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去年5月,自《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在高质量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效。即日起,中国宁波网推出“共同富裕‘甬’探索”系列报道,讲述一批标志性成果背后的宁波故事。
中国宁波网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吴立高 蒋攀
准备花材、构图造型、花草点缀……5月21日上午,轻柔的音乐伴随着缕缕花香,在宁海强蛟骆家坑村文化礼堂手作体验馆,二十余名游客在“巧娘”舒美丽的手把手示范下,制作风韵独具的压花团扇。
舒美丽在制作。
43岁的舒美丽接触花艺手工创作刚满一年。从什么都不会的“小白”,到现在花艺、面点都会做,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意越来越红火。这一切源于骆家坑村“艺术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村子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毫不为过。”舒美丽说。骆家坑村地处山海之间,曾是个脏乱差的“养猪村”,整个村庄臭气熏天。后来镇、村两级花了大力气开展养殖业污染整治,村庄环境有了改善,但也只局限于路面干净,与美丽乡村搭不上边。
采摘鲜花。
2020年10月,南开大学副教授吴立行艺术团队和宁海本土乡建艺术家、宁波市港城工匠“花姐”潘晓燕驻村改造,注入“花海+财富”的理念,骆家坑村由此迈出艺术化、创意化步伐,一跃成为生态宜居的“网红村”。
去年春天,“花姐”潘晓燕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入骆家坑,需要几名本村妇女帮忙打理日常经营。于是,赋闲在家的舒美丽成了潘晓燕在村里收的第一个徒弟。“村民们最初都不相信弄弄花草就能赚钱,没人愿意学做这些所谓的文创艺术品。”舒美丽坦言,自己当初虽报了名,但心里直“打鼓”,这真能赚钱吗?
巧娘工作坊。
一个月后,疑虑很快就烟消云散。随着骆家坑村栽培的绣球花、大滨菊等花卉次第开放,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赏花游也催热了“赏花经济”,“花姐”手作体验馆制作的一把压花团扇卖到了100多元,而且还供不应求。
“看到游客纷纷购买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会这门技艺。”舒美丽全身心投入,在师傅不遗余力传授下,学会了制作各种压花产品和面点糕饼,还学会了制作短视频和PPT课件。
“我们的文创产品种类很多,除了最受欢迎的压花团扇,还有压花书签、明信片、台灯、饰品等,客人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5.20’那天,有位客人一下子就买去了20束插花。”舒美丽说,这些制作压花文创产品的花花草草,都采自村里的“四季花海”基地。
小朋友在品尝糕点。
骆家坑村。
经过一年的锤炼,舒美丽已成长为宁海县三星级民间人才(乡建艺术家)、高级插花花艺师、高级西式面点师,被当地政府授予“巧娘”的称号。今年以来,舒美丽经常和师傅一起应邀到全市各地讲授文创课程,为当地留守妇女开展就业培训。
初夏时节,骆家坑花开烂漫、颜值爆表,游人纷至。舒美丽心里有了更长远的打算:壮大“巧娘”队伍,成立“花艺文创直播室”,搭建线上+线下多渠道展销平台,开辟“巧娘”文创产品销路,为村民实现共富助一臂之力。
记者手记:
“艺术振兴乡村”秉承“财富、赋能、友好”的核心理念,以精神富有、物质富裕为目标,将艺术设计与乡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激发村民建设村庄、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撬动乡村全面振兴,带动村民而迈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从葛家村发端,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宁海艺术振兴乡村之路越走越宽。在艺术的赋能下,村庄变美了,项目引进来了,村民有了新的增收门路。宁海艺术振兴乡村模式也结出了硕果,入选省级共同富裕典型案例、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和全国十大对外传播案例、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案例”,在浙江、贵州、四川等6省13县被复制推广。
新闻链接: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