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听养生课
节假日电话回访问候
送鸡蛋、组织免费旅游
宣传所谓“健康知识”
推销各种保健产品
……
这些套路熟悉吗?
身边的老人有遇到过或者正在参与吗?
近年来,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诈骗方式五花八门,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宣称“以房养老”、销售“养老产品”、开展“养老帮扶”、代办“养老保险”等等,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常见的养老诈骗方式主要有
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诈骗、合同诈骗。
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诈骗。
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涉嫌合同诈骗;还有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法官提示
涉老年人诈骗案件的犯罪行为都是明确针对老年群体,具有受害人多、犯罪数额大、追赃挽损难、损害巨大的特点,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家庭子女们要多与老年人沟通,多聊聊社会动态、多进行风险提醒、多关注情感需求。如果发现老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报警。
01
保持正确的保健理念
不轻信所谓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从正规的医疗机构等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
02
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图便宜,不轻信所谓公司开展的各类“免费讲座”“免费茶话会”等,警惕各类“稳赚不赔”“低投入低风险”却高额回报的宣传。
03
妥善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点击各类陌生链接,不在陌生或不正规的网站、机构等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04
不轻易相信他人
对于自称银行、保险机构等工作人员或自称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短信或电话等,保持谨慎,如有疑问,可第一时间和成年子女共同商议,也可及时拨打相应机构的官方电话核实,或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05
提高反诈意识
多多关注新闻媒体或街道、社区等开展的反诈宣传,提高警惕性,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拦截诈骗电话与短信等。
相关报道: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