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海曙发现一处北宋摩崖 是宁波已知第二早的纪年摩崖
2022-10-13 08:0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摩崖所在环境。受访者供图

  日前,市社科联文化研究工程“宁波摩崖石刻”项目负责人李本侹告诉记者,其研究团队在海曙区横街镇溪下水库一带新确认一处北宋纪年摩崖,他们称之为“女儿岩摩崖”。

  该摩崖刊刻时间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仅次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的慈溪栲栳山石谷亭摩崖,在宁波有确切纪年的摩崖石刻中,排名第二。

  横街镇芝岭村以北的万安桥南侧,有一片裸露的垂直山岩,岩层因挤压形成左低右高状,当地人称之为“女儿岩”。这片山岩上并排分布着三块摩崖,其中“元祐三年”摩崖位于最左侧,位置最高,面积也最大。

  经测量,该摩崖宽80厘米,高60厘米,由题款、莲花图案、佛像三部分组成。最左侧为落款,共分两列,左高右低,左列刻“施平管人爱□(此字不能辨认)”,右列刻“元祐三年八月初三,冉丘”。

“元祐三年”字样历历可见。受访者供图

  “这两列字用楷书书写,书法干净利落,呈现明显的方头重刀起始、尖尾轻刀结束的线条效果,似为单刀刻出,书法具有较强的力量感。”李本侹指出,其中的“管”字为草书,“施平管”之称和宋代宁波城砖铭文中的“孝义管”相仿。“可以推知,‘管’或是宋代宁波俗称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但不见于史料记载。”

  落款的右下角另有线刻的莲花图案,花朵向上开放,共分三瓣,每瓣均刻有脉纹。莲花右上侧还刻着一轮弯月,最宽处约7厘米。弯月月牙向下,呈右上左下方向。莲花右下侧约45厘米处,单独刻着一块线刻图案,其下部还有一朵更大的莲花,也是三瓣,但脉纹刻得不及前朵莲花多。“后朵莲花上看似有一尊佛像,但仅以线条刻划出了头、手和身体轮廓外形,似乎是一件未完成的岩画作品。”李本侹说。

  据介绍,在“元祐三年”摩崖的右侧岩壁上,还有两块“佛法”摩崖。中间一块,自右而左,刻有两个小字“佛法”,线条规正,气息清雅,与“元祐三年”摩崖书法完全是两种风格。文字上有明显的刀痕,致使字迹不清晰,不易被发现。这两字的右下角还有一个较小的“佛”字。

  小字“佛法”摩崖的右侧,自右而左,还刻着两个大字“佛法”。两处“佛法”字迹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字体大小不同,疑为出自一人之手。李本侹由此猜测,小字摩崖大概先刻,但因刻得太小,不易被过往路人看到,因此,又在右侧光滑的石面上重刻了较大的“佛法”两字。

  记者了解到,万安桥所在区域原属横街镇芝溪岙村,是山民翻越毛岙岭往凤岙赶集的必经之路,人们在此刻字祈福并不意外。2006年,溪下水库建成蓄水,芝溪岙整村搬迁,留下万安桥仍在原处。据水库方面介绍,这一区域平时有水覆盖,摩崖一带并不容易抵达。据查,此摩崖之前不见任何史书记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也未被发现。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新闻多一点

  宁波已知最早纪年摩崖:慈溪栲栳山石谷亭摩崖

  石谷亭题刻位于慈溪市上林湖栲栳山西峰下、栲栳溪的源头。据《余姚县志》记载:“西峰半出为栲栳溪,溪旁有石高二丈余,曰斗紫石;有石如屋,曰石谷亭。”石谷亭当地人又称方超石。摩崖石刻位于该石中下部。刻面坐东朝西,共6行,字径高5厘米,广4厘米,正书。刻文自右至左为:“黄颂、杨景谟、李撰、陈公佐乙卯游。”

  该崖刻年代,据《余姚县志》载:“栲栳峰石谷亭,题名残字,熙宁八年。”《永乐府志》载:“宋元丰中,杨景谟、顾临同游客星山,酌泉赋诗。此刻有杨景谟题名,则此乙卯当是熙宁八年。”可见,当为北宋熙宁八年(1075)题刻。

  1986年7月,慈溪将栲栳山石谷亭题刻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海曙发现一处北宋摩崖 是宁波已知第二早的纪年摩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0-13 08:00:00

摩崖所在环境。受访者供图

  日前,市社科联文化研究工程“宁波摩崖石刻”项目负责人李本侹告诉记者,其研究团队在海曙区横街镇溪下水库一带新确认一处北宋纪年摩崖,他们称之为“女儿岩摩崖”。

  该摩崖刊刻时间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仅次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的慈溪栲栳山石谷亭摩崖,在宁波有确切纪年的摩崖石刻中,排名第二。

  横街镇芝岭村以北的万安桥南侧,有一片裸露的垂直山岩,岩层因挤压形成左低右高状,当地人称之为“女儿岩”。这片山岩上并排分布着三块摩崖,其中“元祐三年”摩崖位于最左侧,位置最高,面积也最大。

  经测量,该摩崖宽80厘米,高60厘米,由题款、莲花图案、佛像三部分组成。最左侧为落款,共分两列,左高右低,左列刻“施平管人爱□(此字不能辨认)”,右列刻“元祐三年八月初三,冉丘”。

“元祐三年”字样历历可见。受访者供图

  “这两列字用楷书书写,书法干净利落,呈现明显的方头重刀起始、尖尾轻刀结束的线条效果,似为单刀刻出,书法具有较强的力量感。”李本侹指出,其中的“管”字为草书,“施平管”之称和宋代宁波城砖铭文中的“孝义管”相仿。“可以推知,‘管’或是宋代宁波俗称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但不见于史料记载。”

  落款的右下角另有线刻的莲花图案,花朵向上开放,共分三瓣,每瓣均刻有脉纹。莲花右上侧还刻着一轮弯月,最宽处约7厘米。弯月月牙向下,呈右上左下方向。莲花右下侧约45厘米处,单独刻着一块线刻图案,其下部还有一朵更大的莲花,也是三瓣,但脉纹刻得不及前朵莲花多。“后朵莲花上看似有一尊佛像,但仅以线条刻划出了头、手和身体轮廓外形,似乎是一件未完成的岩画作品。”李本侹说。

  据介绍,在“元祐三年”摩崖的右侧岩壁上,还有两块“佛法”摩崖。中间一块,自右而左,刻有两个小字“佛法”,线条规正,气息清雅,与“元祐三年”摩崖书法完全是两种风格。文字上有明显的刀痕,致使字迹不清晰,不易被发现。这两字的右下角还有一个较小的“佛”字。

  小字“佛法”摩崖的右侧,自右而左,还刻着两个大字“佛法”。两处“佛法”字迹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字体大小不同,疑为出自一人之手。李本侹由此猜测,小字摩崖大概先刻,但因刻得太小,不易被过往路人看到,因此,又在右侧光滑的石面上重刻了较大的“佛法”两字。

  记者了解到,万安桥所在区域原属横街镇芝溪岙村,是山民翻越毛岙岭往凤岙赶集的必经之路,人们在此刻字祈福并不意外。2006年,溪下水库建成蓄水,芝溪岙整村搬迁,留下万安桥仍在原处。据水库方面介绍,这一区域平时有水覆盖,摩崖一带并不容易抵达。据查,此摩崖之前不见任何史书记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也未被发现。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新闻多一点

  宁波已知最早纪年摩崖:慈溪栲栳山石谷亭摩崖

  石谷亭题刻位于慈溪市上林湖栲栳山西峰下、栲栳溪的源头。据《余姚县志》记载:“西峰半出为栲栳溪,溪旁有石高二丈余,曰斗紫石;有石如屋,曰石谷亭。”石谷亭当地人又称方超石。摩崖石刻位于该石中下部。刻面坐东朝西,共6行,字径高5厘米,广4厘米,正书。刻文自右至左为:“黄颂、杨景谟、李撰、陈公佐乙卯游。”

  该崖刻年代,据《余姚县志》载:“栲栳峰石谷亭,题名残字,熙宁八年。”《永乐府志》载:“宋元丰中,杨景谟、顾临同游客星山,酌泉赋诗。此刻有杨景谟题名,则此乙卯当是熙宁八年。”可见,当为北宋熙宁八年(1075)题刻。

  1986年7月,慈溪将栲栳山石谷亭题刻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