特困供养和低保标准全市统一。

  “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李斌说,这需要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同心协力、长期坚持、逐一谋划,一步一个脚印把农民的事办好、把农村的事业推动好。

  他认为,村民要富裕富足,必须做足产业文章,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将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动推进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为共同富裕增添‘三农’风景。”李斌说。

  据介绍,该局将坚持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推进“三农”工作,研究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意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服务经济,落实落细飞地抱团、镇村联营等帮扶模式,推动农业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今年计划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00个以上。”李斌说。

  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将聚焦低收入农户,健全精准识别和监测体系,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强化政策兜底保障作用,完善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长效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保持在10%以上。深化集成式改革,坚决打好“宅基地改革+激活利用”“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等组合拳,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做好四篇文章,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镇

市党代表王光阳

  “聚焦产业发展、二元结构、民生服务、乡村振兴,全力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镇。”在审议党代会报告时,海曙区古林镇党委书记王光阳表示。

  市党代会报告不仅提出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还在“十个聚力”的重点任务中,分两点提出以城乡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大提质推动共同富裕。

  “目标定了,措施有了,就看怎么干。”王光阳说。

  古林镇有47平方公里,近20万人,超3400家企业。“辖区大,人口多、企业多,既有农村又有城乡接合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重任在肩,王光阳深感必须奋发有为、担当实干。

  “产业兴镇是共同富裕重要基础。”王光阳说,古林将在聚焦区位特色、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物流等临空特色产业,结合古林镇香薰产业优势,打造宁波特色芳香本草全产业链,做大产业“蛋糕”。

  他认为,“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下一步将按照“拆得彻底,建得快速,整得美观,管得有序”的总要求,全力推进拆迁工作。同时加速新村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将8个城中村彻底消灭。投入2亿元,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改变城乡面貌。

  在民生服务方面,古林将把“公共事业”作为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优化养老机构布局,积极推进古林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设,谋划推进古林公共服务办事大厅、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王光阳说,要把“农文旅融合”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通过“未来农场”和“种植大脑”建设,农文旅融合引领蜃蛟片区深入探索共同富裕模式,走好乡村振兴时代步伐。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惠体系,助力教育共富

市党代表张咏梅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教育方面,要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等目标。

  “这对我们教育人来说,使命在前,重任在肩。”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她表示,近年来,镇海教育影响力持续提升,未来几年,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惠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是镇海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着眼‘补数量’,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做到‘教室等人’。同时,着眼‘强质量’,提升教育资源的品质。”张咏梅建议,要挤出好的区块位置留给学生的课桌,要让高品质的学校、幼儿园成为城市的亮丽“书房”。

  她建议,聚焦共同富裕,深入实施“校校精品工程”,大力探索“新校+名校”“新校+高校”等集团化、一体化、合作化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消除教育洼地,提升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水平。

  “优质学校不能是个人欣赏的盆景,而应该是万人共享的风景。”张咏梅说。

  此外,要着眼“丰层级”,聚力教育资源的结构攀升。加快托幼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通过多种举措扩大普通高中学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办好特色技工学校。

  “教育的共同富裕是携手前进,而不能是‘削峰填谷’。”张咏梅说,要充分挖掘现有名校的办学优势,鼓励他们通过新办分校、扶持薄弱学校、代培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师、推广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成果等形式,不断辐射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党建引领发展,实业助推共富

市党代表傅志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共同富裕,要用党建引领发展。”鄞州区东吴镇西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志康认为。

  西村村是鄞州区最早富裕起来的村庄,目前村级集体资产超2亿元,超九成村民在村内的70多家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村民每年还有分红,超七成村民已搬进别墅、电梯房。

  “我们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最大的‘法宝’就是,发挥村党总支的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傅志康说。

  傅志康2009年起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3年。2019年底,他被评为“宁波市担当作为好支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只有真正为民办实事,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傅志康说。

  近年来,西村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电梯配套产业、水果种植业等,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其中,上世纪90年代原村党支部书记赵吉康创办欣达电梯配件厂,发展成为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国内电梯巨头,带动和催生了30多家电梯配件企业,解决村民就业,让很多村民富起来了。

  傅志康认为,构建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离不开实业助推,村强民富,群众过上好日子,人心才会凝聚。

  不过,西村村也有烦恼,比如各个自然村产业发展不均衡,缺少农业科技人才、农业龙头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新业态经济,各自然村分散,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还无法完全覆盖。

  “下一步要继续团结依靠村班子,带领村民一起努力,谋划好新时代村庄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新路子。”傅志康说,相信在市党代会谋划的美好蓝图下,农村工作一定能够越干越好,广大农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富裕新乡村

市党代表缪静锬

  “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对农村来说,做好乡村旅游文章,是实现共富路的一大法宝。”奉化区莼湖街道缪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缪静锬说。

  缪家村位于下湖线中段,全村不到386户人家,村庄背山面海,耕地不多,村民以种田捕小海鲜为生。

  以前,缪家村家家户户做手套,被称为“手套村”。最近几年,由于主打低端市场,产品销量萎缩,很多村民无钱可挣,纷纷关了作坊,卖掉机器。目前,村里的手套作坊不足10家。

  近年来,缪家村引进“曹雪芹风筝”这一非遗品牌,建成风筝博物馆,开办苗慧国学馆,打造现代化农业大棚基地,创建宁波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缪家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创业之路,昔日的“手套村”展现新风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庄。

  “旅游是典型的富民产业,依托丰富的乡村乡愁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缪静锬说。

  虽然现在很多村庄基础设施建好了、硬件设备配齐了,但是软件服务配套还存在很多不足,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缪家村也是如此,我们缺乏完善的乡村旅游运行体系、强力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得力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这些旅游短板有待补强。”缪静锬说。

  他认为,新时期做好乡村旅游,要结合“三农”要素,突出特色,以土味乡愁理念为基调,以集体经济壮大为目标,把乡村旅游变成农村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力引擎。

  这其中,还应提高村民发展意识,鼓励他们加入农村旅游行列,通过培训,形成“新农民”群体。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庭院茶馆等。“村子美了,游客来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城乡幸福共富之梦就能早日实现。”

  记者 成良田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