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陈君艳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7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气温最高,雷雨横行,大地如同一锅煮开之水,自下而上,夹在其中最为炎热,容易引起中暑。
趁暑化湿解冬病,冬病夏治正当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更是我们身体充满活力的源泉。历代养生家都对阳气非常的重视,认为机体阳气充沛,才是健康长寿的前提。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人体内的阳气最为旺盛,体内阴湿亦外泄。也是养生的最佳时节,做好身体保养工作,可以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以阳虚证为表现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经,极大利于祛除寒邪,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
顾脾阳莫贪凉,大“暑”底下好乘凉
大暑,热气过盛,湿气最重,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常吹空调纳凉、吃冷饮无度,时间长了容易中气内虚,损伤脾胃,出现头晕、关节酸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者要尤为当心。此时,健脾祛湿、温运脾阳,调理脾胃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芡实、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等搭配做粥,可以健脾祛湿。建议晨起后食用一些热粥,增强脾胃功能。平素也最好吃跟自己体温接近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有益健康。
古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姜是助阳之品,可以温脾阳、散寒湿,和中发表,也是防暑祛湿、散寒解表的良药,还可有效缓解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因此,可以多饮一些姜茶。还可以用生姜水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