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女博士报考协警”事件反转 媒体:“唯名校病”得好好治
2022-05-25 07:29:49 稿源: 北京青年报  

备受关注的“清华女博士”应聘湖南长沙岳麓区协警一事有了新进展:据官方通报,当事人张某网上报名时谎称“清华大学博士”,其从山东一所二本学院本科毕业,常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并在多地民营企业求职时谎称学历。

尽管名校硕博到基层部门就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的消息依然令人难以置信。简而言之,“名校博士当城管”之类的事情,虽然难免于“大材小用”“就业内卷”之类的争论,但最起码可以解决户口和编制等现实问题。如果一名毕业于国内顶尖名校的女博士真的去报考协警岗位,似乎缺少足够的现实依据。

“人家就是一个喜爱,人家自己就是想报名,就是想参加这个。”搞笑的是,面对质疑,负责此次招聘的长沙市岳麓区某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做出如是解释,并表示张姓博士将正常参加考试,希望媒体不要炒作此事。哪知闹剧终结,却暴露出此次招聘的资格审查环节存在问题。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实行网上报名、网上资格初审可谓比比皆是,可即便如此,为什么都没有对当事人的学历进行审核?此次招聘的资格审查是否形同虚设,值得进一步追问。

“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反转,不只是一出闹剧,其背后折射的名校崇拜问题,值得警惕与深思。

当下,人才高消费已然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明明大专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有的用人单位一定要招本科生;本来招本科生就可以了,却一定要招硕士或博士,甚至还要求必须是名校毕业或有海外留学背景。在“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之类说辞背后,更多的是为了用高学历来装点门面。如果招聘单位不是觉得清华大学的博士是一个亮眼的“噱头”,会被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事情“迷惑”吗?会在公示的特长栏目中特地不伦不类地标注“某某大学”字样吗?能吸引顶尖名校博士来参加招聘,用人单位的自得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张某为何常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其存在名校崇拜情结应该毋庸置疑。向往名校当然没问题,但向往到臆想并在求职时屡屡谎称名校学历的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病”。之所以得了这种“病”,除了个人原因之外,也有一定社会原因。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的招聘,应该唯才是举,而不是“唯名校”“唯学历”。现实中,很多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出身名校拥有高学历就予以特殊照顾。只要遵循基本的流程,用实力和表现说话,最终的就业竞争结果,未必是凭名校、高学历就能一锤定音的。

还应该看到,一起离谱的传闻之所以能迅速搅动社会神经,与近年来屡屡曝出的名校硕博对就业市场进行“降维打击”的事情密切相关。名校毕业生“下沉”小县城就业之类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这样的“自由选择”不应指责,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

2022年求职季如约来临,1076万名大学生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这也许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名校硕博选择到基层工作的现象。这也提醒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机构还有企业,要积极承担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责任,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机会、提供选择,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减少学历“内卷”。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女博士报考协警”事件反转 媒体:“唯名校病”得好好治

稿源: 北京青年报 2022-05-25 07:29:49

备受关注的“清华女博士”应聘湖南长沙岳麓区协警一事有了新进展:据官方通报,当事人张某网上报名时谎称“清华大学博士”,其从山东一所二本学院本科毕业,常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并在多地民营企业求职时谎称学历。

尽管名校硕博到基层部门就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的消息依然令人难以置信。简而言之,“名校博士当城管”之类的事情,虽然难免于“大材小用”“就业内卷”之类的争论,但最起码可以解决户口和编制等现实问题。如果一名毕业于国内顶尖名校的女博士真的去报考协警岗位,似乎缺少足够的现实依据。

“人家就是一个喜爱,人家自己就是想报名,就是想参加这个。”搞笑的是,面对质疑,负责此次招聘的长沙市岳麓区某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做出如是解释,并表示张姓博士将正常参加考试,希望媒体不要炒作此事。哪知闹剧终结,却暴露出此次招聘的资格审查环节存在问题。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实行网上报名、网上资格初审可谓比比皆是,可即便如此,为什么都没有对当事人的学历进行审核?此次招聘的资格审查是否形同虚设,值得进一步追问。

“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反转,不只是一出闹剧,其背后折射的名校崇拜问题,值得警惕与深思。

当下,人才高消费已然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明明大专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有的用人单位一定要招本科生;本来招本科生就可以了,却一定要招硕士或博士,甚至还要求必须是名校毕业或有海外留学背景。在“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之类说辞背后,更多的是为了用高学历来装点门面。如果招聘单位不是觉得清华大学的博士是一个亮眼的“噱头”,会被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事情“迷惑”吗?会在公示的特长栏目中特地不伦不类地标注“某某大学”字样吗?能吸引顶尖名校博士来参加招聘,用人单位的自得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张某为何常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其存在名校崇拜情结应该毋庸置疑。向往名校当然没问题,但向往到臆想并在求职时屡屡谎称名校学历的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病”。之所以得了这种“病”,除了个人原因之外,也有一定社会原因。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的招聘,应该唯才是举,而不是“唯名校”“唯学历”。现实中,很多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出身名校拥有高学历就予以特殊照顾。只要遵循基本的流程,用实力和表现说话,最终的就业竞争结果,未必是凭名校、高学历就能一锤定音的。

还应该看到,一起离谱的传闻之所以能迅速搅动社会神经,与近年来屡屡曝出的名校硕博对就业市场进行“降维打击”的事情密切相关。名校毕业生“下沉”小县城就业之类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这样的“自由选择”不应指责,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

2022年求职季如约来临,1076万名大学生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这也许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名校硕博选择到基层工作的现象。这也提醒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机构还有企业,要积极承担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责任,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机会、提供选择,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减少学历“内卷”。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