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杭州市委书记带队考察宁波 杭州要向宁波学什么?
2022-07-22 09:54:00 稿源: 都市快报  

7月18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率领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宁波考察学习。此次考察学习,主要为对接落实“双城记”工作。当天,唱好杭甬“双城记”第二次市级联席会在宁波举行。

从会议内容看,会上通报了两市协同推进惠民利企事项和重点领域共建情况,两市科技局签订唱好杭甬“双城记”科技合作协议。

从考察阵容看,杭州还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火林,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柯吉欣,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华以及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萧山区委书记王敏等。

杭州要学习宁波什么?

杭州和宁波,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计划单列市,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两大龙头,各有千秋。杭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考察学习,主要学习宁波什么?

座谈会上,刘捷说,宁波持之以恒抓制造业发展的定力和成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高招和良策、“港通天下”的开放格局和胸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注意关键词:制造业、城乡融合、港通天下。这是杭州学习的重点,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在宁波期间,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了镇海新材料特色小镇、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天一阁博物院、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等地。

五个考察点,三个制造业企业,这其中两家又是新材料,这是何故?

事实上,宁波的新材料产业在全国非常牛。宁波是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集聚了甬江实验室(新材料浙江省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数十家新材料领域科研力量。

新材料,也是杭州制造业未来五大产业链之一。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担任链长,重点打造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微纳材料等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规模超3000亿元。

此次安排两个新材料考察点,很明显杭州是来“取经”的。

为什么是杭甬?

除了考察学习,杭州党政代表团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对接落实“双城记”。

“双城记”出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

现在常把两个地域相近、经济体量相当的城市联动发展称为“双城记”,把这样的两座城市成为“双子星”城市。

国内比较成熟的“双子星”城市圈有成渝、京津、广深、杭甬、沈大、济青、福厦等。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杭州、宁波要唱好“双城记”,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目标是,到2025年,全面形成双城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为什么是“杭甬”?在杭州代表团赴甬之行中,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表示,杭州和宁波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发展共同体。

截至2021年,杭州、宁波两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达44.48%,堪称浙江经济“双引擎”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

总体看,杭甬“双城记”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错位协同、竞合共赢。

一、错位协同

“错位协同”是从杭甬的不同定位和一致目标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版)中提到,杭州要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宁波—舟山,则是打造成港城联动的国际海洋中心城市。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唱好杭甬‘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

这种差异化的“错位”发展,就是希望通过“双轮驱动”战略,使两座城市取长补短,像齿轮一样咬合,协同发展。

二、竞合共赢

宁波是制造业强市、贸易大市。2021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6297.5亿元,首次晋级全国第7,增速达到11.0%。宁波舟山港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宁波的短板也同样明显,比如,宁波的第三产业GDP占比仍低于50%,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是宁波的软肋。

而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消费、金融、科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2021年,杭州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9%,增速也领跑全省,达到8.7%。

杭州的工业产值优势不明显,甚至成为影响城市能级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短板。

齿轮正在啮合。宁波需要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力数字经济;而杭州需要在制造业、工业补齐短板,借宁波港的东口风。“竞合共赢”成为最优解。

如何唱好杭甬“双城记”?

在宁波考察学习期间,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表示,希望双方积极发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补优势,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标定的很清楚了,关键在于怎么唱?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认为,从中心城区型的经济与空间发展模式转变到都市圈发展模式,既要以交通为先导相互连通,更要跳出城市行政辖区视野和限制,以“大杭甬”格局推动要素流动,真正做到空间共划、产业互联、环境共保、设施共建。

去年,浙江出台《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规划了八大专项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其中包括一小时交通圈共建、公共服务“一卡通”共享等内容。

重点说交通,有业内人士认为,杭州的辐射半径基本处于绍兴诸暨一带,而宁波的辐射半径是绍兴上虞、新昌、嵊州一带,两者之间没有明显重叠。

如何加快杭甬双城各自的辐射半径吻合?任务落在了处于两地之间的绍兴身上。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

事实上,杭绍甬三座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53%,堪称浙江的经济脊梁,其地位犹如沪宁线之于江苏、广深线之于广东。

目前,杭州绍兴的市区已经连在一起,地铁也对接上了。环顾国内,融合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广佛等少数几个。

而另一边,绍兴市区(上虞区)也已东扩到宁波边界上,未来随着杭甬“双城记”的不断建设,杭绍甬三地有可能形成类似苏锡常、深莞广佛那样的城市连绵带。

但问题也要正视,比如,杭甬两地高端产业创新协同也有待加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杭州和宁波的上市公司分别有1895家、807家一级子公司投向市外。其中,杭州向宁波投资100家子公司,占对外投资的5.3%;宁波向杭州投资64家子公司,占7.9%,整体比重都较低。

宁波企业投向杭州的子公司中,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达29.7%,超过了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科技服务、研发试验等四类子公司的占比总和。同时,宁波企业仅将4.0%的研发部门设在杭州,而在北京、上海设立的研发部门比例分别为20.5%、18.0%。

企业互投比例低,产业层次不高,意味着总目标中的“联动创新”仍有一段路要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杭州市委书记带队考察宁波 杭州要向宁波学什么?

稿源: 都市快报 2022-07-22 09:54:00

7月18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率领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宁波考察学习。此次考察学习,主要为对接落实“双城记”工作。当天,唱好杭甬“双城记”第二次市级联席会在宁波举行。

从会议内容看,会上通报了两市协同推进惠民利企事项和重点领域共建情况,两市科技局签订唱好杭甬“双城记”科技合作协议。

从考察阵容看,杭州还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火林,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柯吉欣,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华以及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萧山区委书记王敏等。

杭州要学习宁波什么?

杭州和宁波,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计划单列市,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两大龙头,各有千秋。杭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考察学习,主要学习宁波什么?

座谈会上,刘捷说,宁波持之以恒抓制造业发展的定力和成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高招和良策、“港通天下”的开放格局和胸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注意关键词:制造业、城乡融合、港通天下。这是杭州学习的重点,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在宁波期间,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了镇海新材料特色小镇、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天一阁博物院、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等地。

五个考察点,三个制造业企业,这其中两家又是新材料,这是何故?

事实上,宁波的新材料产业在全国非常牛。宁波是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集聚了甬江实验室(新材料浙江省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数十家新材料领域科研力量。

新材料,也是杭州制造业未来五大产业链之一。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担任链长,重点打造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微纳材料等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规模超3000亿元。

此次安排两个新材料考察点,很明显杭州是来“取经”的。

为什么是杭甬?

除了考察学习,杭州党政代表团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对接落实“双城记”。

“双城记”出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

现在常把两个地域相近、经济体量相当的城市联动发展称为“双城记”,把这样的两座城市成为“双子星”城市。

国内比较成熟的“双子星”城市圈有成渝、京津、广深、杭甬、沈大、济青、福厦等。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杭州、宁波要唱好“双城记”,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目标是,到2025年,全面形成双城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为什么是“杭甬”?在杭州代表团赴甬之行中,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表示,杭州和宁波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发展共同体。

截至2021年,杭州、宁波两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达44.48%,堪称浙江经济“双引擎”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

总体看,杭甬“双城记”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错位协同、竞合共赢。

一、错位协同

“错位协同”是从杭甬的不同定位和一致目标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版)中提到,杭州要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宁波—舟山,则是打造成港城联动的国际海洋中心城市。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唱好杭甬‘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

这种差异化的“错位”发展,就是希望通过“双轮驱动”战略,使两座城市取长补短,像齿轮一样咬合,协同发展。

二、竞合共赢

宁波是制造业强市、贸易大市。2021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6297.5亿元,首次晋级全国第7,增速达到11.0%。宁波舟山港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宁波的短板也同样明显,比如,宁波的第三产业GDP占比仍低于50%,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是宁波的软肋。

而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消费、金融、科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2021年,杭州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9%,增速也领跑全省,达到8.7%。

杭州的工业产值优势不明显,甚至成为影响城市能级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短板。

齿轮正在啮合。宁波需要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力数字经济;而杭州需要在制造业、工业补齐短板,借宁波港的东口风。“竞合共赢”成为最优解。

如何唱好杭甬“双城记”?

在宁波考察学习期间,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表示,希望双方积极发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补优势,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标定的很清楚了,关键在于怎么唱?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认为,从中心城区型的经济与空间发展模式转变到都市圈发展模式,既要以交通为先导相互连通,更要跳出城市行政辖区视野和限制,以“大杭甬”格局推动要素流动,真正做到空间共划、产业互联、环境共保、设施共建。

去年,浙江出台《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规划了八大专项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其中包括一小时交通圈共建、公共服务“一卡通”共享等内容。

重点说交通,有业内人士认为,杭州的辐射半径基本处于绍兴诸暨一带,而宁波的辐射半径是绍兴上虞、新昌、嵊州一带,两者之间没有明显重叠。

如何加快杭甬双城各自的辐射半径吻合?任务落在了处于两地之间的绍兴身上。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

事实上,杭绍甬三座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53%,堪称浙江的经济脊梁,其地位犹如沪宁线之于江苏、广深线之于广东。

目前,杭州绍兴的市区已经连在一起,地铁也对接上了。环顾国内,融合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广佛等少数几个。

而另一边,绍兴市区(上虞区)也已东扩到宁波边界上,未来随着杭甬“双城记”的不断建设,杭绍甬三地有可能形成类似苏锡常、深莞广佛那样的城市连绵带。

但问题也要正视,比如,杭甬两地高端产业创新协同也有待加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杭州和宁波的上市公司分别有1895家、807家一级子公司投向市外。其中,杭州向宁波投资100家子公司,占对外投资的5.3%;宁波向杭州投资64家子公司,占7.9%,整体比重都较低。

宁波企业投向杭州的子公司中,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达29.7%,超过了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科技服务、研发试验等四类子公司的占比总和。同时,宁波企业仅将4.0%的研发部门设在杭州,而在北京、上海设立的研发部门比例分别为20.5%、18.0%。

企业互投比例低,产业层次不高,意味着总目标中的“联动创新”仍有一段路要走。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