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体育
专访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讲述火炬归"巢"背后的故事
2022-03-07 10:22:00 稿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当我在高台上,反复找不准主火炬对接角度时,心里也有点着急。这时候,从我左边观众席上,突然传来一声‘加油’,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终于听到清脆的‘咔嗒’一声时,我特别激动,心里知道这项任务我成功完成了!”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的第二天,作为开幕式上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依然心潮澎湃。

  “我的想法是:看不见不要紧,但是心里头一定要亮堂。”

  归“巢”,不息

  开幕前十天左右,43岁的李端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邀请,让他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有特殊任务”,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角色。

  “虽然我看不到,但一进‘鸟巢’里面,那种感觉就像当年比赛一样!”李端说。

  对于开幕式的场地——国家体育场,李端并不陌生。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在这片场地上卫冕跳远、三级跳远男子F11级双料冠军,并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打破了尘封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再度走进国家体育场的那一刻,李端又回想起了2008年踏上赛场时,教练金帆说的那句话:国旗的方向,就是你跳远的方向。

  “点火炬就跟比赛一样,尽管之前几天训练都做过,但到了现场,那还是不一样的。”李端回味时说,“在我点燃火炬的时候,全世界都看见我们这些残疾人确实有不容易、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会坚持、会努力,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

  12年的新生

  李端生于篮球世家,自幼参加篮球训练,曾入选国家男篮少年队与王治郅成为队友,并两次入选国家青年男篮。18岁那年,在他打扫卫生时,一个过期的灭火器突然爆炸,导致他双目失明。一年后,父亲过世,留下他和母亲、弟弟。

  在各界关怀下,李端到当地盲校学起了盲文和盲人按摩。得益于良好的运动基础,他被选入辽宁省残疾人运动队,再次踏上了体育之路。

  悉尼残奥会,他就收获了一银一铜。虽然登上领奖台、让五星红旗升起,但无法听到国歌奏响,李端心里总有遗憾。又苦练了四年,雅典残奥会上他终于如愿以偿,痛痛快快地唱了两遍《义勇军进行曲》,唱得高亢又嘹亮。北京残奥会,教练金帆和他偷偷约定,在家门口的残奥会上,不光要让国歌在能容纳数万观众的“鸟巢”奏响,还要打破残奥男子F11级三级跳远世界纪录。最终在已经确保夺冠后,李端向着国旗奋力一跃,以13米71的成绩,将新的世界纪录“留”在了北京。

  这一跃,让他相信自己已经捱过了十二载轮回,“好运转回来了”。

  一起向未来

  对于双目失明的李端来说,虽然他看不到火炬的光亮,但他能感受到它的温暖,也很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

  “就算失去了光明,咱们的灵魂不能坠入黑暗。”说完这句话后,他又继续解释说:“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分不清色彩,但要让生活五光十色。因为你心里只要有梦想、只要有目标,你就会去努力,会朝着目标去迈出第一步。当你迈出第一步了,你就会探索着迈出第二步——这样,就会离目标和梦想越来越近了。”

  李端说,无论是担任最后一棒火炬手,还是登上残奥领奖台,荣誉并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和中国所有残疾人兄弟姐妹的。

  他最想感谢的,是这个时代,能够遇上“双奥之城”的舞台。同时,他也想感谢国家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爱。

  当他举着火炬,在黑暗中感受到火的温暖,李端想到了近来最常听到的那句话:一起向未来。

  ↓↓请查收这份满满正能量的彩蛋↓↓

  出品人:许基仁

  制片人:周杰、薛剑英

  监制:彭东

  统筹:吴俊宽

  记者:卢羽晨、曹奕博

  编辑:刘阳、黄绪国、郑道锦、杨可然(实习)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专访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讲述火炬归"巢"背后的故事

稿源: 新华社 2022-03-07 10:22:00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当我在高台上,反复找不准主火炬对接角度时,心里也有点着急。这时候,从我左边观众席上,突然传来一声‘加油’,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终于听到清脆的‘咔嗒’一声时,我特别激动,心里知道这项任务我成功完成了!”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的第二天,作为开幕式上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依然心潮澎湃。

  “我的想法是:看不见不要紧,但是心里头一定要亮堂。”

  归“巢”,不息

  开幕前十天左右,43岁的李端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邀请,让他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有特殊任务”,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角色。

  “虽然我看不到,但一进‘鸟巢’里面,那种感觉就像当年比赛一样!”李端说。

  对于开幕式的场地——国家体育场,李端并不陌生。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在这片场地上卫冕跳远、三级跳远男子F11级双料冠军,并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打破了尘封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再度走进国家体育场的那一刻,李端又回想起了2008年踏上赛场时,教练金帆说的那句话:国旗的方向,就是你跳远的方向。

  “点火炬就跟比赛一样,尽管之前几天训练都做过,但到了现场,那还是不一样的。”李端回味时说,“在我点燃火炬的时候,全世界都看见我们这些残疾人确实有不容易、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会坚持、会努力,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

  12年的新生

  李端生于篮球世家,自幼参加篮球训练,曾入选国家男篮少年队与王治郅成为队友,并两次入选国家青年男篮。18岁那年,在他打扫卫生时,一个过期的灭火器突然爆炸,导致他双目失明。一年后,父亲过世,留下他和母亲、弟弟。

  在各界关怀下,李端到当地盲校学起了盲文和盲人按摩。得益于良好的运动基础,他被选入辽宁省残疾人运动队,再次踏上了体育之路。

  悉尼残奥会,他就收获了一银一铜。虽然登上领奖台、让五星红旗升起,但无法听到国歌奏响,李端心里总有遗憾。又苦练了四年,雅典残奥会上他终于如愿以偿,痛痛快快地唱了两遍《义勇军进行曲》,唱得高亢又嘹亮。北京残奥会,教练金帆和他偷偷约定,在家门口的残奥会上,不光要让国歌在能容纳数万观众的“鸟巢”奏响,还要打破残奥男子F11级三级跳远世界纪录。最终在已经确保夺冠后,李端向着国旗奋力一跃,以13米71的成绩,将新的世界纪录“留”在了北京。

  这一跃,让他相信自己已经捱过了十二载轮回,“好运转回来了”。

  一起向未来

  对于双目失明的李端来说,虽然他看不到火炬的光亮,但他能感受到它的温暖,也很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

  “就算失去了光明,咱们的灵魂不能坠入黑暗。”说完这句话后,他又继续解释说:“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分不清色彩,但要让生活五光十色。因为你心里只要有梦想、只要有目标,你就会去努力,会朝着目标去迈出第一步。当你迈出第一步了,你就会探索着迈出第二步——这样,就会离目标和梦想越来越近了。”

  李端说,无论是担任最后一棒火炬手,还是登上残奥领奖台,荣誉并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和中国所有残疾人兄弟姐妹的。

  他最想感谢的,是这个时代,能够遇上“双奥之城”的舞台。同时,他也想感谢国家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爱。

  当他举着火炬,在黑暗中感受到火的温暖,李端想到了近来最常听到的那句话:一起向未来。

  ↓↓请查收这份满满正能量的彩蛋↓↓

  出品人:许基仁

  制片人:周杰、薛剑英

  监制:彭东

  统筹:吴俊宽

  记者:卢羽晨、曹奕博

  编辑:刘阳、黄绪国、郑道锦、杨可然(实习)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