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打开手机的音乐播放器,用美妙的旋律开启美好的一天;晚上,约三五好友看看电影,或是躺在家里刷刷网剧;周末,和家人一起到郊外度假,放松心灵……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着我们每个人的平凡生活,让我们的日子有滋味、有质感、有温度。
“这10年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说。
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临近晚上9点,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寿康小区附近的城市书房还聚集着不少小读者,13岁的黄小萌正安静地翻阅图书。她说,城市书房已成为她和小伙伴课外经常来打卡的地方,免费的借阅资源为她们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大门。
通过一本本图书、一场场展览、一台台节目,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城乡之间,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文旅部门在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上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10年间,通过深化改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一方面,我们通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像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都建在老百姓的身边,够得着、用得上,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陈彬斌回忆,依靠60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体系,经过1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包括9.5万个分馆和服务点在内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眼下,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九届群星奖的评选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各地群众通过合唱、广场舞、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讴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文化生活、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群众参加文化活动不仅仅愿意当观众,还愿意当演员、成为创作者,群众成为文化的真正主体。文旅部门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形成了像乡村“村晚”、大家唱、广场舞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参加人数不断创新高,目前群众文化团队已经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50%。
刚刚过去的暑期,各地旅游市场人头攒动,毕业旅行、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人们在旅途中感受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10年间,我们主动适应游客旅游消费多样化的需求,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饶权表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2012年的144家增加到2021年的306家,中高等级景区比例大幅提升;创新推出671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300多家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滑雪度假等各种类型的休闲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度假需求。
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形容,这1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10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据统计,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10年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100处扩展至300处,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转化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近年来,红色旅游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11%,2019年达到14.1亿人次。
文旅产业的高歌猛进,显示了改革释放的活力。饶权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等系列举措,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市场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市场体系更加繁荣有序。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达19.1万家,从业人员151.14万人。其中,文艺表演团体1.6万个,较2012年增长123.2%,全年演出场次达到232.5万场,观众达到9.3亿人次;网络音乐市场规模达到626.9亿元,是2012年的13.8倍;旅行社数量从2012年的2.5万家增长至2021年的4.2万家。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除了线下的活动,线上开展的“万名导游带你云旅游”活动透过手机镜头,让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游客们在“云端”相聚。此前一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各地的博物馆接力开启直播等活动,让文物触“手”可及。如今,随着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云看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文旅新业态加速崛起,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文化产业为例,2021年,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
传承文明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再次上新。这一次,它依旧没让人失望:酷似“烧烤架”的龟背形网格状器、工艺复杂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一件件国宝让人连连称奇。作为文博界的顶流之一,2021年三星堆博物馆入馆人数达146.8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380.7%,创历史新高,三星堆也由此跻身四川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三星堆博物馆的系列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去年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10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这背后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取得的非凡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文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如今,“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随着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性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达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
8月25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全国各地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共赴泉城之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赓续文化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表示,非遗已成为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非遗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促进了脱贫攻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非遗同时还是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位,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经济日报记者张 雪)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